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10年来,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步伐不断加快。表现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种类的多样性及地区分布的广泛性,即“不仅引进了外国银行,还引进了外资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不仅经济特区引进了外资金融机构,而且一些沿海开放城市也引进了外资金融机构。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较好地配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大力吸收外资的发展需要。但在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在贷款运行中的差异情况,剖析了其中的原因。文章提出,中外资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争夺已日趋激烈,要密切关注外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适时转变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战略,平衡调控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尽快完善中资金融机构信贷审批和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3.
彭发  恩科  竹青 《银行家》2002,(2):46-47
从1982年1月18日南洋商业银行入驻深圳起,深圳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已20年了.20年来,深圳经济持续增长和金融业蓬勃发展,外资银行功不可没.2002年1月18日,在深圳举办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2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记者趁机采访了新加坡最大的银行集团--大华银行集团中国区主管梁宝吉先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引进外资银行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截至1992年6月,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达49家,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在深圳、上海、厦门、海口、珠海、汕头等6个沿海城市开设分行办理现代银行业务,此外还开设220个常驻代表处。引进现代外资银行,有利于较  相似文献   

5.
浅析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问题张瑞荣我国于1979年开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已初具规模。然而,我国外资银行经营业务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其核心问题是业务币种单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特别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我国...  相似文献   

6.
关于在华注册外资银行引进和监管的政策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和监管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外资金融机构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它们在我国引进外资、引进金融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在具体分析引进外资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弊病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共赢;防止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我国经济命脉、防止"洋腐败"泛滥、防止跨国公司违规污染环境;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要吸取广国投破产倒闭的教训,必须要十分审慎有效地利用外资、严控我国优质企业到境外上市等问题提出了十一条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殷兴山 《上海金融》2001,(10):27-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银行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了对外资银行的立法框架和监管体系。一方面,制定了有关专门的法规规章,相继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件》及其它实施细则、《在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暂行管理规定》、《外国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等,使监管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引进外资银行的现状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放开,黑龙江省的金融市场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外资金融机构的关注。加大力度推进黑龙江省与外资银行的金融合作,对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邯 《银行家》2004,(12):36-40
上海的优势 《银行家》:目前进入上海的外资银行是最多的,您认为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王华庆: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可以说,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外国政府及金融机构贷款已成为当前我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方式。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是湖北省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公路项目,工程总投资122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行贷款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 走出国门办银行,挤进国际金融市场.开拓海外业务领域,是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一、跨出国门办银行,实现金融机构国际化实现金融机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一为“请进来”即通过多方渠道.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二为“派出去”.即利用对等原则将国内金融机构不失时机地打入国际金融市场;三是“收购”本地资信好、规模小的本地银行.逐步形成连接海外的国际金融机构网络。  相似文献   

13.
黄阳 《新金融》1995,(12):8-9
一、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机构引进上的超前行为。从日本等国的经验看,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政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1)保护培养期。此时一般是贸易逆差期,有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入,国内金融业尚缺乏竞争力,需要政府的保护和培养。(2)国际化准备期。此时贸易顺差开始出现,资金净流入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唐晓宇一、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全球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然是市场经济体制,则...  相似文献   

15.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8,(1):72-72
中国人民银行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年内第6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下发补充通知明确第二套房贷认定标准;银监会对个人理财业务管理规定做出调整;农行携手妇联开展农村妇女小额信贷;天津市引进外资突破百亿美元;天津市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传统的银行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资金流通的数额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银行金融机构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对银行的补充,在金融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资金周转、引进外资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非银行金融机构势必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占据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加入WTO、开拓我国银行业务和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逐步将我国的商业银行推向国际市场;放开涉外业务,开辟离岸市场;积极稳妥地扩大引进外资银行,建立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加强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队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进一步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朱孟楠(本文获福建省第三次金融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金融科研优秀成果的作用,根据金融科研优秀成果评委会的决定,对荣获一等奖和部分二等奖的文章进行节选,对获一等奖的著作进行书评,在本刊陆续刊载...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兴业银行(略称兴银、英文略称 IBJ)创立于1902年,在八十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在产金融的道路上前进.兴银的特色主要是:1.公共性.这同作为政府金融机构设立的背景及目的有很大的关系.兴银创立之时,正值日本近代工业兴起时期,为了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开展长期资金融通业务,以低息引进外资和建立证券市场便成了当务之急.兴银应时代的要求,作为政府的专业金融机构而诞生。  相似文献   

20.
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于确保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至关重要,这是亚洲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态势:一方面我国引进外资逐年增多,涉外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而且我国政府已允许外国金融机构来华设立分支机构;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业积极向外发展,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