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鱼病的生态预防是一种利用鱼类和养殖水体的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一种按照鱼类的生态习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进行防止鱼病的产生,控制鱼病的发展,直到消灭鱼病的方法。它是现代学原理和传统养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 4~ 1 0月是鱼病多发季节 ,尤以 6~ 9月最为严重。当前是鱼病发生的高峰 ,必须切实做好防治工作。一、鱼病的预防。鱼生活在水中 ,一旦得了病 ,在治疗和隔离上都比较困难 ,因此要坚持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 ,全面预防 ,积极治疗的方针。预防鱼病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既要改善水体环境 ,又要增强鱼体抗病能力 ,还要消灭原体和敌害。1 .改善水体环境。要养好一塘鱼 ,首先要养好一塘水。养鱼池塘要求水源充足 ,没有污染 ,进、排水要分开 ,上、下池塘不能串灌。定期冲注新水 ,增加水体含氧量 ,改善水质。门前屋后死水塘 ,应视具体情况 ,进行…  相似文献   

3.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鱼病的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鱼体生长最快。但秋季又是鱼病高发季节。俗话说:白露心、防鱼病。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生,极易引起鱼病。鱼病综合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要对水体饵料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死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有效地抑制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正> 鱼病的防治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预防是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以及鱼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坚持以药物预防和生态预防相结合,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下面结合生产实践,谈谈鱼病综合预防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加工生产企业的增多增产、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对渔业生产的大量需求,一些养殖生产者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与环保生产的要求,高频度地大量使用某种饵料,造成养殖水体中营养成份含量过度增加,水体生态平衡因子失衡,使养殖水体生态功能退化,最终导致渔业生态环境质量恶化,不良藻类往往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益藻类和其它浮游生物的生长,导致水体的自然生产力下降,致使水华发生频率和面积不断扩大,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致命性危害。虽然有过不少受害报道,但是仍难引起养殖业主的注意,以至此类现象屡屡发生,愈演愈烈,甚至造成残酷的损失。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水体水华现象的发生,避免危害,加强本方面的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鱼类健康养殖的病害防治要掌握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鱼病的发生,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渔药,尽可能采用生态综合防治鱼病的方法。一、及时破坏水体中的致病因子。鱼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水体中致病因子恶化到一定程度而引起。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鱼病发生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8.
<正>养殖水体环境恶化已经成为鱼病发生的罪魁祸首,很多条件性致病菌就是在水体环境变坏后导致养殖动物大面积发病,这是个事实。很多受传统鱼病治疗思路影响的养殖户,还在杀菌杀虫,这是对症治疗,而不是对因治疗,所以疗效欠佳!因此,养鱼先养水,就是在水质还没有变坏的情况下提前采取措施,定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如每10天左右使用一次华扬动保集团中傲天乐的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11,(5):14-14
2011年3月6日,安徽省农委组织有关专家,对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完成的“黑麦草-克氏螯虾-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模式利用黑麦草生长吸收淤泥中有机质,改善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更新,集约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和大量的人工配合饲料投饵,使水中残饵、鱼类自身代谢产物以及水生生物的尸体等有机物在养殖水域及底泥中不断积累,造成微生态环境失调,水体自净能力丧失和富营养化产生,鱼病发生流行,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注重水域环境保护,健康养鱼,为民众提供无公害水产品,就要求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池塘水体污染,恢复清新水质,从生态上防止鱼病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正>秋季水温逐渐下降,水质稳定,鱼体生长最快,但秋季又是鱼病高发季节。鱼池经过大量的投饵、施肥,腐殖质增多,病原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鱼病的发生。鱼病综合防治,一是要生态防病;二是要对水体、饵料和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灭病原体,切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无公害水产品病害的预防 1、生态预防:鱼病预防宜以生态预防为主。预防措施有:(1)保持良好的空间环境:养鱼场建造合理,满足不同鱼类的习性要求。并严格遵守无公害环境标准执行。(2)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加强水质和水温的管理。(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鱼池中种植挺水性植物或水花生、水葫芦等漂浮性植物。或根据不同鱼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合理利用水体空间,进行科学放养。  相似文献   

13.
<正>为清除过多淤泥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危害,改善水质,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就淤泥的危害及清除方法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一、淤泥的危害1.导致水体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水体下层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14.
正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而引发的,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是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生产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的必要条件之一。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其可促进池塘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通过有益菌的同化作用,加速池塘的物质循环,从而有效降  相似文献   

15.
<正>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水草、旱草,作为草食性鱼类的饵料,进行池塘养殖,达到减少饲料、肥料,节约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绿色生态养殖方式。种青养鱼具有三大优点: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量、养鱼时间、鱼池空间和底泥肥力;二是提供了大量的青饲料和有机肥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池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养殖经济效益;三是改善了池塘养鱼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在种青期间,池底淤泥经过曝晒和冰冻,部分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受到抑制和杀灭。植物根系的生长也使池底淤泥充以  相似文献   

16.
<正>精养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近几年已经在广大养殖户中广泛推广。它的优点在于,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中天然活饵,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改善净化了水体,优化鱼类生长环境,减少鱼病发生,降  相似文献   

17.
<正>为清除过多淤泥对养殖生产造成的危害,改善水质,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就淤泥的危害及清除方法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一、淤泥的危害1.导致水体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水体下层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极易造成鱼类等养殖动物浮头,甚至泛塘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为着力探索微生态制剂对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实现养殖生产用水循环利用,提高青虾养殖效益的成效。2009年我站在芜湖县陶辛镇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组织实施了微生物菌剂在夏秋季青虾养殖池塘周期施用试验示范。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立秋过后,各地的高温干旱天气有所缓解,给水产养殖生产带来了福音。但初秋季节水温还是较高,鱼类仍处生长旺季。随着鱼类的快速生长,池塘养殖密度增大,水质容易污染恶化,各种致病细菌繁殖也加快,极易导致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因此,各地水产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上丝毫不能放松,应积极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以防止暴发性出血病这种养殖鱼类的“瘟疫”卷土重来。 一、秋季发生暴发性出血病的原因 1、冬春季节清塘不够彻底或没有清塘消毒,池底淤泥积多,以致底质老化、有害物质增多。到了秋季,养殖时间较长,鱼类经长期投料后,排出大量粪便,污染底层水体,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20.
<正> 池塘鲤鱼精养大幅度提高了池塘养鱼单产。而其负面作用是池塘水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发生鱼病。特别是突发性鱼病,给养鱼户造成不小经济损失,鱼病已成为池塘鲤鱼精养高产高效的制约因素之一。在十几年的鲤鱼精养技术工作中,采用生态防病技术,从控制池塘环境、合理鱼种投放、优质饲料投喂、鱼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是少使用或不使用化学药物,保持良好的水环境,以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