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产业集群是浙江省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使得产业集群创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目前浙江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总的创新能力还较薄弱。本文从浙江产业集群区域科技创新外部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培育促进浙江产业集群区域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通过集群与科技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的,即产业集群借助科技创新而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很好的科技创新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分析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作用,并针对我国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知识经济从传统经济中剥离出来的基础上得到产业集群的两种类型;同时在分析集群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得出企业是集群创新的核心,并分析得出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创新战略;最后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两种不同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状况,构建了以企业、相互间关系和产业集群环境等基本要素的复合系统组建评价模型,设定了复合系统协同度计算模型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协同度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突出,这对我国科技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伟大创新谱绘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科技以高效率、高姿态和高品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强有力支撑。而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总动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完全取决于科技金融对其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单泽森  何东  张哲 《商》2014,(30):236-237
创新驱动能力薄弱是制约因素产业功能区持续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整个过程中,是实现工业园区产业升级的战略关键,是实现园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本文结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在分析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具体思路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勇  陈霄  姜晓婧 《商业时代》2007,(29):96-97,106
近年来,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成为我国地方经济飞速增长的新亮点,但随着发展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产业集群,指某一产业中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本文在研究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时,引入产业集群的相关理念,指出以集群为依托建立科技产业园是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可行途径,并对西安市航空科技产业园的可行性和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化是顺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空间产业结构模式。面向产业集群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由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组织联盟、制度管理等体系组成。其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提高科技信息、中介、金融、设施共享、技术成果转化五大方面。通过建立五个方面的服务功能模块,实现规模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体系在地域、功能和目标上密切相关,互动性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关系重大,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康华  唐勇  魏燕 《市场论坛》2012,(10):22-24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资源配置优化、空间创新系统建立和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战略手段。文章对国内外成功的乳业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成功的经验,最后探讨了国内外乳业产业集群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激励效应的耦合,与技术创新网络的耦合,与技术创新文化氛围的耦合,与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耦合,与技术创新人才资源的耦合,与技术创新政府体制的耦合。文章提出,产业集群应以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开发中心为核心,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与带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建立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经济与科技互动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亟需尽快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勇当科技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其中,如何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有效融合,加快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汇聚产学研的创新力量,从根本上消除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是长三角区域夯实自身核心竞争力,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首先就长三角区域各个城市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接着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的科创产业融合态势,对产业基础和优势进行概述,就其产业链的薄弱点进行梳理,同时围绕产业链中的问题,以及今后产业与科技创新发展有效融合的着力点提出建议。最后,针对长三角区域整体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提出相应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基于此,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先对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与知识产权间的关联进行分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发展区域创新与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战略对策进行具体阐述,以此来为业内人士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产业集群的概念及成长模式的同时,分析了产业集群持续性发展的缺陷,提出了产业集群可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产业集群发展的关系,针对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特别是产业集群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于运行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科技与产业按照特定规律融合而成的科技集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是科技集群化研究的初衷.本文以浙江嘉兴为例,在对嘉兴科技城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基本判断:企业与科研院所的非正式交流不畅,人力资源交流较少,导致企业获取知识的成本较大,创新绩效不佳.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艳 《商业科技》2014,(17):100-101
湖北省作为科技文化大省,近年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了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应逐步完善"合作研发,集群营销,区域品牌,辅以科技创新体系和公共性组织的构建"的特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效应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在产业集群发挥正效应的同时,其负效应也不能忽视。产业集群的正效应体现在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分享分工的好处,并可产生集群超额利润;产业集群在集群发展的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都有可能产生负效应,包括管理混乱、过度竞争、创新惰性、路径依赖、空洞集群等,对各个时期的负效应可以采取提供良好的硬环境和公平竞争的软环境、鼓励持续创新、创建品牌、促进产品升级换代等措施进行规避。如果能采取适当的负效应规避措施,对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华商》2012,(9):66-66
湘潭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打造的“现代机电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示范”项目,日前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得到科技部510万元专项支持。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9):131-132
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在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科技创新能力现存的区域差异及其马太效应,有必要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区域差异化的优先推进战略,同时通过产业跨区域梯度转移促进区域技术转移,并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联动效应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研发转化地和市场化生产基地,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形成网络化、协同性的科技创新区域空间配置体系,从而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哈尔滨市工业结构的重型化趋势明显,优势产业的集群规模初步形成,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集群发展迅速,工业科技水平及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项目拉动工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缺乏产业集群优势成为制约哈尔滨工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哈尔滨经济的振兴依赖于经济的整合、重组、调整与发展,应充分培育和提升产业集群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