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托罗拉大学三地巡回的“中国质量与领导人才论坛”迈出了摩托罗拉大学在亚洲区战略转型实质性的一步。《企业研究·财智》就此采访了摩托罗拉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摩托罗拉大学全球总监Sandy Ogg。  相似文献   

2.
长线投资,深入高校随着外企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对中国高级雇员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挖人才越来越难了,许多外国公司不得不向那种不劳而获的"抢"人才告别,对所招聘的雇员实行不同层次的培训,而且不断提高培训档次,以图自己培养人才。摩托罗拉目前主要采取培训手段来实现人才本土化的目标。培训员工的高素质、高技能,灌输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追求国际质量和标准以及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是他们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经济下滑大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招聘、培训、人才管理等工作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11月26日,北京博君管理咨询公司举办了“新形势下企业核心人才的培养”论坛。  相似文献   

4.
《中国质量》2014,(5):96-96
为促进我国质量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质量学术水平,中国质量协会于2003年发起设立“中国质量学术论坛”,2010年更名为“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旨在为质量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我国企业搭建一个有效的全国性交流平台,不断推出优秀的质量学术成果和企业质量管理最佳实践,促进质量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是代表我国质量领域最高研究和实践水平的学习和交流盛会。  相似文献   

5.
《质量管理》2014,(4):51-51
为促进我国质量工作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提高质量学术水平,中国质量协会于2003年发起设立“中国质量学术论坛”,2010年更名为“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旨在为质量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我国企业搭建一个有效的全国性交流平台,不断推出优秀的质量学术成果和企业质量管理最佳实践,促进质量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是代表我国质量领域最高研究和实践水平的学习和交流盛会。  相似文献   

6.
李堃 《上海质量》2011,(9):33-35
近年来,日本进入了被称为“百年一遇”的经营环境剧变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培养新一代的骨干人才(如制造业中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等)已成为紧迫任务,否则将无法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尤其是在制造业中出现的员工高龄化,造成了现场力的弱化,这也是日本整个产业界面临的共同课题。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培养能增强现场力的新一代的骨干人才。为此,日本《质量管理》月刊最近以“经营环境剧变时代的新一代人才的培养”为题编发了一个专辑,日本近畿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岩崎日出男撰写了题为“培养坚持质量第一的关键性人才”的主题文章。岩崎教授主要论述了企业加强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培养坚持质量第一的骨干人才的重要性、增加教育和培训投资的紧迫性、以及培养坚持质量第一的骨干人才的具体方法,包括人才教育培训体制的确立、系统的构成、企业各阶层(从高管层到一般员工)的培训目标和课程内容等,对企业的质量人才培养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司资讯     
Motorola Solutions正式启用中文名 8月26日,Motorola Solutions宣布正式启用其中文名“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摩托罗拉系统中国区团队也首次面对媒体亮相。中文名的启用成为摩托罗拉系统在中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清晰地向中国市场表明其专注于政府、公共安全和企业业务的战略重心,以及为中国客户提供整合解决方案的承诺。  相似文献   

8.
根据有关机构对中国倒闭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其中80%的倒闭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中的“人才荒”。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而培训是解决“人才荒”的核心手段。由此可见,培训对企业而言的重要性。不同的企业,对培训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培训工作开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企业大学已经成为企业对员工实施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组织形式,著名的摩托罗拉大学就是比较成功的典型之一。作为摩托罗拉公司的企业大学,总部在伊利诺伊州,全球有14个分校。每年教育经费约在1.2亿美元以上,这不亚于国内名牌大学全年的教育经费投入。美国政府曾提出,企业用于教育的资金占工资总额的比例不应低于1.5%,摩托罗拉的比例却高达3.6%。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大学成立于1993年,这所大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天津生产基地的培训中心,另一部分是在摩托罗拉北亚总部北京的一所写字楼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当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入手,就如何正确认识人才,企业什么样的人算人才,企业的人才在哪里,现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克服合理用人方面的问题,如何正确激励、培训和使用人才以及企业领导如何防止人才外流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着重分析了以人为本和创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掘人才、留住人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13(4):109-110
3月6-9日,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大中华区2008合作伙伴大会在桂林举行。此次大会以“共赢未来”为主题,显示了摩托罗拉企业移动业务植根中国市场与合作伙伴同发展、共成功的决心。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合作伙伴与摩托罗拉团队一起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骄人业绩,并探讨了2008年的业务重点及渠道战略。  相似文献   

12.
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指出,全面提高物业管理经理人的政策水平和处理问题能力,造就一支事业心强、懂经营、善管理、通技术、精业务的优秀人才队伍,是物业管理行业队伍建设的急迫任务,造就一支称职经理人队伍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12月25日,由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培训中心主办的“2006物业管理企业人才峰会暨全国物业管理企业与高等学校人才合作交流洽谈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副会长陈庆芳、翁国强和云南省建设厅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物业管理企业代表、高等教育界代表就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以及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本刊特辟专栏刊发有关稿件,供大家学习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非常高兴参加经济日报主办的“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论坛”.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围绕“法制、质量、责任、民生”主题共话消费品质量安全。在此,我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全国“质量月”的各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江苏企业管理》2009,(8):10-10
2009年8月22—24日,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省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江苏省企业家后备人才发展高层论坛”在苏州举行。原江苏省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吴瑞林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省工商联副主席姜成林、苏州市经贸委副主任曹建成分别代表主办和协办单位致辞。近30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家后备人才和苏州市“双百”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等参加了论坛的学习培训与交流考察活动,其中4名是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企业高管。  相似文献   

15.
有识之士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人才市场。因为外国的企业和人才中介机构进入中国后,他们在待遇、管理及技术上的优势,将使我国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向外企。 中国加入WTO后,画临的机遇和挑战 “入世”以后,外国资本和技术将涌进中国,意味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但最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为,外国企业进入中国不可能带来很多的人才,他们需要的人才要在中国招聘,如摩托罗拉中国公司1997年的雇员有1.5万人,其中中国雇员1.47万人,外国雇员300人,到1999年,外国雇员降…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至关重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关键性任务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与增长模式转型、自主创新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条件,而其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近日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发展论坛”上表示,为适应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自主创新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重点培养以下四类人才。第一类是农村进城打工人才。要加强农民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和增  相似文献   

17.
《财务与会计》2006,(3):I0001-I0001
2006年年初,被誉为会计界“黄埔一期”的首期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第一阶段的培训根据CFO能力框架,围绕“如何打造中国的会计领军人才”这个主题,圆满完成了包括新会计准则、公司治理、企业商业和法律环境等6个专题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寇斌 《人力资源》2012,(7):50-53
尽管培训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在构建培训体系方面步履蹒跚。根据调查显示,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大学,虽然他们为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始终暴露出许多难以突破等短板。既然中国企业的培训体系建设已经做到了“从无到有”,那么又该如何做到“从有到优”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惠普大学为例,阐述了该企业大学依托惠普全球教育培训体系,扎根中国30年,一直以“通过提供专业的全方位的学习与咨询解决方案,引领国际先进理念,分享惠普最佳实践,致力于企业组织和人才能力提升,帮助企业创造优异价值,实现持续成长”为使命。作为行业领导者,中国惠普大学不断引领中国企业成功的管理哲学与实践,该组织通过传播惠普之道,通过凝聚总结管理精华,成就惠普大学的卓越品牌;同时,帮助个人在职业和人生道路上不断成长,帮助企业及社会培养高端人才。中国惠普大学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六大教育服务体系,即惠普商学院、惠普质量管理学院、惠普IT管理学院、惠普IT技术学院、惠普服务外包学院和惠普网络教育学院,在不同专业领域都居于行业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影响力不断的提升,这让外界将目光瞄准了国内的各个行业企业,而企业也因此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投资压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让企业对于竞争市场的要求转移到了对企业自身人才的培训和拓展上,但传统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和狭窄,不利于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大学应运而生,它是传统企业培训的升级版本,也是企业培训中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企业大学有着自身的优势能够为企业培养人才,树立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计的力量,文章将从企业大学培训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得出如何更高效的建立企业大学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