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气候变化对每个地域危害提升,走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已经成为中国努力的目标。因此,“碳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基本前提,已经被明确提出并逐步普及化。全文以中国香港建筑碳审计专业指导为例子,讲述了现阶段中国碳审计存在的不足;给出了对应的意见和构思,提出了碳审计工作中的实际流程及方式。  相似文献   

2.
罗岭  张田 《商业观察》2023,(8):69-73
当前,气候变暖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郑重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审计的监督作用在此背景下尤为凸显。制糖业作为高污染的食品行业,对其开展碳审计工作,有助于提高制糖业节能减排效率,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因此,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基于DSR模型构建制糖业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引入环境优值作为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标准,以期丰富碳审计相关理论,促进制糖企业责任落实和“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决策,是我国努力破解环境资源制约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碳审计作为碳排放市场中的重要监督机制,为“双碳”目标实现保驾护航是应有之义。文章首先介绍了碳审计的基本内涵,然后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碳审计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碳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给出碳审计实施的具体路径,期望能对碳审计的具体工作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碳中和债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回顾、横纵向对比等方法,探索与研究区块链技术在碳中和债中的可能应用。结果表明:分布式账本便于发债主体、监管机构等主体查看与管理碳中和债发行全过程的信息记录;非对称加密的运用使得记录在区块中的信息难以被篡改,可以降低碳中和债的信任成本;共识机制通过对区块内容的验证与确认,可以保证区块内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有助于提高碳中和债的公信力;智能合约通过设定代码来使电脑准确执行合同内容,有助于保障碳中和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透明度。因此,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加强对碳中和债的监管,降低碳中和债的信任成本,提高碳中和债的公信力和信息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非交易用途碳账户有助于创新低碳融资模式,推动中小企业降碳减排,实现绿色发展。随着区块链技术的纵深发展,其可溯源、防篡改的特性,为碳账户融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视角,构建基于碳账户的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博弈模型,探究罚款、物质奖励和信用收益三种激励机制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罚款能促进碳账户中小企业诚信融资,但会降低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概率;物质奖励在提高碳账户中小企业诚信的同时,会降低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信用收益在促进碳账户中小企业诚信融资的同时,能提高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本文不仅拓展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空间,也有助于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以及可追溯性等特点为审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审计领域对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剖析,同时探析区块链技术在容量、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区块链+审计”模式在未来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7.
赵博  楚岩岩 《江苏商论》2023,(8):139-141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区块链作为其核心底层支撑技术受到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愈加广阔,对物流、会计、金融、审计等领域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探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传统审计工作中的优势,对引进区块链技术带给会计审计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等的挑战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任程庆 《中国商论》2023,(1):133-135
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为其运营发展提供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手段,赋能构建绿色高效的管理体系,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基于国家“双碳”大背景,本文剖析现代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碳减排现状,借助PDCA循环理论,提出运用数字化碳披露制度建立减排计划、培养数字化复合型高新技术人才执行减排实操、提升技术水平实现碳信息全程检查、基于数据安全处理碳信息漏洞等建议,为企业开展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革命,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生态食品从“农场到餐桌”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错综交叉”,导致其安全管理面临流程追溯难、信息共享难、质量监管难等问题。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生态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有助于打造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生态食品经济环境。但实现生态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信息共享、可信流转与实时溯源的远景目标仍面临着许多挑战。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生态食品安全管理的融合基础、应用场景、应用优势与挑战等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多举措、全方位提升“区块链+生态食品安全管理”应用成效的建议,为推动区块链技术与生态食品经济的耦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武宇琦 《江苏商论》2023,(2):100-103
近年来“低碳”一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各国都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中国也不例外。碳审计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实现“双炭”目标的关键之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和整理,分别从碳审计的本质、碳审计的主体、碳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碳审计的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目前在碳审计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聪 《上海商业》2023,(7):117-119
在碳绩效审计过程中要关注碳绩效的真实性,也可以对碳绩效水平做出评价。基于此,本文选择以陕西省碳排放效率作为审计内容,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陕西省的碳排放绩效水平做出评价。结合碳绩效审计内容,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能源强度、技术水平、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这七大因素对陕西省碳绩效水平的影响,并从宏观角度对陕西省双碳目标的实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海莉 《上海商业》2023,(4):110-112
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钢铁企业的碳减排有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钢铁企业进行低碳绿色转型已势在必行。本文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外部环境和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环境,分别从碳决策、碳成本控制、碳预算、碳绩效管理四个模块出发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分析并提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在碳管理会计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帮助钢铁企业早日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助力我国早日达成“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模式,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随着“双碳”时间节点公布,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必然要增加对低碳因素的考查,企业的绩效评价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碳投入、碳产出、碳减排入手,考虑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可操作性、科学性等原则,构建出适合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孙星雨 《现代商业》2023,(10):111-114
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速区块链技术的布局,抢占新一轮创新变革的高地。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分析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与审计领域的应用模式,分析区块链在资产管理、贸易融资等领域中的应用场景,以期为区块链技术保障金融、审计等业务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减排,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文系统梳理并总结了我国在碳税、碳市场、碳边境调节措施等碳定价机制方面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碳定价机制正在运行的仅有碳市场,内部碳定价在部分企业被采用,其他碳定价机制还未实施,整体尚处于碳定价机制的加速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碳定价机制应该推进碳定价机制立法进程、构建系统性碳定价机制、积极与其他经济体合作构建碳定价机制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出发,对粮食安全与食物供给、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新定位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在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阐述了“双碳”目标下发展我国农业稳产保供的科学内涵与作用机理。基于此,本文提出“双碳”目标下农业稳产保供的优化方向,生产环节降碳增汇,流通环节绿色高效,消费环节节粮减损,农业主体在降碳压力传导下绿色转型。此外,优化双碳目标下的农业稳产保供实施路径还需要在全流程监管、财税金融政策、碳汇补偿机制、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审计领域中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找到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中应用的优势。同时从储存成本、人员培训、信息安全、制度规范、核心技术五个方面提出区块链技术在审计领域应用面临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区块链在审计中的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可靠性、透明性、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等特点,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区块链技术特点出发,结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固有局限性探讨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注册会计师审计优化,并提出建议,以求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能提升审计质量、审计效率与审计报告的透明度,并缩小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之间的信任差距。  相似文献   

19.
实现“双碳”目标,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引入ESG管理可以有效促进能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也会产生如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等期间费用,影响企业绩效。基于此,实证研究2012—2021年ESG管理对传统能源企业绩效的影响、期间费用对二者产生的调节效应以及企业创新的作用。结果显示,ESG管理显著提高了企业绩效,而过程产生的期间费用会负向调节该促进作用,企业可通过创新消减期间费用带来的影响,基于此,提出政府完善ESG流程、企业通过创新实现“双碳”减排目标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鑫桢 《中国商论》2023,(9):118-122
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要求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这就要求未来发展中必须不断提高碳生产率。绿色金融有力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进而提升我国的碳生产率。本文采用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对绿色金融是否促进了我国碳生产率提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碳生产率的提高,且技术创新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通过稳健性检验。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推动绿色金融的持续发展,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碳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