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我国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乡各类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而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垃圾分类处理意识的强弱和行为的能力。本文以我国浙江省H市部分城乡居民为调研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了解了该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藉此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周斌 《时代经贸》2013,(20):205-205,207
近年来,随着人我国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乡各类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不断增长。而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垃圾分类处理意识的强弱和行为的能力。本文以我国浙江省H市部分城乡居民为调研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了解了该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藉此为妥善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中,垃圾分类工作还主要停留在二次分拣阶段。文章以北京市为例,对部分居民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问卷调查,重点调查关于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自身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做法以及垃圾分类工作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居民在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最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介绍了我国农村垃圾排放现状、特点以及污染危害,通过分析目前垃圾分类处理不充分的原因,因地制宜提出基于农村循环经济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及运行管理模式,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科学性,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垃圾分类处理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源头,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论文基于陕、甘、冀三省598份农户调查数据,依托卢因行为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境认知、环境技能、经济激励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行为便利性的影响程度较小。据此提出:地方政府应加大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环境认知及技能,并有效利用激励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垃圾分类设施配备,为农户实施分类处理行为提供便利,进而推进中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为找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垃圾焚烧处理之路,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笔者对目前国内垃圾焚烧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垃圾焚烧处理问题的对策:正确认识垃圾焚烧处理、补偿垃圾焚烧项目周围居民、加强对垃圾焚烧的研究、推行垃圾分类、加强垃圾焚烧处理运行过程监管、规范垃圾焚烧项目运作、政府应取信于民、加强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和设备研发、统一规划。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常杪近期发表文章说,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工程,尤需全社会参与。垃圾回收利用的关键在于源头上人工分类。如果源头上人工分类做得不好,不彻底,会影响到后续处理,会使垃圾的资源化率大大降低,后续处理垃圾的成本大大提高。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多元化的分类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分类积极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垃圾分类由多元化转向一体化的时代已然来临。基于对江苏3个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以及上海试点的实地调研与比照分析,总结出多元化产生的原因,诸如“锦标赛”式的政策解读与扩散,“知行不一”的现象产生与演变,“二元化”的城乡建设与发展,“差异化”的分类机制构建与落实。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垃圾分类一体化的构成条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助力农村垃圾分类实现从多元化到一体化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9.
郑绍庆 《时代经贸》2013,(13):132-133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均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从而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前端的垃圾分类收集,大量可回收物混同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2000年,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八个试点城市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十多年时间的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0.
郑绍庆 《时代经贸》2013,(14):132-133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均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从而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前端的垃圾分类收集,大量可回收物混同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2000年,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八个试点城市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十多年时间的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1.
任静 《大陆桥视野》2016,(8):315-316
文章基于高校情况在校内实践以分类模式为基础的高校垃圾分类回收项目,通过对高校垃圾分类现状和高校学生环境意识行为的分析,针对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出可行性的分类模式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经验表明,传统的“自上而下”政策建构视角难以提升垃圾分类政策成效。为此,可以尝试从融合了“自上而下”视角的政策感知视角出发,探究如何改进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1 102份陕西省西安市调研数据,首先采用最小二乘和有序Probit模型检验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策感知的作用机制,之后运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法测度政策感知对垃圾分类行为形成的解释贡献率,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政策感知差异。研究基于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重新检验,发现主要结论具有稳健性。最后,研究给出了提升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效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垃圾源头分类、回收与处理上的研究,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田凤权  李建林 《时代经贸》2011,(10):163-163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垃圾源头分类、回收与处理上的研究,分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我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 2亿吨 ,每年还以 8%到 9%的速度增长 ,历年垃圾堆存量超过 6 0亿吨 ,全国 6 6 8个城市中有 2 0 0多个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处理垃圾 ,变废为宝 ,是科学家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垃圾自动分类全资源回收处理系统都市垃圾自动分类全资源回收处理系统是2 0 0 0年世界最新的环保专利技术 ,此系统发明者香港籍谢明明先生经过多年努力 ,在充分了解生活垃圾复杂性的基础上 ,成功研制了此套系统。它不但可将生活垃圾自动分类 ,还可将垃圾资源全部回收。本系统的优势是建造成本低、运行费用成本低 ,并可设置在城市周边或填埋…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联合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先在4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开展第一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工作,其他城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条件地开展强制分类工作。就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而言,一直在处理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但成本高昂,而且存在着巨大的环境风险。因此,从源头上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垃圾处理无害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19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相似文献   

18.
上海泓森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出低温裂解处理生活垃圾技术,依据这一技术建成了日处理100吨生活垃圾的生产示范装置,能够将城市生活垃圾裂解转化为液、固、气3种再生能源,既不消耗新的能源,也不产生新的污染。这套生物质热裂解转化生产示范装置,除了大块无机类垃圾需预先捡出外,所有有机类垃圾无需分类,都可直接处理。开机后,装置进入连续生产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不能忽视农村的节能减排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研资料显示,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村的能源节约及水资源利用存在严重问题,农村太阳能的使用还有很大空间。因此,农村的节能减排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要通过政策支持,扶持联户沼气的发展;通过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构建农业生产废弃物分类回收激励机制;对合理处理、利用养殖业禽畜粪便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杨海民  綦红 《生产力研究》2012,(2):131-132,182
城市生活垃圾物流收集系统的配送环节主要由环卫工人完成。在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的垃圾配送活动需要环卫工人职责创新与工作流程变革,从而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