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华 《改革与开放》2013,(19):48-49
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入手,分析了某些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应对方面存在乱扣帽子和丧失原则等误区,进而提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应该以预防为主,结合以人为本、信息公开、利益协调、依法处置等原则,从而提高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入手,分析了某些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应对方面存在乱扣帽子和丧失原则等误区,进而提出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应该以预防为主,结合以人为本、信息公开、利益协调、依法处置等原则,从而提高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3.
梅中玲 《魅力中国》2009,(19):45-46
派出所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派出所应根据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相关规定及公安机关的职能,树立"防范是基础、处置是关键、善后是保障"的观念,科学应对群体性事件,并建立相应的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群体生事件频发,部分组织处置事件的地方政府,由于缺乏对诱发事件原因的深刻认识,常常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出现处置原则把握不准,方法与步骤使用不当,严重影响了事件的有效处置.为了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尽量减少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现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入手,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原则、方法与步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作为改革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集中反映的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直接折射出我国地方政府在基层管理中的缺陷,如何有效消除地方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实现信息公开的障碍,发挥行政信息公开对消除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作用 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诱因透析及处置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高 《理论观察》2007,(4):39-41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和社会变革进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当前群体性事件突发的诱因集中于经济利益失调、社会心态失衡、管理工作失责、处置方法失当等方面。因此,应以先进性明确执政理念、加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构建社会稳定预警机制、果断稳妥的策略及方法等方面的处置路径,将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初动状态,把事件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赵璐 《改革与开放》2013,(12):100-10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主动预防、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政府在内的各级公共管理机构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已有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应对,从而对相关学科和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这种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于理解和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华 《黑河学刊》2011,(5):153-155
群体性事件作为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因、类型、社会心态和心理机制、防范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正确认识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以福州大学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置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福州大学城为例,概括了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构建预防和处置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特征,即去个性化,逆反心理,盲目从众,宣泄情绪,认同感.据此,探讨了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加强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