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现代企业的融资结构普遍是由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部分组成。其中,银行信贷、债券发行和股票发行构成了外源融资的主体部分。由于这三种方式在发行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不同的选择又会形成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王峰 《商》2012,(19):36-36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股票和债券的发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是企业融资扩大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本文首先论述了股票与债券的异同,然后对我国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完善其融资办法的建议,找到合理的股票和债券发行的比例和具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融资方式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诸如股东投入、银行借入、发行债券、抵押应收账款、背书或贴现应收票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和补偿贸易引进设备等。随着一些大型、特大型甚至跨国公司的纷纷出现,企业愈来愈重视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筹资方式对企业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比较,促使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及其比例,以达到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一、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区别股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企业所需资金;债券融…  相似文献   

4.
在发达国家,企业债券融资已取代股票融资,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在企业外部融资方式中,企业债券融资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国际债券融资理论对于提高我国债券融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亦厉 《中国报业》2012,(16):95-97
从现代传媒企业的融资现状出发,分析现代传媒企业融资模式及渠道拓展的方式,主要包括采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相结合、基金市场融资辅助企业拓展外源资金和新三板和创业板方式等方式,研究发现我国传媒企业对于短期债券融资方式的利用率较低,而对于股票市场融资和长期债券融资方式的利用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特征的复合金融产品,可转换债券对发行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具有不均衡性。不同类别的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换债券融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企业资金紧缺仍是生产经营中最主要和最难解决的困难。企业筹资涉及到筹资的数量、方式等问题,一般要经历由内源到外源再到内源的交替变迁过程。外源融资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内源融资是外源融的保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劣,主要应从融资效率、企业监管及风险防范加以考察,发行债券融资比发行股票融资之综合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与银行贷款、股票融资相比,企业债券融资发展明显不足,银行贷款几乎一直占据着资本市场的极大的份额。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股票融资的比重远远大于债券融资,并且在债券市场的构成中,国债和具有准政府性质的金融债券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而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10月深圳宝安集团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转券)以来,转券成了继股票和债券之后企业可供选择的又一灵活、有效的融资工具,特别是1997年《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以来,转券作为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转券融资最大的优点在于:较之普通债券融资它具有较低票息率,而较之股票融资它能起到渐进式股权融资作用,防止股本短时间内急剧扩张导致股价的大幅度下滑.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转券有可能成为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企业融资结构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细化,将权益性融资分为留存收益(内源融资)和股票融资(外源融资),结果表明:专用性资产最终是通过影响企业的留存收益(内源融资)来影响企业的融资结构的,企业资产专用性强度与企业留存收益率是呈正相关的关系,与股票融资是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晶 《商业研究》2004,(12):84-86
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扩张的重要和有效手段,而融资问题又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中,直接融资方式的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发行额度受限,间接融资的银行贷款支持面有限。因此,必须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对股票与债券市场进行创新,加大基金市场的作用,改善银企关系,同时加强海外融资市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王薇 《中国市场》2008,(13):42-42
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在股票上市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比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植方面更具有优势。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股票上市方面很难满足上市资格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解除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一最大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是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一种债券。可转换债券具有期权的性质,企业采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原因主要包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税收优惠与条款设计。通过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动因的文献进行简单的梳理,得出我国应该借鉴国际上可转换债券的研究结论,重点从可转换债券的条款设计入手,来防止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可转换债券市场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确定了并购价格后,选择何种支付方式十分重要。从支付方式看,一般分为现金支付,股票并购,混和支付三种方式,相应的融资方式有企业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杠杆收购。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与支付方式和融资方式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早于股票市场,但在股票市场迅速发展的这十几年中,企业债券市场却不断在萎缩,截止2004年11月,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1/5。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中,债权融资占2/3、股权融资占1/3的融资结构相比,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按可获得性由易到难排序依次是商业信用赊欠、内部融资、银行贷款、民间借款、商业票据和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本文主要探讨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外源融资的情况,不包括将企业税后利润留存以扩充资本金等内源融资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金额往往是其通过股票融资金额的3至10倍。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金相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显得微不足道,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比例极不协调,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一条“短腿”。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今年头两个月,共发行了重庆城投、沪杭甬、上海久事等三只企业债券,筹资额65亿元,加上上市公司发行的56亿元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异于普通债券和股票的融资方式,可转换债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协调转券投资者、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具有优化和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的功能。在实践中,虹桥机场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优化了自身资本结构,增加了企业价值,为适合发行转券的特定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淑琴 《商业会计》2011,(29):60-61
物流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内源融资,即企业将自己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另一种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吸收直接投资等。随着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技术的进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其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不同资本结构、不同资金成本、不同融资风险的对比来分析物流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北方经贸》2015,(1):135-136
企业的并购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巨额的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并购活动的瓶颈。不同的融资方式决定着融资渠道的宽窄、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风险的大小。企业如何在众多的并购融资方式中选择最优的方式进行融资,是每个参与并购的企业面临的问题。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路径选择:大力发展股票融资;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提高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