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吴晓燕 《经营者》2005,(12):80-89
<正>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荣毅仁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这个百年家族的传奇人物之一,走完了他完满的一生,像一页华章轻轻敲下最后一个休止符,旋律在一个秋天嘎然而止。“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企业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前驱·解放后,荣毅仁支持中国政府的三大改造,对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2.
荣氏基因     
改革开放前,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后,他是入选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50位世界知名企业家中的中国第一人。集两个时代的殊荣于一身,无人能出其右;他被国家领导人称为“红色资本家”,他又曾当选国家副主席,集政商两界的尊号于一身,亦无人能及。他曾是中国最富有家族的继承人,他是解放后中国国有化运动的带头参与者,他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窗口公司的领导人,而在他身后,荣氏工商家族百年的创富传奇亦得以延续。他的经历是中国建国后50多年政治经济生活的缩影。他是荣毅仁。  相似文献   

3.
流动路线图:外企——民企唐骏是一个符号,一个中国职业经理人的符号,无论到了哪里,他都是事件的中心“我是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一个外企总裁到一个民营企业的总裁,跨度很大。”被誉为“打工皇帝”的唐骏称自己任盛大总裁一年多来,越发地希望有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回归到中国的企业里来,壮大中国企业的力量。从微软到盛大这段历史尽人皆知。16个月前,一场盛大的职业经理人转会大戏在北京与上海间上演。唐骏是这场体面嫁女和隆重迎亲剧的主角,他戴着“微软名誉总裁”的名号从微软光荣退休,又被中国最大的在线游戏公司盛大集团迎进门。这…  相似文献   

4.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05,(23):10-10
政商淡出与“草根”进步 荣毅仁是特定年代产生的代表性企业家,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和符号。 无可否认,荣毅仁身上有很多如今这个年代非常稀缺的、耐人咀嚼的优秀企业家的品质:爱国、强  相似文献   

5.
他被称为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个企业家,但他的强势和强悍,人人皆知。军人出身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员工讲毛泽东、邓小平,谈论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他排名第1)他在2008年被问最多的是关于接班的问题,但他态度很坚决:“我从未有过让我的企业姓‘何’的念头。”在九成民营企业都为家族性企业的中国,他的企业决策层里并没有一个亲属……(他排名第15)  相似文献   

6.
郑晓晖 《活力》2012,(1):40-40
教《背影》时,我就注意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被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感动得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以前的“聪明”,正是没有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同样是父爱,作者从不理解到理解,就是他对人生的一个感悟过程,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感悟,才能把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物写得如此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7.
荣氏家族是20世纪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界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提起荣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素有“红色资本家”之称、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荣毅仁。时光荏苒,跨越百年。如今,荣氏家族的接力棒已经传承到了荣智健手中。进入新世纪后,荣智健多次在《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上排名第一,2005年荣智健又以16.44亿美元再次高居榜首。荣智健——这位荣家的第三代接班人,正在用他的聪明才智,续—写着家族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8.
陈德才 《成功之路》2012,(12):15-16
提起马援可能一般人不很清楚,但他的家族有两位名人,全中国人都知道。一位是战国时的名将赵奢,他是马援的先祖,因其被封为“马服君”,后代子孙遂以“马”为姓,其具体原因很可能是因赵奢之子、纸上谈兵的赵括闯的祸太大、名声太臭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朝阳、通州、顺义三区交界处,一个工文化博物馆成立了.参照官方公布的数据,这群30年来先后被称为“盲流”、“打工妹(仔)”、“农民工”、“进域务工人员”的人到2007年底已经超过2.26亿,90%的农民收入靠他们进城打工。但30年过去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躲在城市的背影里生存,他们只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背影。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世时曾说过:荣氏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际上称得起财团的、中国恐怕只有这么一家。荣智健系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子。他于1978年只身闯香港,于1985年居满7年后而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他初与两堂弟开办电子厂,与美国合资创办加州自动设计公司,10年间获利4.3亿港元,可谓旗开得胜。1986年,他出任中信集团(香港)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大展拳脚,收购国泰航空公司12.5%的股权、10%以上的嘉华银行股权、24.5%的东区海隧股权、20%的澳门电讯股权、33.3%的亚洲卫视股权等,使“香港中信”集团总资产高达300亿港元。同时,他个人持有恒生6%的股权,市值为4.9亿港元。他个人资产高达35亿元,进入亿万富翁行列之中。荣智健的坎坷与成功,与其父荣毅仁的沉浮分不开,而其成功的一面,主要应归功于他孜孜不倦地奋斗。从温室到悬崖荣智健生于1942年。荣氏家族祖籍江苏。荣智健的祖父荣德生在清末便有“棉纱大王”的美誉,后来还开办面粉厂,并成  相似文献   

11.
2004年4月9日,《新财富》搞了一个“新财富人榜”。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以85.2亿元的资产登上榜首,而茂业集团黄茂如的财富是48亿元居第8名。在深圳,他更是排名第一。同年颁布的“胡润财富榜”,黄茂如则以30亿元的身价排在第17位,在深圳也是排名第一,“深圳首富”的名号也就此叫响。从此,黄茂如走进了媒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11月3日,原国家副主席、“红色资本家”荣毅仁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也就在这一天,另一个新闻同样引人注目:福布斯发布中国富豪排行榜,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以133.18亿元财富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13.
他对“极简”的狂热和对人性的洞察改变了手机时代数亿中国人的沟通方式,但在公众眼中,他却是一个“谜”,人们更熟悉的是他创造的“微信”上那个不同寻常的开机画面——一个面对蓝色星球的孤独背影。  相似文献   

14.
世家的背景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6,(10):114-116
历史让中国商业的传承在时间上有了一个物理断层,那些曾经的商业理念和精神能被延续下来吗? 在做这个叫做“世家”栏目的日子里,最经常遇到的疑问就是:“中国还有世家吗?”正如天津买办世家后人、作家林希所言, 世家必须是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起到过重要影响的这么一个家族。这个影  相似文献   

15.
当年荣智健作为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是香港富豪和高官沟通内地的重要“桥梁”11月3日,荣毅仁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早晨7时,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内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里,身着黑衣、胸戴白花的荣智健在妻儿和一大批前来吊唁的亲朋陪伴之下,集体乘车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是自10月26日荣毅仁  相似文献   

16.
郭健  戴璐  梁海松 《英才》2007,(2):38-47
在不到10年里,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富,从刘晓庆、荣毅仁家族到刘永好、丁磊、黄光裕,再到现在的施正荣、张茵,财富数字不断刷新,富豪们的面孔也年年在变。  相似文献   

17.
“红色资本家是特定时代的称呼,特殊的历史条件造就了他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恐怕也是空前绝后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总会计师》2007,(5):79-79
如果父亲不是荣毅仁: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荣毅仁这样富有、有名望的父亲,如果不是借助父亲荣毅仁的影响,荣智健根本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荣智健本人却不这么看,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从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9日,《新财富》搞了一个“新财富人榜”。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以85.2亿元的资产登上榜首,而茂业集团黄茂如的财富是48亿元居第8名。在深圳,他更是排名第一。同年颁布的“胡润财富榜”,黄茂如则以30亿元的身价排在第17位,在深圳也是排名第一,“深圳首富”的名号也就此叫响。从此,黄茂如走进了媒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正> 荣智健出生于1940年上海有名的世家望族,是惟一100年来,经日本侵华、共产党解放大陆、以至文革浩劫而能延续至今的中国第一家族。百年前,无锡荣宗敬与荣德生两兄弟,白手创业,贵为中国面粉和棉纱大王。 1949年解放军进驻上海,作为大资本家的荣氏兄弟,二房族长荣德生(荣智健爷爷)不舍离开家乡,四子荣毅仁毅然留下陪伴父亲,其他子侄都纷纷离开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