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议21世纪中国旅游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德谦 《旅游学刊》2000,15(2):22-22
“奔向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月19~20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对于新世纪第一个20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预测,与会代表除了充分肯定从亚洲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这一目标(国家旅游局,2000年)和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出境旅游客源国这一预测(世界旅游组织,1997年)的意义外,还就21世纪和21世纪第一个20年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自由地发表了各自的探讨性见解。其中主要观点有:21世纪中国旅游业将迎来大发展的好机遇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将促使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 出现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奔向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月19~20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对于新世纪第一个20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预测,与会代表除了充分肯定从亚洲旅游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这一目标(国家旅游局,2000年)和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世界第四出……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     
今年的旅游科学年会主题为国家战略与学术使命,这既是学界对国家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积极回应,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刘鲁  王臻真 《旅游学刊》2016,(11):138-141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旅游学刊》创刊30周年.2016《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于10月19日至23日在洛阳召开.本届年会主要聚焦“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与价值取向”主题,探讨未来5年中国旅游研究及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梳理《旅游学刊》创刊30年来旅游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为旅游学术研究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非典"后的旅游经济重建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非典”给中国旅游业留下两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一个是“非典”后旅游经济如何尽快恢复重建 ;另一个是如何加强旅游业的“风险管理”。这其中既有实际操作问题 ,也涉及到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一、“非典”疫情凸现旅游经济的“敏感”特征“非典”突然降临 ,给中国旅游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但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概念 ,从而为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创造条件。1 “非典”凸现旅游业的第四特征旅游业“朝阳产业”的特征已经深入人心 ,中央和许多地方都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 ,掀起了加快发展旅游的…  相似文献   

6.
“酒店集团化管理研讨会”发言摘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中国旅游业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大背景下,为了有利于业内外同行共同探索酒店集团化管理的道路,加强酒店管理公司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创造良性的酒店管理公司发展环境,《旅游学刊》编辑部于1998年10月20日至21日在京召开了“酒店集团化管...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国家旅游局将今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这是开拓旅游发展新领域,为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对旅游部门来说,为发展新型旅游业指出了新方向:对广大农村来说,是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0,15(4):77-77
今年“五一”长假为中国的旅游业添了一把火。各界媒体连篇累牍的关于“五一”假期旅游“井喷”现象的话题持续了一个多月。4600万的游客量,旅游企业是切实的受惠者。但只有各方面都有充足准备,或巧取市场,才能既获利又不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发展上海旅游业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开发都市专项旅游。这是上海旅游的特色。我们应该努力把这篇“文章”做大、做好、做出实效。 一、上海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与都市专项旅游 上海是近代中国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都市,也是近代中国旅游业的主要发祥地。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旅游业曾取得初创的积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0.
在《2008年旅游绿皮书》的国内旅游发展报告中,我曾经说到中国国内旅游在“十五”期间是“稳健的大步”,而“十一五”的这两年又表现为“适度的加速”。这是中国国内旅游业日臻成熟的表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化的研究亦方兴未艾,这对于促进旅游科学的形成和指导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就近十年来部分报刊杂志上所刊载的材料,从以下三方面对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作一宏观综述。 一、关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 北京旅游学会曾于1990年6月和8月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了以旅游文化为中心议题的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纪要载于《旅游学刊》1991年第1期。在座谈会的基础上,同年10月又与另二单位联合召开了“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该会以“旅游文化概念”为重点展开讨论,会议论文已  相似文献   

12.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1,16(2):27-30
在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产业(旅游社,饭店,景点,交通)中,旅游社是与旅游产业渊源关系最深,也是最久远的,这从现代旅行社的出现直接导致了现代旅游业的产生这一点即可清楚看出,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历程,到今天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时,作为旅游业“龙头”环节的中国旅游社业依然处于小,散,弱,差的状况中,旅游社业也成为旅游业行中所受管制较多,所遭遑病也较多的领域,这其间自然有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然而不管怎样,中国即将加入WTO,我国旅游业最先遭受冲击的将是旅游行社业,我们的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应该如何应对?提及这一点,笔者自然想到了上海春秋国际旅游社总经理王正华早在1998年化名为“煜炜”,发一在《旅游学刊》1998年第2期上的一篇文章-《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我国旅游社业》。作者未雨绸缪,今天人们所想到的入世将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迎接入世挑战,早在该文中全面涉及,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但这样想,而且还在他的春秋国旅中加以实践,如今,春秋已悄然织就了自己的全国网络,建立了自己的批发-零售垂直分工体系,就业各结构和组织形式来说,春秋国旅已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可以说较充分具备了与“浪”共舞的资格,还不仅如此,不久前,在春秋旅游社步入了第20个年头,刚刚进入新世纪之时,春秋人召开了一次“新世纪春秋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部分关注春秋发展的专家学者与春秋大家庭的骨干们共同研讨春秋未来发展大计,探寻如何实现第二次创业,记者闻此评然心动,国为旅游企业如开战略研计会的还为数极少,旅游社企业中这可能还是第一家,它所折射出的意韵颇为深长,20年,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说不算长,但也决不算短,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应该说,不想做大做久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带着浓厚兴越与诸多问题,记者专门对王正华总经理进行了一次访谈。  相似文献   

13.
一、五台山旅游金牌不亮令人深思 自1999年国务院新的节假制度出台以来,假日旅游蓬勃兴起,成为国内消费市场一大热点,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山西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将旅游业列为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十五”计划又被列入了“八大战略工程”之一。可以说山西对旅  相似文献   

14.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全国文化与旅游行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体系,2023《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讨论如何推动中国旅游研究,建构旅游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又将进入一轮新的增长期。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旅游业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高速稳定持续发展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国将从一个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旅游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反思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勃然兴起的20年,是实行“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20年,对其正误得失进行反思,无疑有利于我国阔步迈入21世纪。(一)当前,我们在充分肯定“政府主导型”所取得的傲世业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执行这一战略中所出现的误区,试举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化价值与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州文化价值与旅游张脉贤中共安徽黄山市委国家旅游局和国家文物局携手合作,安排在1994年联合推出"'94中国文物古迹游",并将其作为中国旅游业1993-1997的系列促销战略的一环,这对中国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无疑是一个大大的推力。对于安徽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旅游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旅游教育的回顾与前瞻刘志江国家旅游局人教司我国的旅游教育属于新的教育门类,与旅游业相伴而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适逢"八五"向"九五"转期、20世纪迈向21世纪,回顾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进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思考、总结,明晰旅游教育发展的一些基...  相似文献   

19.
《山西旅游》2007,(4):7-9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巨大作用。旅游卫星账户这一新的旅游统计方法应运而生。2003年3月联合国统计署正式批准了世界旅游组织提交的《旅游卫星账户(简称TSA):建议的方法框架》,该框架将统计计量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纳入宏观经济统计主流,将其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是一个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的新的国际标准,是一个测量旅游业总体经济水平及其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统计工具。[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3年,“SARS” 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SARS”过后,在旅游业复苏的过程中,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对旅游环境及旅游基础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西省作为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在“SARS”过后市场复苏与面临“十一”旅游黄金周的到来之际,就非典给山西旅游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及市场如何复苏等问题,本刊采访了山西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毛晓彤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