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是地震勘探工作的最后阶段,它对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解释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油气等资源的勘探开发的进度、成本以及经济效益.在石油和天然气地震勘探,地震资料解释地下构造解释和地层岩性特征,从地震数据中提取更多的信息描述的目的.用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来获得地震数据提取和分析地震属性信息.本文主要研究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地震属性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构造圈闭评价  相似文献   

2.
1.概述三维地震勘探是一门新兴的地质勘探技术。由于三维地震勘探的信息量大,分辨率高,识别地质体的能力强,解释的准确性高,因此常用于煤矿开采时的精细构造解释。  相似文献   

3.
随着所图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以油气储层或油气藏为对象的储层精细描述研究已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研究的重点.为满足油藏描述精度的要求,更好地解决油田勘探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在解释成果基础上,利用Jason反演软件对所图探区87km2三维地震保幅偏移数据体的主要目的层进行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运用钻井验证其正确性,进而预测储层砂岩的分布及储层参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非均质性,了解工区主要目的层段储层分布发育特征,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震数据道的振幅信息是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提高地震勘探精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各种振幅补偿技术都存在自身的不足,HHT变换分析法结合其它补偿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勘探程度较高,剩余资源量较大,是“十一五”期间提交储量的主战场,由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球物理勘探一公司2289地震队承担了该区资料采集任务。此次三维地震资料的采集,为松辽盆地的地质和勘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信息,具有标榜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时二维地震、三维地震勘探在野外施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应用方面的比较,阐述了地震勘探技术的变化发展以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御立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新兴达缘交叉学科.文章简述了地震沉积学的概念和内容.完善并调整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尝试将年代地层切片技术、90度相位转换、属性投影、分频技术和地震波形分析列为地震沉积学分析的5个特色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场区的不同地质情况、勘察条件和勘探目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应用也会有所侧重。阐述了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工作原理、野外技术方法、处理和解释的简要流程,并且运用该方法来查明重大工程候选厂区的覆盖层厚度、强风化层厚度、隐伏断层走向及发育规模、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等浅层的基本地质情况。最后根据场区的地质和钻孔资料,得到最终的解释成果。成果表明,此候选厂区地下地质结构稳定,适宜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陈明鑫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71-371
高分辫率三维地震勘探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地质勘探手段,它具有精度高、成本低等技术优势,得到了业内各单位的认可和推广。通过三维地震勘探在大平矿所起的重要作用,论述了该项技术对优化矿井设计的各个方面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转让集锦》2008,(7):12-12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的关系复杂,不同工区和不同储层对所预测对象敏感的地震属性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在同一工区、同一储层,预测对象不同,对应的敏感地震属性也是有差异的,地震属性优化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运用降维映射、属性选择和聚类、交会分析等地震属性优化方法,优化了预测储层的地震属性,同时结合实钻资料,结合地震属性运用地质统计学进行定量分析,对优选出的地震属性进行验证,可以有效地消除地震方法划分曲流河沉积微相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11.
奈曼油田九佛堂组下段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了解和掌握区域地质情况及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奈曼油田九佛堂组下段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对该区的断裂及构造特征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雪映 《市场周刊》2005,(1):42-42
江汉油田继江陵李埠三维勘探项目率先打响2004年冬季地震施工第一炮后,宜洪大剖面、枝江二维勘探项目近日先后开炮生产,潜江建新三维勘探项目也随之启动。至此,江汉油田2004年冬天2005年春天地震勘探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梁强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253-254
通过总结多年野外地震勘探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情况,从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教育管理、安全技术培训管理、野外地震勘探爆破作业的安全、伤亡事故管理几个方面对野外地震勘探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研究,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野外地震勘探生产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吴晓华  邱晓骥 《中国市场》2011,(40):130-132
民和盆地是发育于祁连褶皱系东端的一个断陷式山间盆地,属于典型的黄土塬地貌,早期的二维地震勘探受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装备的限制,资料信噪比、频率普遍偏低。随着该区石油勘探步伐的加快,需要高品质的三维资料满足资料解释的精度要求。但该区障碍物密布,地上和地下设施众多,各类突发干扰频繁,严重制约炮、检点的正常布设。通过采用高精度遥感辅助设计技术并结合室内分析论证等技术的应用,密切工农关系,在确保采集效果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了炮、检点的布设工作,保证了三维采集质量,提高了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地震勘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地质勘测中,地震勘测必不可少。对于不同的地理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地震勘测方法,且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环境恶劣,需要提高勘测技术,全面采集勘测数据,提高勘测准确度。本文主要对地震勘测方法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地震勘测数据采集工作进行分析,为地震勘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志巍 《中国科技财富》2010,(4):122-122,117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是连接地震、地质工作的桥梁,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砂体预测、储层反演、分析和油藏描述的基础工作。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过程中对各个参数的质量控制将最终决定地震、地质层位标定的精度。因此要制作精确的合成地震记录,就要对计算反射系数、子波提取、调整深时关系,三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达到层位标定对合成地震记录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双东段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为双东~清东地区储层预测提供基础资料.首先介绍了工区概况,工区地质特点,进行层位解释和断层解释,对双东工区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地震构造解释方法对该地区进行精确的地震解释,从而得到双东地区具体的地层构造解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维地震、可控震源地震等常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对长治盆地古城煤田村庄压覆下的中华——安昌地堑精细结构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物探技术特别是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举足轻重,也是综合性石油公司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生产的主要手段。总结了目前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深层地震勘探技术、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等石油物探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该文概述了煤矿地质灾害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勘探方法.煤矿地质灾害复杂多样,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构造(断层)、陷落柱、含水层(体)等异常体是不可忽视的灾害性地质异常体,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运用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三维地震勘探等综合物探技术能够在煤矿防治水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较准确地探测煤矿陷落柱、采空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