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香港市民的普遍关注和热切期待中,港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2月26日在立法会公布了香港2014/2015年度财政预算案。新的预算案封面为绿色,寓意"香港可持续发展",全篇贯穿"香港竞争力"的中心主题,报告清楚表明将就香港作为国际枢纽、产业的推动、发展的要素及限制、财政的可持续性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提高香港竞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2012,(17):33
由青岛市文明办主办的"文明市民"月评活动,经过评选推荐、媒体报道、市民投票、评委评审,评选出5月份"文明市民",并在青岛文明网进行了发布。本月评选,各新闻媒体共宣传报道"文明市民"候选人27位,候选人中有护士、学生、教师等各个行业,他们工作和生活在我们身边,用自己的善行义举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相似文献   

3.
香港长达20多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改善了民生,收入盈余衍生了理财的需要。虽然其间曾出现过多次的危机,但每次危机都让香港的金融体制更完善,让市民的财商更进步,心态更为淡定。相比之下,上海家庭财富聚集虽同样起步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但自全民从股市掘得第一桶金之后,加之近十年的楼市大行情,养成了长盛不衰的"暴发思维"。当前,市民的分散投资是被楼市管制政策逼出来的,并非自愿自觉。  相似文献   

4.
张建明 《宁波通讯》2007,(10):46-47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期间,笔者专门走访了定居在香港、一家荣获3位宁波"荣誉市民"称号的邹氏三兄妹。在香港宁波乡亲中,只要提起祖籍宁波市鄞州区的邹星培、邹星缘、邹星炳三兄妹,几乎无人不晓。这不仅是他们待人热情,智圆行方,  相似文献   

5.
素食也时尚     
唐晔  赵惠莲 《沪港经济》2010,(11):79-79
T:赵总,前不久我去了一次香港。香港环保组织的朋友对我说,他们正和一些社会名流、政界人士共同向特首曾荫权提出呼吁,禁止政府部门宴会使用鱼翅汤,还希望特首在施政报告中,向市民和政府部门发出呼吁,让香港变成一个鱼翅汤绝迹的地方。看来,久负盛名"鱼翅捞饭",也很有可能销声匿迹哦。  相似文献   

6.
香港人爱花钱,他们的钱"流"向哪里呢?各方面的基本支出增加,一但是并未减却名牌消费香港人的消费意欲。市民日超富裕,亦案意多置消费品,特别是衣服及  相似文献   

7.
<正>"买鲜花,过大年"已经成为很多天津市民的"新年俗"。为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在春节前享受到新鲜花卉、实惠价格、优质服务,天津规模最大的花卉基地——西青区中北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工在外打拼受歧视,伤自尊,大都是户口"惹的祸"。由于户口门槛限制,使农民工感到自己只不过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苦力,市民能够享受的福利保障与他们无缘,公民应该得到的法律权益很少向他们招手。农民工最纠结的是子女的照看和教育,他们的孩子应该享有的入学、医疗等基本权利不解决,常年在外的农民工心里就不会踏实,  相似文献   

9.
正经历了前几年的选秀浪潮,一度热火朝天的中国乐坛渐渐还原出它本来的面目,原创歌手及歌曲的匮乏让被誉为"神奇造星机器"的选秀活动渐渐走下神坛。但还是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希望能够凭借一个坚实的平台脱颖而出,他们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然而,央视"中国好歌曲"的出现,让原创音乐人再度崛起。大连是座美丽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喜爱音乐的市民,他们当中不乏有才华之人,更不乏优秀的作品,只是缺乏被推广和认知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熊玮 《特区经济》2024,(1):38-41
2022年11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共同构成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标志着养老第三支柱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对老龄化加速、居民财富增长与养老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创新在金融领域将开启“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养老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亟需发挥潜力,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能够发挥自身制度优势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研究发现,信托可结合多种养老场景,设置结构多样的信托产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信托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长者、家属与社会多方需求,为服务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ECHO 《沪港经济》2013,(1):32-34
"能够动一些许久不动的感情,动一些人类才有的感情,这弥足珍贵。"这是香港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在参加2012感动香港年度人物评选典礼时发的微博。12月2日,由香港亚洲电视和中国人寿(海外)联合主办的2012感动香港年度人物评选在香港揭晓。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第三次评选,由香港公众参与投票。本届评出了10位(对)感动香港年度人物,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香港人专业、进取、博爱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踏入2014年,香港将迎来新一轮公共机构的加价潮,衣食住行加风四起,不少普通打工仔的加薪幅度难以追及通胀,基层市民面对扶贫、住房、就业、福利、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问题,要求政府能给予关注。同时,香港的老年化问题也不断加剧,老年人口增加与年轻劳动人口减少,将令香港的安老问题日益尖锐。新一届香港政府自上任以来,一直将经济民生视作施政的重中之重,接连推出了多项改善民生的政策,加强了对基层人士的支援,增加了长者生活和交通津贴,等等。经过一年多的施政,港府对于香港社会的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13.
"老上海人"徐民良、"新上海人"彭仙兰、德国人堪德雅思、"海归"赵箭,4位浦东居民一起记住了一个特别难忘的日子——10月18日,他们作为市民代表为浦东市民中心揭牌,之后又受邀与其他几位市民参加了市民中心举办的市民中心建设意见征询会。在此,记者记录下了他们的喜悦和期盼。"市民中心的确是市民的"赵箭(男)上海浦东新区留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大道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就  相似文献   

14.
低工资难买“日后平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遇到了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在:大家都感到自己很难。官员和学者们固在感叹"自己的"操作上的困难,而那些失业和下岗的职工,也因"自己的"生活日益没有确实可靠的保障而感到痛苦。毋庸讳言,中国的养老金改革的确有困难。似乎不少人认为主要是"转轨成本"太高,因此,国家在财政上有困难,企业也有困难。在历史上,从50-80年代,广大职工的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是由所在工  相似文献   

15.
龙年伊始,"养老金"入市的消息不断,内地保险资金也悄悄加仓A股,一系列的积极信号,让人浮想联翩,内地A股市场抄底的时刻临近了吗?目前香港有关监管部门亦在积极研究,是否允许保险公司将保险金及退休金投资于内地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6.
香港反腐有"两严":制度严苛,不给"有心人"留一点作奸犯科的缝隙;监督严密,不让官员有片刻失范妄为的时间。香港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称誉,一是因为虽是"弹丸之地",却荟萃了全球的美味佳肴;二是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市民"好吃"者众多。前些年某国际机构做过一项专题调查,发现在众多国际都会中,香港人"下馆子"次数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17.
香港健康与医疗发展咨询委员会指出,香港的公共医疗卫生开支持续增长,开支增幅令人忧虑,正考虑应当如何为医疗服务融资。本文试图分析香港医疗卫生的融资状况,并为香港医疗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回顾了香港医疗卫生系统概况,分析了香港政府和市民的医疗开支财力负荷,以及香港医疗保险的发展状况,认为政府的财力负荷过重,市民整体上承担的医疗负荷偏低,并建议改革公立医院收费制度及鼓励私营医疗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8.
■香港:9成市民出行首选公交现在香港约90%的市民出行首先选择公交,每天有1100万人次使用各种公交工具。香港以上海三分之一的城市道路总里程,承担了与上海相同的城市交通总流量,并实现赢利。巴士是香港公交的主体。香港目前有5家巴士公司,拥有5000多辆巴士,运营线路近600条,日  相似文献   

19.
一、养老保险基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巨额历史欠账传统体制下,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的是企业内部的“现收现付制”。这是一种代际转移的形式,职工在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期间的缴费并不是直接用于自己,而是用于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支出,但是,职工通过缴费却为自己取得了退休后得到养老金的权利,这一权利将由未来一代的缴费兑现。从1995年开始,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改制为“统账结合”,新体制属于部分积累模式,它要求企业和职工缴纳社会统筹的同时,还要通过个人账户为职工自己积累部分养老金。对于“新人”来讲,他们有足…  相似文献   

20.
10年香港     
马蕾  吴倩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07,(13):42-47
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香港回归10年的变化,但要讲香港的不变似乎更简单一些.一位在香港工作了30年的英国专家谈到香港的变化,笑称自己早已把这里当作安居乐业之地.他说,让他感触最深的却是香港的"不变"--回归10年,繁华不改."香港繁荣的经济、兴旺的股市、自由的言论、有效率的政府……我们看到的这些优势都没有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