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融资融券业务作为证券信用交易的一种,是海外证券市场普遍实施的一种成熟的交易制度,是证券市场基本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即将推出融资融券业务之际,通过对国外成熟市场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研究,通过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市场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单边市”的结束.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形式,融资融券模式的选择对中国证券市场到底有何影响?本文总结国际经典融资融券模式及我国融资融券模式的选择,以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是我国股票市场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彻底改变了我国"单边做市"的情况,投资者除了可以做多,还被赋予了做空的权利。简而言之,融资融券交易将卖空机制这一存在于众多国外成熟市场的交易机制引入了我国的股票市场。考虑到第一批加入融资融券标的的股票其交易不够活跃这一问题,文章以融资融券业务开通后的三批较大规模标的扩容的股票为样本进行了研究。使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样本股票加入标的之前和之后一年的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使得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变得更加及时。  相似文献   

4.
王萌 《时代经贸》2013,(20):108-108,112
2010年3月31日第一批六家试点证券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融资融券交易,标志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在资本市场的正式启动。同融资融券业务的迅速发展相比,与之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则发展滞后。目前《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也只是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原则性规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以来,融资融券制度的变迁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同于以往机制变迁视角的研究,文章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短期交易行为及交易动机.具体来说,文章以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年报为对象,研究了盈余公告发布之前投资者是否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行为,以及该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还是投机性交易;此外,文章进一步结合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和账面市值比两个指标,分析了基本面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盈余公告前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且异常融资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这种融资交易行为是投机性交易;而异常融券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当盈余公告为负面消息时,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这种融券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此外,融资融券过程中的基本面策略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文章的结论揭示了中国市场融资融券交易行为的异质性动机,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规范发展中国市场融资和融券业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31日第一批六家试点证券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申报融资融券交易,标志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在资本市场的正式启动。同融资融券业务的迅速发展相比,与之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则发展滞后。目前《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也只是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原则性规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上海证券市场180指数为样本数据研究了在2013年9月16日第三次扩容之后,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两融标的证券的第三次扩容对市场的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融券起到T+0回转交易效果,对市场的波动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对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容对市场波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逐步减弱.最后,将实证结果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现状相结合,针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强 《时代经贸》2008,6(4):164-165
本文探讨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文章从分析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内涵着手,重点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地下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开展融资融券交易的必要性,从政策法规、市场主体、市场环境、技术系统以及监管等方面对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9.
以融资融券对我国期指市场的影响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对期指市场当日成交金额产生负向影响,对期指市场当日持仓量产生正向作用;融资融券交易与期指市场波动性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也不存在确定的线性关系;融资融券交易对期指市场当日成交金额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引致关系,当日融券余额与期指市场当日持仓量存在双向因果引致关系,期指市场波动性是融券余额的单向因果引致关系。因此,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与可供借贷证券池,发展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参与的、与融资融券交易有关的风险对冲套利金融产品是我国证券市场转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尹中立 《时代经贸》2006,(7S):52-53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四种。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是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融资和融券交易。简而言之,融资是借钱买证券;而融券是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即卖空。 面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合法化,有人欢呼,有人忧虑,因为他们看到了这项市场创新的不同侧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顾斌 《经济导刊》2006,(12):62-64
2006年7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8月21日,沪深证券交易所的《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公布实施,8月29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了《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指引》,这一系列规章和规则的公布与实施正式启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融券业务,结束了我国证券市场没有卖空机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文章从分析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内涵着手,重点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地下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开展融资融券交易的必要性,从政策法规、市场主体、市场环境、技术系统以及监管等方面对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3.
王冬吾 《经济师》2010,(9):88-89
融资融券交易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出会对整个证券市场产生何种影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以融资融券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在中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市场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时代经贸》2008,6(2):164-165
本文探讨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文章从分析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内涵着手,重点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地下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开展融资融券交易的必要性,从政策法规、市场主体、市场环境、技术系统以及监管等方面对我国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后对我国证券市场各方的影响,从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基本定义着手,分析证券市场、券商、投资者给融资融券业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目前有关融资融券业务的模式和规则进行了思考,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融资融券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5,(10)
2010年3月31日我国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经过五年的时间,融资融券业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关于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研究也一直是业界学者讨论的焦点。文章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数据,利用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融资融券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国外机构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情况各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从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等海外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经验来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方式下,证券公司处于整个业务运作的核心地位,但信用交易的资金不仅仅限于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证券公司可直接向商业银行等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转融通,也可利  相似文献   

18.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是成熟证券市场普遍实施的一种交易制度。融券与融资不同,其标的不是资金而是证券,但两者都是信用业务,需要为相关交易支付一定的费用,融资的利率相对容易确定,而融券费率则比较复杂一些,目前各类管理规定中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本文借鉴了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计算出我国大陆地区试行融资融券可行的融券费率。  相似文献   

19.
融资融券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是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融资和融券交易。融资融券业务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杠杆投资的工具,并使其在跌市中通过融券卖出而盈利成为可能。然而,这一方面扩大了投资者盈利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融资融券可以起到活跃市场、增加交易量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增加券商的手续费收入,而且可以为证券行业带来较为稳定的信用交易利息收入。但是,在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中,由于券商的净资本、风控能力、研究水平等的差异,券商之间的分化也会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要认真分析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使融资融券交易的各项制度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规范开展。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选择了推行融资融券交易业务。要认真分析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使融资融券交易的各项制度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