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职场中的商业精英来讲,自主创业和做个打工“贵族”的区别很大,虽说大部分人都跃跃欲试,不断地憧憬着自己的老板梦想。但只是其中的佼佼者才能把企业做成、做大,牌子做响,毕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老板。即便是通过自主创业成为老板的人群,其中也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通过努力自己创办成功一家公司,成了老板。但他可能守着这个企业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伟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为数众多的女性来说,如果给她们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或许人人都可以圆创业梦,做成功老板。  相似文献   

3.
见到刘永行是在“创业中国”的论坛上,低调的他用自己的故事给人们讲了关于创业与创新的关系。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一路走来的刘永行经常强调人要有良心,一个企业家更需要有良心。良心和人的一切行为都有关系,它不仅是积累财富,而且是做人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做事的下限。他说,没有良心的企业是巧取豪夺,是骗人,这样的企业绝对是做不长的。“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创新的,凡是做自己不会做的事就是创新,这个定义我认为是比较宽的。因为是做自己不会做“创新是一个双循环的过程”刘永行,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毕业于成都师范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4.
衡量成功的标准竟然都是“赚钱”和“做老板”去年12月中旬某卫视台曾请我与一位经济学家及几位声名赫赫的企业家同台做嘉宾,与一些在校大学生及已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对话。那次对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年轻人关注成功人士与他们的成功秘决,这一点倒完全在我意料之中,但颇感意外的是他们衡量“成功”的标准如此单一,几乎全集中到“赚钱”“做老板”这一话题上。整场谈话的最后结论似乎给人一种这样的印象:如果青年人不立了雄心壮志做老板,竟然甘居“下游”地去打工,这个人在同代青年人眼中,恐怕不算有出息之辈。年轻的主持人问…  相似文献   

5.
杨杜 《改革先声》2001,(2):34-35
一、“做事”与“做成事” 我国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之后,目前可以说处在一个较长的战略调整时期。“二次创业”成为众多企业代表性的口号,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正直面可持续成长的紧迫课题。 从主观愿望来讲,任何企业都是在追求成长与成功的。但我们发展,很多企业的成长与成功不是在追求成长与成功的过程中实现,而是在不断地避免了失败的陷阱之后实现的,这是不是在警示我们,一味追求成功不一定成功,努力避免失败反而成功呢?这有些“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的意思。这个不同的思路给我们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00,(7)
如果问一个没有做过生意的人,老板做生意是为了什么?他可能回答是为了赚钱、风光,为了前呼后拥、三妻四妾。而对真正的老板而言,做生意是一种生活方式,伴随他一生。人活几十年,总要用什么方式渡过这段时间,老板做生意,不管赚不赚钱,每天必须去做,这个“做”字就是生命的过程,至于结果,反而退到了次要位置。很多老板虽然资财万贯,却过着简单朴素甚至枯燥乏味的生活,除了工作,  相似文献   

7.
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这些素质,因此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成功的老板。无数成功了的企业家骨子里追求“成功”和不断“创新”的遗传基因是没有太大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很多老板认为,只要我有开放的心态,舍得把手中的权力放出去,再有个人能把我手中的权力接过去,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只是授权的一个基本条件,要想真正使授权者和被授权者能够“双赢”,使公司能够“大赢”,还必须在整个授权的过程中注重细节,谨慎操作。因为即使一位老板决定授权的时候能够心态开放,  相似文献   

9.
陈亦权 《产权导刊》2011,(10):75-75
上世纪20年代初,一位小伙子来到美国纽约州的一家公司做了老板助理,这是一家新办的公司,许多管理制度都不完善,所以各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常有发生。老板不断地留意着每一个细节,同时也不断地完善一些新的规定。终于,经过一年摸索,公司的管理制度就渐渐成熟了,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有了制度,而且有奖有罚,可遵守的人却并不多。老板...  相似文献   

10.
在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衡量标准,但有一条大家都比较公认,就是看在一定时间内,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新办企业的出现,即创业者的出现。创业者的队伍不断增加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创业,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先做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这就成为了我们现在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李斌 《新财经》2010,(1):28-28
中国人穷怕了。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放下身段.放下面子,放下架子,拼命地赚钱,心怀做老板的梦想。如今,有些老板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集金钱、事业,名誉于一身。有些老板还在创业的过程中“痛并坚持着”。在平常人眼里,老板们都是精明强悍、春风得意的形象.理所应当地被人们认为,他们会拥有世间最浪漫的生活和最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李杜  伍云 《中国高新区》2010,(5):106-107
企业管理问题从根源上是人的问题,做企业就是做人,企业的成功根本上是企业领导者意志和品质的成功。 管理是理论,更是实践,不要迷信“博士”;管理是技术,更是艺术,不要迷信“ERP”。 管理是一个“量体裁衣”的过程,要因时、因地、因人而易,没有最完美的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 简单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看似先进”的管理模式,有如把别人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结果不一定好看. 企业家是人不是“神”,即使是神,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问题都有药可医,否则世界就不会有死掉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想做老板的人可谓多多。但是,真正能当好老板,独立支撑、领导一个公司、企业,使公司、企业实现良好的效益并获得发展的人,却为数不多。我有一个朋友,名牌大学毕业,为人处世可谓异常精明周到。经人推荐,这个朋友谋得了西南一家大矿业公司在沿海特区的子公司经理的位置,本应可以干一番事业。但他干了两年后,业绩平庸,只做了一些类似个体户的小买卖,考察的几个实体项目,最后一个也没有落实投资。结果自然是被炒鱿鱼,去另一家公司当白领打工去了。我这个朋友为什么当不好老扳呢?首先是他只想做对自己没有风险的生意,只想别人把款…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是一位自己创业的公司老板,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后,你是依然事事亲力亲为呢,还是开始做“甩手老板”?或许这两种方式都有点极端,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你依然像《铭嘉公司为何衰落?》这篇文章中的王永那样,不能适应角色的转换,对任何自己以外的人都不放心,那必将陷入管理的梦魇。而在我们这个策划中所提到的另外几位公司的老总,他们采用了另一种极端的方式,放手.让企业自己运转。在“放”的背后是“收”,是对人才、制度等几个关键点的把握.是“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惟有收放自如,才算是完成了又一个创业者向企业家的角色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相关网站对创业者的调查表明:80%的创业者在创业前期都感到确定创业项目“十分头痛”、“很难抉择”;在创业失败的案例中,有60%的人觉得是“创业项目不对头”或“创业项目选择失败”;而在成功创业人群中,70%的人都认为是“良好的创业项目成就事业”。由此可见,项目是创业的命门,项目好坏是创业者走向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分水岭。一个良好的创业项目,能让创业者避免或少走弯路,大大增加创业成功几率。  相似文献   

16.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4,(33):12-12
其实我最烦创业导师,创业这件事,没有人能够做导师,大家都是犯了无数的错误。” ——雷军坦言,很多成功者都是赶上好时候了,很多人一曼成功就把自己神化了,其实成功就两个要素,第一要勤奋,第二要运气好。  相似文献   

17.
发笑 《西部人》2004,(8):47
一、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   如果你的老板在商海已闯荡多年,经营过的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家,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也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那你就应该考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再站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相反地,连续数次都未能成功,想必他个人有某些重大的缺点.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除非你能替他带来好运.……  相似文献   

18.
郭莉 《首都经济》2012,(11):14-15
大家都知道,瞪羚企业的发展代表着新兴产业的方向。但现实中有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事实:瞪羚企业是从大量穿越“创业死亡谷”的创业企业发展而来的。我们应该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些创业企业,让更多创业企业成长为瞪羚  相似文献   

19.
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企业.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万科的领头人王石,是典型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理想主义教育而成长起来的代表性人物.在他身上能感受到理想主义的激情。十分难能可贵的是.王石不同于那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者.他能把理想与现实结合得那么好.不停地超越自我.努力地探寻人生价值.将自己的理想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不断地付诸实现。他撰写的《道路与梦想》(中信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正是讲述自己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的过程。记述了自己如何创业.又如何带领万科员工走过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这其问有王石自己的人生体验.有万科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而更多地则是讲述了中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时期.万科是如何坚持行业操守.做诚信守法的规范企业。王石与万科的故事.是一个企业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成功的故事.它能给予读者许多有益的启示与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把新唐山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这是一个让每位唐山人振奋的宏伟蓝图。蓝图固然美好,但是如果没有一种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一个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一个高效快捷的运转程序,蓝图就很难真正变成现实。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深圳速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