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结合2017—2022年秦皇岛市近岸海域及入海河流的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近岸海域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的浓度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入海河流输入海域污染物总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秦皇岛市近岸海域水质总体逐年好转,与2017年相比,2022年近岸海域COD、活性磷酸盐及无机氮浓度分别下降43.8%、56.2%和45.1%;冬春季水质明显优于夏秋季;自山海关区往北戴河区方向,海域水质总体逐渐好转;离海岸线垂直距离越远,水质越好;污染因子COD、活性磷酸盐及无机氮在河、海间具有强相关性,Spearman秩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43,表明近岸海域水质主要受入海河流的影响,河流输入是陆源污染入海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洪泽湖水质现状评价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06-2011年洪泽湖各监测站位所取得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洪泽湖水质现状、年度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洪泽湖水质中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以及主要污染物在敞水区、养殖区、出入湖口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控制洪泽湖水质污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35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近3年运行数据为基础,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进水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布特征、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中COD_(Cr)、BOD_5、NH_3-N、TN和TP浓度均呈正偏态分布。进水多数可生化性较好,有机物和氮、磷含量多数可满足生物除磷和微生物生长对氮、磷的需求,但多数情况下反硝化碳源不足。进水主要水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一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方安兴 《宁波通讯》2013,(14):31-31
象山港区域是一个环境十分敏感的区域,根据近几年监测结果,象山港近岸海域无机氮、无机磷超四类海水标准(我国海水水质共分为四类,从一至四类逐次降低),海域水体重度富营养化(营养程度最高的)。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港湾内外海水交换缓慢,港湾西半部与西沪港的海产网箱养殖与陆源排污影响。排入象山港海域的污染源主要有三类:水  相似文献   

5.
以2019—2020年龙凤河5个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为基础,文章选取5个水质指标进行因子特征分析,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龙凤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结果表明,龙凤河水质类别为Ⅴ类,主要限制因子为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表明,龙凤河水质为中污染,丰水期水质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和总磷(TP)。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介绍了脉冲布水-水解酸化池联合厌氧好氧(A/O)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运行情况,重点研究了脉冲布水后,对水解酸化池及其后续出水水质的影响。通过分析COD、BOD_5、氨氮、总磷、硝态氮、硫酸根和硫离子等研究该设备对石化废水的去除效果和变化规律,获得了较优的运行参数。工程运行期间,水质数据表明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指标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要求。  相似文献   

7.
厌氧生物滤池(AF)和曝气生物滤池(BAF)均属于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可以实现脱氮除磷。改造前,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两级生物滤池(AF+BAF)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冬季水温低至10℃左右,进水氨氮浓度超过60 mg/L,原工艺出水总氮浓度在20 mg/L以上,不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要求。本次改造采用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池(A2O)+竖流式沉淀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的组合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三娘湾海水水质状况,人们于2017年在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活动区域布设12个站点,开展了8个航次的调查监测。结果显示,该海域水质状况良好,污染物浓度呈现远岸低、岸边高和西边低、东边高的分布趋势。无机氮是影响三娘湾海域富营养化的一大因素,主要来源于海水养殖、生活污水以及河流输入,最后,本研究提出相关保护措施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9—2022年广州市河流水质调查,本文重点分析广州市河宽5 m以上的河流水质状况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2年,1 223条河流中,劣Ⅴ类比例相比2019年大幅下降21.9个百分点,优良比例上升9.6个百分点;氨氮(NH3-N)和总磷(TP)平均浓度较2019年分别下降52.3个百分点和41.1个百分点,主要定类指标由NH3-N转变为溶解氧(DO);广州市北部区域水质较好,中心城区和西部区域水质较差。本研究可以为“十四五”时期广州市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城市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对小流域水质的影响,本文选取Q江流域A县城区和工业园区段为研究对象,以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为评价对象,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Q江10个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水污染物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在整个研究河段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工业园区后,水质迅速恶化。针对水质污染特征,笔者分析了城市和工业聚集区对小流域水质的影响,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和水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秦淮河(玄武段)逸仙桥断面属于水质考核市控断面,当前水质为劣Ⅴ类,2020年目标为Ⅴ类。本文通过周边水系调查、污染源强解析的途径,分析出逸仙桥断面水质超标主要原因为雨污分流尚未全部完成,玄武湖补水不足、内源和降雨径流污染,并进行污染源削减和生态补水水质达标方案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为地方环保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这对改善秦淮河流域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设计采用水解酸化+MBR工艺处理食品废水,介绍了MBR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优点及系统运行调试方法。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食品废水效果好,处理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相似文献   

13.
宁波某工业园为应对外排废水指标提升,对外排总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废水水质分析和实验室模拟,其确定了工艺路线,自主设计出生物脱氮深度处理系统。笔者详细介绍该生化脱氮系统的设计理念、工艺路线等,并根据前期运行经验对生物脱氮系统的日常运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运行要点和日常控制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理查得·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在他们合著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七“S”要素,即:战略(strategy)、组织(structure)、制度(style)、人员(staff)、技能(skills)、作风(style)和最高目标(superord-inate goals)。由于这七个要素的英语字头都是“S”,所以作者将其称为七“S”要素‘也称“7—S”模型。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要素可以规定得多于或少于这七个要素。作者通过日美企业经营管理的比较,对七“S”要素作了深刻的分析后指出:前三个要素是硬性的“S”,是日本从美国学来的,日美两国的企业都很重视;后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5.
富营养化是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文章基于灌河邻近海域2016年秋季海水水质的调查数据,研究该海域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分析营养盐构成特点,评价其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呈现西部低、东部高的分布特征.硝酸盐氮是无机氮的主要构成成分,氮磷比值低于春季,表明秋季受磷限制程度小于春季....  相似文献   

16.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的重点问题。就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来看,国内外文献主要从贸易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以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如何共同作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资本产出弹性详细探讨的基础上,根据索洛余值核算分析了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改革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基于1978~2004年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经济差异主要来源于要素积累而并非全要素生产率,前者的贡献份额大约是后者的3倍。不过本文结果也表明,1990年以后要素投入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正在快速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持续提高,将成为今后地区差距的关键性决定因素。此外本文还指出,彭国华(2005)和李静等(2006)采用的核算方法和资本弹性设定都不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从而高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小秦岭金矿区内选矿厂尾渣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尾渣堆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有机质、全氮等主要养分指标的含量特征,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有机质含量分布在10.8~18.2g·kg~(-1)之间,全氮含量分布于0.02~0.98g·kg~(-1)之间,土壤pH呈弱碱性,含量为7.48~8.17,重金属Cu、Zn、Cd等元素含量严重超标。土壤有机质含量与Ni、As显著正相关,土壤全氮与Cu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Ni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土壤有机质、全氮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张幼文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最终以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的形式结题,专著名为《要素收益与贸易强国道路》。封底的六个关键词(要素流动、要素引进、要素聚集、要素收益、要素升级、要素培养)概括了著作的主要内容和贸易强国道路的内涵。本书研究主题宏大,覆盖内容广博,关涉贸易领域的各个层次和维度。从研究意义看,张老师领衔的本项研究有大量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指向含义。囿于篇幅,本人拣选三点述之。目的是阐述本  相似文献   

20.
李宗林 《魅力中国》2009,(20):110-111
一、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污水处理工艺有很多,无论是普通活性污泥工艺还是SBR工艺,都具有生物脱氮和除磷功能,特别是S8RI艺除磷脱氮效果更佳,因此越来越被广泛采用。当然,对某一项具体的污水处理工程,重要根据受纳污水水质特征、水量、水温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