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丽冰 《经济》2013,(5):10-12
今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施行5周年。5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如何,未来的调解仲裁工作重点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经济》记者走进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对副司长李小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施行5周年。5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调解仲裁服务能力如何。未来的调解仲裁工作重点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经济》记者走进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对副司长李小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争议由于具有很强的公共政策性而在传统上一直被排除在可仲裁范围之外,因为一旦涉及公共政策,争议便不可仲裁.但事实上,此类争议中含有部分涉及公共政策的可仲裁的争议.从实然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法律及国内外实践中对这类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和态度,可知这类争议的可仲裁性依然可行.  相似文献   

4.
白彦民  周文芳  单翀飞 《经济论坛》2006,(3):132-132,140
一、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渐露弊端 1.劳动争议仲裁的涵义。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委员会依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以第三者的身分就争议事实与责任居中进行调解或做出裁决。劳动争议仲裁体制作为诉讼前的法定必经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崔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188-190
人事争议仲裁作为一种既不同于司法又有别于行政的准司法行为,在化解人事纠纷、平息人事争端、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方面,有着非常特别、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的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目标和职能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高远  廖强 《时代经贸》2011,(22):77-78
各国的仲裁立法和司法实践,部分国家已将反垄断争议纳入到了仲裁范围事项之中。本文从可仲裁性理论着手,分析欧美反垄断仲裁实践,结合我国反垄断发展,认为我国有必要构建反垄断争议的仲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仲裁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有其特殊地位,这要求它必须贯彻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原则。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首先应该扩大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把因利益争议而产生的纠纷纳入到仲裁的受理范围中来;其次,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应当摆脱行政化的色彩,实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的“三方代表性”;最后,在劳动争议仲裁人员的选拔和任命方面应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选拔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我国现阶段频发的劳动争议,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经济前沿》2008,(2):I0003-I0004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党组的领导下,我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要求,坚持“公正、公平、依法、稳妥”的仲裁理念,遵循实体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的发展方向,不断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劳动仲裁在劳动保障维权和化解社会纠纷的功能,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黎利 《经济前沿》2004,(9):i006-i007
在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院2001年11月成立之前的7年时间里,深圳劳动仲裁案件数量增长了108倍,2001年达到16416宗,约占全国劳动争议案件的10%。而同期深圳专职仲裁员人数只占全国的十万分之三,案多人少,矛盾十分尖锐,造成积案。巨量的案件及其随之而来的每年案件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周杏梅 《经济师》2008,(10):86-87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合法、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重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应当在现代司法为民和公正效率理念指引下,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双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来审理劳动案件;对现行法律程序进行合理调整和完善;扩大劳动争议仲裁范围;完善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晓红 《经济师》2011,(5):80-81
"一调一裁两审,仲裁前置、诉讼终局"作为我国当前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制度,曾为解决劳动纠纷、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纠纷的不断增加,以及劳动纠纷产生原因越来越复杂,此种处理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不能起到及时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有时还成为一种障碍。因此,完善和重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之一。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作出了一定的变革,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总体上是比较盲目的,制度建设缺乏针对性的缜密安排。现行的处理机制仅能处理现实中发生的劳动争议的一小部分,劳动仲裁制度存在不足。应通过实现劳动仲裁社会化,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完善劳动争议的时效制度,建立集体法判制度,健全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机制,实现对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丁虹  江雪梅 《经济论坛》2005,(19):131-132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简称仲裁时效),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不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而丧失请求劳动争议机构保护其权利实现之权利的制度。(王全兴主编:《劳动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29页。)1995年的《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1993年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3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4.
一、特区设立专门仲裁机构的必要性仲裁又称公断(Arbitration),即双方当事人根据协议自愿将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付第三者(仲裁人)进行裁决,裁决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它是解决各种争议的一种法律方式。目前,仲裁制度适用于解决国家间争端、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贸易争议和对外经济贸易、海事方面争议等三个不同的领域。在对外贸易和海事即国际商事方面运用仲裁方法解决当事人之间所发生的争议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仲裁作为解决国际经济贸易争议的一种常用方法,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规则逐渐完备,成了国际间解决经济贸易争议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争议的发展变化与劳动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的数量及成功处理争议数量逐年减少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先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不成,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选择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6.
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发 生后……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便从法律上将长期以来处理劳动争议的体制确立下来,即一裁两审,仲裁为诉讼的前置程序。这种体制在我国的实践中的确发挥过相当大的作用,为确保劳动争议合法、公正的处理提供了较全面的条件,特别是在企业固定工占大多数,诉讼主体以国有、集体性质为主,通过仲裁便可使95%以上的争议得到解决。因此,在只有极少争议要诉至法院的情况下,一裁两市体制本身的缺陷难以显现出来。但是随着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17.
在劳动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是一现实亟需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财产保全制度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现行适用尴尬及障碍进行剖析,阐明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的必要性,并进而提出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确立财产保全机制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下的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必须围绕实践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心得,就如何推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朱伟伟 《时代经贸》2012,(22):238-238
建设和谐校园,维护教工权益是当前高校工会的任务,要求高校工会在维护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上海海洋大学工会在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的研究,进而提出了完善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维护教工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仲裁(Arbitration)又称公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仲裁是指“争议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作出决定”。仲裁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远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城邦国之间即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争议。我国的仲裁制度,是改革开放之后恢复和建立起来的,继恢复对外贸易仲裁、海事仲裁之后,又先后开展了诸如经济合同、技术合同、房地产争议、消费纠纷、版权纠纷仲裁等等。虽然这些仲裁机构的设立,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仲裁实践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其不足之处。笔者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