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家族企业:权杖交给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对第一代富豪尚不知如何看待是好的国人,突然发现社会上又冒出来一批"富豪二代". 很自然,仅靠继承财产而轻松富有,并且顺畅接过父辈手中权杖的人,肯定很快就会进入人们的视线.李海仓之子李兆会已出任海鑫集团"掌门";鲁冠球之子鲁鼎伟,已出任万向总经理;刘永好之女刘畅,已出现在民生银行和金鹰成长基金的股东名单中:左宗申之女左颖,已居ST宗动第一大股东之位,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相似文献   

2.
蓝段子     
<正>名利场"富二代"也值得同情中国的富二代渐渐成长起来,其中很多也踏入商圈,他们会不会是败家子?他们能否超越父辈?"富二代"值得同情传闻中的富二代是什么样儿?此话题让人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穷人对富人的想象:想吃红糖就吃红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内富豪越来越多,"富二代"也越来越多,而随着"富二代"飙车事件、"政府出资培养"等问题的出现,有关"富二代"的培养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富二代"的培养问题真的是个难解的方程吗?因工作原因,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企业家年会。出席这次年会的都是身价不菲的国内知名企业家,大家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当话题转到对接班人的培养及子女教育方面时,这些大老板都对在国内食品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民营企业家王老板推崇备至。王老板的儿子今年才15岁,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惊人的潜力。以下是他对儿子的教育心得——  相似文献   

4.
房车 对于中国人来说,"房车"似乎已不再陌生."房车"已经作为一种新锐产品在涌入我们的消费市场,可国人并未弄懂"房车"的真谛. 尽管中国已经有汽车厂家生产的"房车"上市,2004年的"五一",许多广东人都开着自己的、或租来的"房车"外出旅游,可那不过是部豪华的旅游车,那不过是件属于富人的奢侈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工薪们的"房车".而工薪消费才是真正的、最强大的消费.  相似文献   

5.
背负着父辈的荣耀,特立而独行;20年来,她令国际巨头生畏王雪红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她父亲是台湾著名的"经营之神"一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但是,她又是一位别样的"富二代",背负着父辈的荣耀,特立而独行。2011年6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王雪红与丈夫陈文琦以68亿美元的净资产打败上一年  相似文献   

6.
眼下,"富二代"正成为人们嘱目的焦点、议论的热点.作为"富二代"的一员,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总裁孙翀以其不贪图安逸享受,矢志开拓,锐意进取的品性及出类拔萃的业绩,为"富二代"树起了耀眼的标杆.  相似文献   

7.
从“飙车炫富”到“接班创业”,“富二代”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争议的焦点,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子承父业是天经地义,“富二代”从一出生就被打上了“继承”的烙印。并且他们接班之后每年至少要保证创造20万亿元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在读《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之前,对于费孝通先生,我多少了解了一些片断,依稀记得《小城镇,大问题》,也敬佩人文泰斗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甚至我还买了《乡土中国》以备读,但对于费老的印象,总体上则是不明觉厉的感觉。《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映入眼帘的时候,"中国人的自觉"率先触动了我,这一立题很贴当下中国的脉搏,而"中国文化的自觉"的倡  相似文献   

9.
<老子>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道"的本质内涵则为"自然",是为"道法自然";而"自然"乃是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由于"道法自然"的命题最终归结为"人法自然",故"自然"的理念实为<老子>哲学的主体性价值原则,透露出对人之主体性的重视与强调.  相似文献   

10.
我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富人,天天都看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者守在路边,但他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不慈善,缺乏怜悯之心.富人却说,我这恰是慈善.他身强力壮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就要饭,他越是要得着,就越不想去劳动.邻人摇头说,富人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要是有了路自然会去谋生.富人说,如若不信咱试试看.第二天他给了那个要饭的三百元钱,并对他说:"我最初就是三百元钱做小生意起家,走上致富之路的,现在同样给你这么多钱,你趁着年轻去干点什么吧,以后别乞讨了."那要饭的满口应诺,此后半个月再没见他的身影,邻人都以为富人这钱给对了.谁知不久,那要饭的把钱花完又回来了,依然向路人伸出乞讨之手.  相似文献   

11.
今年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富豪中,共出现16位女性富人,比去年减少了6位。其中,碧桂园的杨惠妍以329亿元的财富取代龙湖地产吴亚军,成为今年的女首富,而  相似文献   

12.
一代一事业     
"富二代"通过独立创业培养了必要的企业家能力,并形成代际之间"1+1>2"的协同效应最近两年,国内出现了一个新词"创二代"。与"富二代"的种种消极现象相比,"创二代"们不满足于父辈的财富光环,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安排进入企业——老早就作为储君等待接班;也不在社会上炫富飚车,而是在一个与家族事业几乎无关、在接受最少财务支持的背景下进行创业。甚至,他们的创业领域与家族的成功事业"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13.
走在许多城市的街头,你在不经意间总能看到"温州发廊"这样的店面。不知不觉间,温州发廊已开遍了全国许多大中城市。我们在熟视无睹之后,应该反思,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温州发廊"现象在向我们诠释些什么? 20年前的温州没有富人,都是穷人。20年后的今天,温州人的富有国人皆知,温州人强烈的经商意识与精明的经营头脑让许多中国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4.
伯乐善相马。有一邻居与伯乐相处甚好,其子成年后,遂求伯乐收为徒弟。伯乐应允,但在教授时却只教其相驽马,即一些只能拉车耕地的普通马。村里有一富人也有一子,也来求伯乐学相马。因这富人平日狡诈贪婪,伯乐对其厌恶,但碍于乡亲情面,不得已收其子为徒,而后只授其子相千里马之术。先前那位邻居见状大为不解,于是问伯乐:你我相交甚好,怎么只教我子一些普通的相马本领,而你与那富人交恶,却教其子相千里马的绝技,为何?  相似文献   

15.
反思焦虑     
焦虑,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且有日渐加深的趋势。调查显示,相比五年前,47.8%的人"更焦虑了"。中国人的焦虑从何而来?如何消除日益加深的社会焦虑?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新书《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正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全书以"正视社会不公"开篇,细说"蜗居"在中国、反思"穷人为什么受穷"和"富人如何为富",为"消除贫富分化"开出药方,期待社会"走向社会公正",在"反思人民利益"的基础上"重申市场理念"、"展望未来的世界"。姑且不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前一段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日本学者手岛佑郎的观点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17.
一个文明社会的共识应该是:穷人肯努力就不会越来越穷,富人不上进也不会越来越富。在描写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中,英雄人物出场时,作者都会在其名字前冠之以某某之子。譬如,阿喀琉斯是珀佩琉斯之子,阿伽门农则是阿特柔斯之子。以英雄的父辈冠名,并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代表一种荣耀。它背后的潜台词是:人不能玷污父辈的名誉。  相似文献   

18.
欣骅 《企业文化》2005,(1):61-61
中国有句古话说:"富不过三代"。 而近几年中国出现的富人"富命比秦始 皇的霸业还短"。这些"出事"的富人大 致可以分为八个类型: 第一类是"赖昌星"类,胆大妄为又 有权 赖昌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走 私案的直接策划和指挥者。这类富人致 富手段除了胆大妄为以外,还有一条就 是手中要有权力。这类富人如果不是东 窗事发,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聚集了多 少财富!  相似文献   

19.
NO.20宗馥莉宏胜饮料集团总裁最终得分:3.118"我从来没有交过男朋友。"一句吐槽,已过而立之年却尚未婚嫁的首富之女宗馥莉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宗馥莉在娃哈哈内部被称为"公主",其行事风格与宗庆后迥异,却继承了父亲"工作狂"的特质,凡事注重效率和规则。自2005年留学归国加入娃哈哈后,"让娃哈哈不再只是一个中国品牌"就成了她的奋斗目标。接管娃哈哈海外进出口业务,给了她为娃哈哈开辟国  相似文献   

20.
毛笔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在"文房四宝"中,笔排在首位。对于毛笔,中国人有种特殊的感情,那绝不仅仅是支笔,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苏轼曾赋诗《咏毛笔》:一枝旧竹映春秋,未敢试锋已白头。才得些些香墨意,豪情待把大千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