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卢前《新疆见闻》所记1946年随于右任在新疆的具体行程,可以了解到卢前在新疆丰富的文化交游活动和散曲集《西域词纪》中表现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戏剧文化等的具体历史语境。《西域词纪》体现了卢前展现新疆民俗风情、发掘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关联性的积极作为,卢前在新疆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也体现出现代行旅新疆的知识精英对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方式的深入思考。梳理卢前《西域词纪》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近现代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新疆和平稳定和民族团结大业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2.
傅红园 《理论观察》2010,(2):163-163
文化是个大概念,覆盖密度高,不能简单的将其限制在考据文凭之内。作为文化编辑需加强以下三方面的修养。首先,要有较宽的文化结构、较深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化品位。现在许多年轻编辑不知道《世说新语》、《古文观止》,没看过《离骚》、《诗经》,这样就很难选择出有古典品味的优秀文章。  相似文献   

3.
有幸参加此次传统文化培训,虽然短暂培训已经结束,但当时的欣喜、感动、礼敬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四天中,专家教授从《大学》《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国学典籍中截取摘要,创新地多角度地阐述了传统文化内涵。让我从全新的视角重新认知中国传统文化。过去我一直认为传统文化虚无飘渺,离我很远,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瑰宝,更可以解释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的举止行为、生活方式、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的体会具体有以下几点: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叶青  侯力 《新西部(上)》2007,(8X):217-218
2006年,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采用生活化、通俗化的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化《论语》进行解读,引起了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但也遭到众多的批评。该文通过对此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以求揭示其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欣 《走向世界》2011,(23):52-55
这个夏天,青岛刮起了一阵缤纷多彩的风,从《龙牙》到《劈柴院传奇》,从《梦游》到《婚房》,从《三毛流浪记》到《芝麻街》……青岛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火爆给这个夏天带来了一场文化风暴,席卷青岛的夜生活,就让我们一起感受夏日的“剧”风吧!  相似文献   

6.
《新西部(上)》2008,(2):F000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东西方文化问的相互交流更加密切。在企业管理领域,当中国众多企业将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奉为圭皋的同时,国外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反而被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深厚管理哲学所吸引,纷纷学习研究为自己所用。从《论语》到《资治通鉴》,从《孙子兵法》到《三国演义》,等等,无不蕴涵着深厚管理哲学。对根植于本土的企业家而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思想的养份是符合国情和企业发展实际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管理理念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从今年3月份开始,持续到9月份结束。期间,选自全国各地的演出团体聚集北京,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表演138场各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目,其中包括京剧《杨门女将》、川剧《金子》、木偶戏《钦差大臣》和话剧《商鞅》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1995,(1):33-33
新闻大观:我国有多少名胜列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问:我国一共有多少处名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答:到目前为止,中国一共有14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  相似文献   

9.
丁旺 《魅力中国》2014,(23):105-105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爱情悲剧,剧作中的主人公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青年男女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在创作手法、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都有根本性区别,尤其是二者的悲剧精神,展现了两个民族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这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主要包括文化全球化思想、资本主义文化的双重属性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等。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思想仍有其价值: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鲁迅对中华民族的忧虑和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唤醒了长时间笼罩中国民众的沉睡心理。而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则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种反传统的文化内涵,强烈地反映出了他强烈的爱憎情感,对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更是被深刻地表达。也正是在这种新与旧的文化冲突中,鲁迅先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情结,从而使《呐喊》、《彷徨》的思想内涵更加具有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万鸣  马娅  鞠晨  马倩倩  贾剑秋 《魅力中国》2014,(6):108-110,128
游历于西藏与内地两个不同文化圈的藏族作家多吉卓嘎,以其《藏婚》、《玛尼石上》等作品引起人们的关注。她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观照了现代文明下汉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形态,反映了藏族人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困惑。本文以其《藏婚》等小说为例,解析汉藏历史文化差异对现代汉藏婚姻观、爱情观的影响,藏族女性主体意识在文化交汇时的觉醒.以及在文化他者的入侵中藏族青年实现自我批判与自我更新的过程.从中探寻现代文明下民族文化由冲突到融合的枢机。  相似文献   

13.
“易”产生在文字出现之前,用符号“--”表示阴爻,用“-”表示阳爻,叉用阴爻与阳爻的不同组合而构成八卦(经卦),两卦相重又构成六十四卦(别卦),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自古以来《易经》被推崇为“群经之首”,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汉代班固在《汉书》中称易学是“天道之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台湾学者周鼎衍先生说:“易在文学之先,即已揭示人天大道之体系,故凡我国一切学术思想,不分儒道墨法阴阳兵刑各家,胥肇于此。几千年来,垂为立国之最高宝典。”《易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根,构成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价值系统、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董洪运的《吕梁赋》发表后,前有韩石山、王春林、北雁的赏文见诸《川西日报》,后有王岳川、何西来析文发于《光明日报》、《文艺报》,余深有感焉,也有所悟焉,择其要者,便是深感这一赋文是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为时代而赋的充盈着丰富文化意味的鲜活作晶。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在召唤和凝聚成千上万的华夏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可谓国运昭苏,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论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宁波初民在人与水的对话中,诞生了河姆渡文明;宁波先民从生存到生活的抉择中,开启了宁波文明的水之路。独特的四明之水,造就了宁波特有的水利文化,因此而孕育了宁波特有的稻作文化、运河文化、诗路文化、书香文化、渔文化、港口文化…一  相似文献   

16.
余欢 《魅力中国》2010,(23):281-281
文化身份观已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引入翻译实践中。本文试图立足于文化身份观概念,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文化身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他们的《红楼梦》英译本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和翻译,探讨了译者的文化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网剧《石榴熟了》善于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借助手机APP的推送形式,将新疆元素和融入现代流行文化的元素结合到一起,形成这部网络短剧的独特基调。网剧中地域文化因素的摄入和表达包括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语言文化的地域特征。《石榴熟了》发展的局限性主要是文化创新能力不足、“走出去”竞争能力不足、开发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石榴熟了》摄入新疆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升方略是树立文化品牌的意识、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坚持多元文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枝文 《中国西部》2014,(35):22-25
<正>菊花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使其身影浸淫于各种文化载体。包括古代的书法、绘画、音乐和近现代的电影、音乐、摄影等各种形式。据不完全统计,以菊花为要素的影视作品有《菊花茶》《满城尽带黄金甲》《山菊花》《菊花醉》《阳台上的野菊花》等,以菊为题材的音乐有《菊花台》《菊花香》《野菊花》《冰菊物语》《菊英泪》等。  相似文献   

19.
王能高 《魅力中国》2014,(18):272-272
广告传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内容。中国是一个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的古国,广告中巧妙地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起受众的认同。央视马年春晚的公益广告《筷子篇》的成功传播就是一个典型的倒子。本文以《筷子篇》为例,从中分析出其蕴含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希望能对广告人在今后的广告创作中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赵敏 《黑河学刊》2013,(8):33-34
《共产党宣言》中对文化思想的表述,表明文化全球化的思想应该是各民族的特殊文化溶入世界大文化之中,成为世界共同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文化的主体是现代工人阶级,对于文化定位应该是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