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长三角》2011,(10)
日前,“上海金山日本企业产业园”在上海金山揭牌成立。据悉,这是上海出现的首个日本企业产业园,将有选择地引进日资企业及配套资源,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日资企业集群的国际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当日本产业资本加速向中国流动时,广东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的首选目的地。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总投资逾2亿美元的11家日资汽配企业相继在此落户,占已落户珠三角的日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一半。  相似文献   

3.
《江苏企业管理》2011,(6):19-19
日本发生9级超强地震后。在中国的日资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临着一些困难。对此,江苏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应急服务,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已基本恢复正常经营。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2011,(10):92-92
日前,“上海金山日本企业产业园”在上海金山揭牌成立。据悉,这是上海出现的首个日本企业产业园,将有选择地引进日资企业及配套资源,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日资企业集群的国际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来到中国,2007年日本对我国实际直接投资为35.89亿美元,2008年为36.52亿美元。来我国投资的日资企业很多都采取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进行投资。在华日资企业在创造中日双方经济效益的同时,缘于两国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冲突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进行有效地跨文化管理是摆在在华日资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孙惠俊 《中外企业家》2014,(11):268-269
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里就从战后废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一直保持到2009年,其中日本人不惜个人时间超时劳动、全身心奉献于企业的敬业精神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劳动时间长,加班多日本人也曾被称为经济动物。中日企业对加班现象的认识不同,成为影响辽宁乃至全国吸收日资的一大要因。本论文试图了解日本企业加班的实态,基于文化的视角从社会、企业、家人等角度探究日本日加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日资企业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资企业所面临文化冲突表现在员工激励和晋升、企业管理、对员工的信任、工作和体息时间的安排、交际方式等方面。文章详细分析了日资企业文化冲突的原因,提出了日资企业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日本最大的人才服务公司——瑞可利的董事长村井来中国讲演时向中国学子介绍了如何应对日资企业的面试、在企业中如何为人处事等等,给日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不少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雷 《企业导报》2014,(20):114-115
日本企业员工加班多,尤其是正式员工的义务加班多已经成为世界共识。推算日本正式员工的义务加班时间,正确把握他们义务加班的现状,为我们更好得吸引日资,利用日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来到中国,2007年日本对我国实际直接投资为35.89亿美元,2008年为36.52亿美元.来我国投资的日资企业很多都采取与中国企业合资的形式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余震     
尽管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但是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至今仍未消散。日本的“经济余震”正成为人们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参考元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表示,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经济来说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政策和法律制度高度透明化,社会治安与环境各方面优越,许多日资企业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快速实现优势互补,纷纷来到新加坡投资,有些甚至将自己的亚太总部设在了新加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企业的跨国经营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经营,所以如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便成了在新日资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日本与新加坡跨文化沟通形式上的差异,分析在新日资企业内部跨文化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发掘其跨文化沟通不畅的根源,试图寻求双方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物流技术》2005,(8):107-107
据市场报报道,7月22曰,由日本理研集团独资兴办的理研汽车配件武汉公司正式投产,据统计,在武汉开发区、东湖高新区内,为东风车系做配套的日资企业已达50余家。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纷纷外移,我国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大批日本企业。而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日本服装企业开始将毛衣等针织类服装生产从中国转向日本国内生产,一些日资高新技术企业也悄然把生产线搬回国内。  相似文献   

15.
《山东企业管理》2011,(2):26-28
日本大地震引发部分关键电子原料和零组件短期缺货由于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中距离日本半导体厂商集中地宫城县、岩手县较近,地震发生后包括索尼、东芝、松下等多家知名日本电子企业先后关闭了相应工厂。专家认为,受此不利影响,预计短期内包括内存芯片、液晶面板配套组件等或将短暂缺货,并由此对全球电子产业界构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再出发     
2011年的大地震对日本部分制造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本国的经济活动一度停止,出口一落千丈。经过8个多月的重建和休整,日本已经做好准备再次出发。与二战后的经济重建不同,日本震后重塑经济的重点是深化国际化,并购外国企业和开拓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日本的大地震,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的经济甚至民生产生一些影响。不管是与日本呈现竞争性关系的企业,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企业,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既有压力也有机遇。  相似文献   

18.
何应龙  邓泽宏 《价值工程》2012,31(8):100-101
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最大的进口国,日本大地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最为显著。本文采用自组织数据挖掘的GMDH模型方法,建立日本地震对中国进口日本汽车零部件影响的GMDH模型。结果表明,日本大地震后中国进口日本汽车零部件数量经历了一个涨——跌——跌——起——正常的过程,大地震对后续三个月中国日系汽车零部件市场有非常严重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莞信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从“文化心理习惯”的培养开始的。信浓是日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带有鲜明的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严明的管理和绝对的服从是建立在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上。只有绝对服从于制度,企业才能高速运转。  相似文献   

20.
使卒过河 日资企业在中国创建之初,招进有才干的人很难.如日本电产大连分公司在1975年创业之初,没有一个院校毕业生报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