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赛前的心理状态。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状态可 分为应激水平低、过度应激、最佳应激三类。加强赛前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高校女子篮球赛前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加量阶段、强化阶段、调整阶段;同时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前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其中包括赛前情绪的控制,技、战术水平的准备,身体机能和一般性事务的准备。运动员赛前情绪的控制,实质上就是平时的心理训练水平。在技战术水平、身体机能和一般性事务不变的情况下,影响比赛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赛前情绪的控制。在田径比赛中,往往会因运动员的细微情绪波动而影响比赛的最终成绩,因此,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赛前情绪控制的心理训练是提高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跳水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是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潜力最大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广西跳水运动员训练的实际经验,提出四点思路:分析诊断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加强运动员情绪控制能力的心理辅导;有效克服运动员心理疲劳和焦虑心理;心理辅导与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自信心等内容。它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生化过程,引起生理上的改变。反之,生理生化过程也可以影响心理活动。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综合分析法从运动员的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心理训练和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球新赛制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每场比赛的胜负已远远不只是技术战术的比拼,更重要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因此,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训练便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通过体育运动不仅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心理素质。本探讨了在蓝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赛后运动动机研究是运动员赛后心理调节与训练工作的重要方面。抽取166名高水平运动员,采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进行自我评定,以此间接考察运动员赛后运动表现评价的自我验证动机的特点及其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归因方式、高训练年限运动员对于“团结”因子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验证动机,二级运动员、前5名运动成绩的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因子的自我验证水平较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自我验证动机水平影响着比赛满意感、心境状态和心理疲劳。针对不同群体运动员自我验证动机特点进行合理调控,有助于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的稳定,可以使运动员超长发挥技术战术水平;反之,由于心理素质不稳定,往往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失常。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十分重视心理教育。管子认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有助于我们的健康,即所谓“修心正形”。孟子作出了“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的判断,确信人们要有所作为和取得成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还谈到“存心养性”重要,我们应存心养性,但不幸的是,“人心皆有害”,所以人心特别需要营养,需要护理。以这一思想作基础,我国不少思想家呼吁“存心养性”(孟子)、“修心保性”(李翱)和“正心养性”(程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重视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是领导活动的基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领导者需要加强心理建设。行为训练法是锻造领导者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行为训练法借鉴心理学、行为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以领导者的行为参与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提升领导者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心理训练在竞技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体育专家们的极大关注。从各种国际大赛上常常可以看到,运动员们不仅仅是技能。技术、战术上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而心理因素往往是取胜的关键。通过心理训练充分挖掘运动员自身内在潜力,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进入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而学校体育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学校体育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运动基础、心理状态来因材施教,达到体育课的预定目的呢?许多资料表明,青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刘雪梅 《企业家天地》2009,(11):149-14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具体、有效地心理训练方法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消除其运动员的疲劳,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提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的稳定性,以取得良好得成绩。  相似文献   

14.
在篮球比赛中,胜负关键的一点取决于投篮的命中率,然而投篮命中率则取决于出色的技术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运动员在具备投篮技术的情况下,总要承受长时间的各种心理刺激,从而影响到投篮的命中率。因此,只有在比赛中合理而积极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运动潜力,提高投篮命中率。  相似文献   

15.
翟红敏  高岩 《企业家天地》2013,(10):117-117
高职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影响着择业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促进顺利就业,使他们在择业后迅速适应职业环境,更好地达到学校与社会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如今,体育运动比赛不再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一项高度商品化、职业化的体育产业。体育赛事已不仅仅是运动员体能、技战术和心理素质等的竞争,而且是各个单位经济实力的竞争。河南职业俱乐部组织管理日趋完善,经营形式渐成规模,观众、球迷的消费心理逐渐成熟,消费特征渐趋理性和规律化,河南体育赛事产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7.
篮球比赛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因比赛的性质、动机和战况的形势变化不断地变化,球队的整体技术水平是球队在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基础,但是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有时甚至是与对手心理的较量。比赛中运动员心理方面压力很大,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何将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独特群体,有着自身专业心理特征,本文分析了医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提出如何因材施教,提高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保证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内容、类型、模式、特点,以及人际交往的观念和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高校应通过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并对学生社团和非正式群体正确引导,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调整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和谐亲近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