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银行不良贷款是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政府为银行提供的隐性担保、信息不对称与不完美、信用基础薄弱、部分企业比较优势的丧失等是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机制;房地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在较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扶植和保护、泡沫经济的破灭、企业倒闭破产、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等是日本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进入浮动汇率以来,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批发物价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1~2003年,日元汇率对总体国内批发物价的影响显著,但对各行业批发物价的影响不同;美国出口价格、石油价格对日本国内批发物价的影响显著;日本的货币供应是影响日本批发物价的重要因素,但日本名义GDP对日本批发物价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价既是土地市场的调控杠杆,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晴雨表”,日本的城市地价经历了自1955年至1990年长达35年的持续上涨,创造了“地价神话”,又经历了自1991年“地价泡沫”崩溃至今,长迭12年持续下跌,这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罕见的,研究日本城市地价变动的基本情况、产生原因及其经济影响,对于我国建立健全城市地价体系和地价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房价问题比较复杂,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征收物业税是其中之一。物业税不可能大幅降低目前的房价。过高或过低地估计物业税对房价的影响都不可取。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真正的影响,是通过其具有的功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制度性建设,从而对理顺房价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已成为威胁众多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的主要疾惠。特别在亚洲,不良债权拥有量竞占全球不良债权总量的85%以上,而其中日本和中国的不良债权金额又居世界前两位。为此,两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加快银行系统不良债权的处理,并取得了显著进步。尽管中日两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经济制度、银行体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目前所面临的不良债权问题却非常相似。因此,对两国银行不良债权处置对策进行比较分析,将为我们在加快不良债权处理中选择合理对策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6.
黎翠梅  陈巧玲 《乡镇经济》2008,24(10):29-32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民间借贷的特征不同,文章在对湖南省华容县和安乡县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湘北传统农区农户民间借贷的现状与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政策与房地产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况伟大 《改革》2004,(5):30-38
土地政策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没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从而导致了不良的市场绩效。因此,为了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取消土地出让双轨制,正确界定政府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贷款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央行已出台并发布多项政策进行调控,但部分城市的房价依然飞速上涨。本文从分析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入手,对巨额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业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实证检验了银行贷款与房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大量信贷资金投入.是推动房屋销售价格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同时,指出目前商业银行需要注意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9.
1997-2012年的16年间,重庆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重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本文选取1998—2012年的重庆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NRPI和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分析数据,在平稳性与协整检验的前提下,对NRPI与CPI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判断重庆市物价总水品变动与重庆市房地产价格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农地利用及其促进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进行有效的利用。日本的农地利用,在60年代以前有一定的发展,后来却出现了持续衰退局面,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地利用对策,其效果虽然不尽人意,但是它们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政策引导、农地整治、承租制度、抑制摞荒、健全和提供土地信息、建设市民农园等做法,却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