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的初始动因是为了资金使用的结构性调整,这与西方国家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解决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不足问题有很大不同。为发挥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建议改革存款准备金的结构;建立两级准备金制度;降低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水平;赋予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幅度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张含鹏 《西南金融》2008,(12):27-29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弱化态势,而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却调整运用频繁。本文拟在对世界范围内存款准备金制度弱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照我国现阶段国情,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发展变化趋势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外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军 《武汉金融》2007,51(5):27-28
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差异,以求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存款准备金是由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部分组成的。中国人民银行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实际上指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为了和习惯提法相吻合,我们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简称为存款准备金。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过程  纵观我国存款准备金的发展 ,共经历了“三次制度变革 ,六次比例调整” ,且时间周期各不相同 ,但调整的目的均是为了增强金融机构的资金自求平衡能力 ,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1.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三次变革。第一次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专门职能后 ,为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 ,平衡国家信贷收支 ,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要求各专业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比例、统一时间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第二次 ,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法定存款准备…  相似文献   

7.
刘高 《云南金融》2011,(6Z):14-14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美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始于18世纪的英国,以法律形式规定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始于美国。我国自八十年代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对货币供给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应对经济问题,这使得存款准备金制度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比较了中美存款准备金在功能、计提方式、调整方式及准备金付息制度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经历了应付存款支取和防范挤兑、货币政策重要工具及逐渐退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过程。自1984年建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创新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备金定向调控模式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实践和我国准备金调控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继续坚持准备金制度,不断进行准备金操作模式创新,提高准备金制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存款准备金业务管理存在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缴存制度是我国中央银行调控社会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工具和闸门之一,这项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直接关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最近,我们对某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检查,发现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从建立伊始,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历经三个阶段。回顾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变化的历史将给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整带来非常有益的启示。一、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历史分析美国当局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认识大约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即存款机构的支付和清算保证;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钱小安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情况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从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系时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当时按存款种类规定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的准备金率为20%,储蓄存款的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金融 机构存款准备金制度,这是中央银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的又一重大举措。那么,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经过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这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意味着什么?改革后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必须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2)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缴存办法;(4)存款准备金的批准动用等。  相似文献   

15.
刘士堂 《新金融》1998,(5):33-35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西方国家中 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它同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一起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本文根据西方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衍变过程总结出这些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状况以及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存款准备金制度创始于19世纪的美国。  相似文献   

16.
国外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经验 (一)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特点 在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作为影响银行信贷扩张的一个手段,美联储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来调节信用状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货币政策视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包含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需要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付息及其(付息时)利率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的确定和调整的一个整体。本文从这七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变的历史,认为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在货币政策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从货币政策角度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作用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是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之管见李祥麟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控手段。是法律所赋予中央银行在权力范围内,规定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吸收的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和其它存款、信托存款等,要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相似文献   

19.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而设置的准备金,由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和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二级银行的产物,最早起源于英国。它是指商业银行将存款的一部分以准备金的形式集中存放中央银行的一种金融调控制度。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