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慧 《商业科技》2014,(32):84-85
诚信原则是合同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对于解决社会活动中交易纠纷有积极意义,是法律漏洞及合同漏洞的有力补充,对于解决合同规定的不规范、不全面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能准确把握当事人意志,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文结合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对合同法制定中诚信原则进行分析,从诚信原则的含义,与合同法立法指导思想的关系及在合同法制立法中的意义几个方面,阐述了诚信原则对于合同制定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影响,分析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目的在于在诚信原则下增强法律执行的公平、公正,完善和补充法律漏洞、合同漏洞,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制建设日益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习惯是形成法律的主要来源,在法律适用以及法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合同法中对于交易习惯已经赋予了正式规范的效力,而且将其作为一种补充法源整合到了我国合同规则体系中。本文主要介绍了交易习惯在合同法中的法制意义及其司法适用范围,同时分析了我国合同法中交易习惯的相关法律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合同法》中明确地规定了合同的附随义务,即: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等义务。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促进合同的主给付义务,维护当事人合法的人身或财产权益。  相似文献   

4.
主张弱化对合同实行行政监管的人所持的理由之一是:中国的合同法律制度应当充分反映和遵循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不应将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机关对合同的过度干预作为中国特色而在合同法中保留,在合同法规中没必要设立合同监管机关。笔者认为,这一理由既不符合国际上通常作法,也不符合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市场经济发达国字并不排斥对合同行为的行政监管。①韩国为了防止当事人一方滥用其交易上的地位签订、适用不公平内容的合同条款,限制不公平内容的合同条款,以确立合理的交易秩序,从而保护另一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5.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是我国合同法制建设中的一座里程碑。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严肃合同纪律,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都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合同法》第127条规定的合同行政监管制度,从立法上肯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的监督管理职能和作用;并且合同行政监管制度从《合同法》(草案)的附则部分放到正式通过时的总则部分,更加说明了立法机关对合同行政监管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为工商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6.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合同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各类合同进行统一立法,既考虑到了各国在合同立法中通行的立法习惯和合同理论,又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操作性,是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结合的力作,必将对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首先,《合同法》将近20年来行之有效的合同立法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提炼,立法更科学…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激发了合同关系当事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合同法》在促进交易的同时,其所秉持的合同自由,随着现代社会交易关系的复杂化,只要当事人的不谨慎或者心存恶意,双重买卖情况的发生对合同效力发生影响,因此当事人需要正确判断合同的效力,从而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白晓秋 《北方经贸》2009,(8):139-139,F0003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该条款肯定了违约金作为一种违约责任形式的重要性,同时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具体承担违约金责任时遵循的原则。违约金的约定是合同成立并生效后,对于合同履行风险的防范以及发生风险后的救济,关系到合同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合同的正常秩序以及法律正义的实现和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9.
合同,亦称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形式,是指体现合同内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方式,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人类社会最早的合同法的来源是习惯。古代合同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形式主义。没有具备法定的形式,合同就不能成立,法律保护也无从谈起。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交换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但合同形式与法律效力之间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除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通过合同条款来确定的。因此,《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但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相似文献   

11.
《商》2014,(1):286-287
<正>一、问题的提出:合同无效的基本法律适用。我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合同一旦依法成立,便具有法律拘束力。凡不满足生效要件的意思表示,即便当事人已经达成合意,也不能产生合同上的法律效力。①合同效力的有无,对合同当事人的利益有极大影响。合同无效这种法律现象通常表现为已经在当事人之间成立的合同,因为具体内容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从大陆法系上看,人们常常在"法律行为无效"的前提下讨论合同无效的原因和现状。在该前提下可合同无效是对合同相对人意思表示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各进出口公司同国外客户经过磋商就有关交易条件达成一致,即成交,便可签订出口合同。从法律上讲,各公司同国外客户达成一笔交易,双方就是建立一种符合法律要求的买卖合同关系。但双方的合同怎样才算确立,什么时候确立,即合同关系成立的条件和形式,各国法律规定是不完全一致的。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公认,一项有效的发盘经受盘人有效接受,即一方要约为另一方承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即为成立。这就是说,只要受盘人发出接受,当接受生效时,合同关系即确立。至于双方当事人是否签订一定格式的书面合同,并不影响双方合同关系的确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  相似文献   

13.
国人翘首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由全国人大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合同法制建设又一座新的里程碑。作为合同法典的合同法,不仅明确f作为市场交易规则的合同关系的基本内容、基本行为规范,而且还构塑了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同时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了合同行政监管制度,从而使这部法律体现了极强的适应性和时代特征。应该说,合同法对合同行政监管制度的确立,为合同秩序的组织化和有序化提供了重要保证。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管职能,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规范…  相似文献   

14.
原《涉外经济合同法》废除之后,所有的涉外经济合同都要全面使用新合同法的规定。而新合同法作为规范所有合同的一部基本法律,不可能针对涉外经济合同的特殊性作出过细的规定。新合同法通过以下途径合理地解决了涉外经济合同的适用问题:一方面针对涉外合同作出了几条专门规定,另一方面,在遵循契约自由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之上,把对涉外经济合同特殊性的考虑留给当事人自己约定或留给其他法律、法规作出限制性规定。具体来讲,在实践中,涉外经济合同适用新合同法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商》2015,(14)
电子商务合同也叫做"电子合同",它是商事活动中交易当事人采用电子手段订立或履行的合同。电子合同没有脱离合同的概念而存在,传统合同法的许多理论对电子合同依旧适用。但是由于电子商务合同成立与履行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的,使得其生效要件与传统合同略有不同。本文主要分析电子合同生效的形式要件和内容要件,以期对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作为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买卖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协议,其价值取决于合同的最终履行。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合同不被履行时,通过救济以保障合同交易安全,是各国合同法的主要内容。目前《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主要有损害赔偿、实际履行、宣告合同无效和中止履行这四种救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合同法(草案》业经九届全国人大第4次常委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这个(草案)在总体上是较为成功的,在总结我国合同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立法的成功经验,在细化合同订立规则,强化合同履行制度,详化各类合同的适用等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基本做到了符合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立法要求,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交易便捷与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基本达到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立法目的。特别是《草案)中确定政府职能部门对合同监督和查处两项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8.
王从容 《价格月刊》2007,(11):80-81,84
《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5类绝对无效合同,但仔细推敲其中的第二、三、五款,不难发现这些条款所规定并非一概为绝对无效合同,甚至条款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笔者认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应为可撤销合同,而且并非一切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一律无效。《合同法》立法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尽可能地缩小无效合同的范围,这样既能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又能节约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9.
涉外合同是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涉外合同涉及不同国家的当事人,而各国法律千差万别,因此,合同的法律适用,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各国的立法和理论中,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都十分重视,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笔者试就目前我国以及国际上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立法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一、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整体法”和“分割法”合同关系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它包括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履行、合同…  相似文献   

20.
涉外商事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订立之时,就争议解决方式和管辖法律达成一致,可以避免纠纷出现后久拖不决,增加交易的可预见性。仲裁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相比诉讼为当事人间的争议解决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因为《纽约公约》,仲裁裁决相比法院判决更可能在外国法院执行。利用仲裁解决纠纷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选择本国还是外国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在跨国交易当事人间最难达成一致,选择第三国仲裁可能是公平的解决方案。如何选择仲裁规则和仲裁语言,则需要当事人综合考虑。选择合同的管辖法律,首先应确定是否有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在我国,只有具备"涉外因素"的合同方允许选择适用外国法。我国法律规定某些类型的合同必须适用中国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