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10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许多中概股企业纷纷选择私有化退市,并尝试回归A股,一度掀起了私有化风潮.本文针对中概股公司私有化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这一行为,基于如家酒店私有化案例,深入分析其私有化回归A股的路径方案,剖析其回归方案设计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风险,为其他中概股公司选择私有化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提供启示,同时为我国监管部门进一步借鉴经验,完善相关资本市场监管机制,引导优质海外上市公司回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思勤  曾乔 《中国市场》2013,(23):55-58
在分析和列举过去一段时间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现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造成中概股退市是由于二级市场低迷,海外上市公司布局股权吞吐、利用退市机会完成业务与战略结构调整,转板国内市场实现资本溢价等原因。指出中概股私有化如火如荼,虽然也有成功案例,但短期私有化退市后转板A股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并可能存在较大的隐形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我国公司想要在海外上市变得更为艰难,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又遭遇到了企业价值被低估、被做空机构恶意做空、中美双方监管规定的差异等种种考验。出于融资和发展等需求,私有化退市成为其不错的选择。文章以新浪公司为例,对于其私有化退市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经验,对中概股公司的私有化退市动因以及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于想要上市的公司是否应选择在海外上市或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是否应选择私有化退市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传涛 《创业家》2012,(11):18-18
刚刚过去的10月,是中概股私有化的一个小高峰。 继9月底,七天连锁酒店集团宣布启动私有化后,国庆长假后的一周,就有绿润集团、永业国际、九城关贸、胜达包装四家企业提出私有化。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仅在美国资本市场,约有20家中概股公司提出私有化退市。  相似文献   

5.
境外上市的中概股大多股价低迷,于是盛大网络、小肥羊等知名中概股企业纷纷通过私有化退市回归A股。本文分析了中国概念股在美所面临的困境,研究其私有化退市路径以及面临的风险,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China     
资本告别纳斯达克?继盛大、阿里巴巴、分众等大牌上市公司纷纷退市私有化后,最近媒体又爆出"搜狐可能选择私有化"和"九城或将启动私有化"的消息。由于股价低迷,不少中国公司正在撤离美国交易所。据《巴伦周刊》报道,去年有25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宣布会退市。2011年,其中16家披露了退市计划。而在2010年,有退市计划的公司仅有6家。《福布斯》指出,目前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态度正在转变,而中国公司已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资本市场曾经使中概股荣极一时,但上市后业绩低迷、价值低估、信息造假等原因,很多中概股又面临退市的压力。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中概股回归的再度关注,以及政策层面的回暖,越来越多中概股筹备私有化并回归A股市场以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中概股回归也具有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活跃企业创新创业能力,让国内投资者分享企业发展红利等诸多经济与社会效益,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以分众传媒回归A股为例,对该公司回归A股市场过程进行案例分析。据此,对中概股回归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概股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以及对中概股及A股市场行业市盈率比较,可以发现做空机构的打压与SEC的介入调查,使得中概股的辉煌已不再,中概股正面临着空前的窘境。信任危机、价值严重被低估、筹资成本提高、审计费用不断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了私有化,而曾经在中概股上市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PE的目标也从IPO转战私有化进程,以期从中谋利。中概股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严重,面对投资者信心的低迷,绩优的中概股纷纷退市,而许多绩优的中概股,也具备了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的条件,以退为进,回归A股市场或港股市场,是许多中概股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自1994年,国际风险投资潜人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大地悄然掀起一股追逐资本的浪潮,大小企业竞相"朝圣"。殊不知,从最初的疯狂上市到如今的黯然退市,中国企业的问题显而易见,但国际风投给中国企业布下的局,着实令人惊心。一如马云所说:"为何短期内允许这么多不合格的中国公司密集性上市?"并且全由美国经纪商、投行和审计公司担保推荐。据《福布斯》统计,2010年,在美十大最差风投支持的IPO中,竟然有6家中国公司。2011年后,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严重水土不服,诚信出现危机,多家企业股价暴跌、破发、摘牌、起诉。一时间,中国概念股纷纷退出美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研究了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问题,通过巨人网络私有化退市又再次借壳上市,以此来研究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动因以及带来的退市效应。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智联招聘、酷6传媒、聚美优品先后宣布私有化方案。特别是聚美优品不到IPO价格32%的私有化方案引起广泛质疑。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掀起了新一轮的私有化浪潮,从21世纪初,中国企业争相涌入海外市场融资,到现在的纷纷海归回国,这一切究竟为什么,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从筹资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近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与退市的原因,研究中国企业筹资现状,以期为改善中国筹资环境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海外上市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市场份额,而退市则会使企业失去重要融资来源.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退市现象频发,致使国外资本市场对我国企业的信任度大幅降低.由此,本文将保兰德集团从德国退市这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介绍案情简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保兰德集团从德国退市的原因.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几点启示,以期为我国其他企业选择海外上市或退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自2017年首家门店落地,瑞幸咖啡以迅雷之势在中国扩张开来,然而与之迅猛发展相对应的是其迅速没落。2020年2月,浑水的做空报告一出,瑞幸的股价开始一路跳水,直到退市。借助资本力量迅速登上巅峰的这支传奇中概股,最终只得昙花一现的结局。近十年来,中概股已然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包括瑞幸咖啡在内的中概股频繁遭到做空、爆出丑闻,背后的根本原因引人深思。文章从做空机制入手,结合浑水做空瑞幸咖啡的实际案例回顾及理论分析,为中概股公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运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备受瞩目的中国互联网著名公司奇虎360在2016年完成私有化从美国退市后,于2017年12月29日通过借壳江南嘉捷成功实现在A股整体上市。本文解析了奇虎360A股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借壳上市方案,然后用事件研究法得出由此产生的市场价值效应。结果此次事件带来了正向的市场价值效应,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13,(5):214-215
浑水等外资研究机构引发的中概股做空风暴,令中概股信用危机一触即发。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中概股私有化浪潮方兴未艾。未来,选择退市的中概股大佬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投资者面前,恐怕才是这出私有化大戏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
陈永谦 《新财富》2014,(10):20-21
阿里巴巴强势登陆纽交所,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的互联网公司。这是否会再次掀起中概股海外上市热潮?高发行价、巨额融资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中概股在国外资本市场话语权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乘改革开放大势,中国企业迈开赴海外上市的步伐,开始了直接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业务的进程。目前这一举动不仅正吸引着国内企业界的注意力,而且也得到世界各著名金融机构的特殊照顾,正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基础是 B 股的发行,从1991年底上海发行第一只 B 股到1994年底,中国境内有53家企业发行 B 股,共38亿股,筹集资本约18亿美元,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资本接轨的第一阶段。但由于中国证券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各种设施尚不完备,国际资本对此知之甚少,缺乏交流,因而影响了 B 股市场的发展。于是,需要一种更直接的形式与国际资本市场建立联系,这便是中国企业到海外主要资本市场直接上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8)
从2010年开始,国际做空机构就将触角伸向了中概股,在尝到甜头后,近几年来更是频繁的狙击中国企业,大有借打假之名而造假之势,使得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处境愈发恶劣,不可否认,中国企业自身存在一定问题给做空机构可趁之机,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资本逐利的大氛围下,一些做空机构恶意做空,中概股损失惨重,我国资本市场遭受巨大损失。本文拟通过对近期天合化工遭受Anonymous做空的事件进行研究,探讨应对国际机构投资者做空中概股时我国企业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以更好的促进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排队上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是屡见不鲜的现象。然而,随着资本市场得发展,上市公司私有化现象也逐渐出现。截至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并购私有化案例11起,且全部发生在两个“国字号”巨头企业身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均为国资委所属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私有化退市,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是个很陌生的话题,中国石化在这样的前提下充当了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先驱角色。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中国石化做出这样的抉择?本文通过对中国石化私有化旗下四家上市公司的报表数据的研究,分析财务性动因可能性和经营性动因的可能性,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出现了"中概股回归潮"现象,对于中国企业为何频赴境外上市又为何重回A股市场,是值得一级、二级市场关注的话题。首先探索中概股纷纷赴美上市的原因,以2018年2月奇虎360正式回归A股为例,举例分析讨论中概股回归A股的原因,最后就其借壳回归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中概互联网企业提供回归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