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港口经济》2013,(2):47-47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国际地位已经有所提升,出口额持续增加,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增长。尽管近几年造船市场形势持续低迷,但我国船配产品的出口额仍在持续增长。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船配产品出口额为22.0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6.9%。从2011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船配业产值来看,欧洲、韩国、日本和中国各自在全球总产值中  相似文献   

2.
根据克拉克松公司的统计,尽管中国造船产量还不到日本的一半,但中国造船企业2006年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订单均上升至世界第二位,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已开始与日本展开竞争全球第二造船大国的拉锯战".但据我们的分析,中国造船业与日本造船业实力还相差甚远,尚不能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3.
据劳埃氏船级社世界造船经济组织6月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第1季度世界新船订造总载重量下跌至1155万载重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2%,与去年全年相比,造船总量平均下跌了14%。有关专家分析,明显的下滑趋势将在第3季度继续下去,导致今年世界新船订造总载重量有可能跌破1亿载重吨。这一下跌趋势表明,目前全球海运船舶载重能力已明显过剩。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下半年至今,全球造船市场的集装箱船尤其是大型集装箱船订单量明显增多,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今年2月21日,A.P.穆勒-马士基集团斥资19亿美元在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公司订造10艘目前世界最大的1.8万TEU集装箱船,成为集装箱船超大型化的新热点。当前,全球集装箱船航运市场运力相对过剩是显而易见的,马士基超大箱船的订造举措充分显示了其稳固全球航运市场龙头地位特别是控制亚欧班轮航线的意图。据统计,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7,(18):54-55
今年以来,我国沿海沿江诸多城市都掀起了一股船舶工业的投资热潮,这种趋势是随着国内船企获得订单的迅猛增长出现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承接新船订单总量中,我国以2010万载重吨高居船舶制造榜首,占到了世界船舶订单的半壁江山还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进入2011年,全球船舶融资市场乍暖还寒,中国造船行业在行业低谷期中,是主动参与"船东侧"的融资事宜还是尽可能抽身远离?采取不同的竞争性策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造船企业的经营成败。  相似文献   

7.
全面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同20世纪90年代相比,这两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迟滞.2001年,世界商品贸易比上年下降4.0%,服务贸易比上年下降1.4%.国际直接投资出现51%负增长.2002年上半年,以美元计算的全球货物贸易额比2001年同期又下降4%,但全年的贸易额可能增长1%.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估计为5340亿美元,比2001年下降27%.连续两年,贸易与投资都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这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造成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1年,全球船舶融资市场乍暖还寒,中国造船行业在行业低谷期中,是主动参与“船东侧”的融资事宜还是尽可能抽身远离?采取不同的竞争性策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造船企业的经营成败。  相似文献   

9.
进入2011年,全球船舶融资市场乍暖还寒,中国造船行业在行业低谷期中,是主动参与“船东侧”的融资事宜还是尽可能抽身远离?采取不同的竞争性策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造船企业的经营成败。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7,(12):31-32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3月15日】根据英国劳埃德船舶协会公布的数字,日本造船工业会统计出了全球新船的订货量。2006年中国手持订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韩国。此外。根据英国克拉克森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从今年1月的全球新船订货量来看,中国甚至已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足见中国造船业崛起之迅速。由于担心技术人才短缺和生产过剩,日韩两个传统造船大国对增加生产设备望而却步,与此同时,中国却坚定不移地推进增产计划,稳步向“造船大国”艇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