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的资金经营面临着双重的任务,为了防止和周转相联系的银行经营风险,经营行需要保持足够的周转资金.同时提高经营效益的倾向又迫使它将周转金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银行确定能保证周转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周转金需要量,并把周转金保持在这个水平上.周转金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与资金潜在需求规模相联系的周转金数额。  相似文献   

2.
农贷倾斜要讲求效益贷款是以放出去收回来,并实现资金增殖为前提的,投资没有收益,不能形成再生资金,就会造成资金的很大浪费,投入等于白投,倾斜就失去了意义。作为企业化经营的农业银行的利益机制正发挥着巨大作用,农业银行自1986年始实行“四三三”利润分成办法和1988、1989年实行财务包干后,利益机制与风险性大、利润小的农业贷款投入形成了矛盾,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就成为制约农行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行低成本资金比例偏低原因透析何军敬农业银行资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业务经营效益的大小。几年来,农业银行经营效益不理想,亏损面较大。形成经营利润负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存款结构不合理,活期储蓄和对公存款占总存款比例偏低,导致资金成本高,是一个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业务分离以后,乡镇企业贷款在农业银行贷款中的比例陡然增加,乡镇企业在农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愈加显得重要。而目前乡镇企业经营不活,效益低下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如何找准乡镇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原因,研究盘活对策,以达到活企业、活资金的目的.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带着这一问题,笔者对谷城县冷集镇企业状况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5.
1988年初总行提出农业银行要努力改变从目前的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化经营的轨道这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业银行企业化的重要步骤,对提高农村信贷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有重要意义。然而推行集约化经营,重点难点在于基层行。由于种种原因,基层行在推行资金集约化经营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障碍和阻力,需要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农业银行经营一直处于资金头寸的紧运行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过热、社会需求膨胀、农村二、三产业超高速发展等客观原因之外,我认为农业银行没有建立与企业化经营相适应的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是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发行的分设、信用社的脱钩,农业银行摆脱了许多羁绊,跨步迈入了商业化经营的"快车道"。但是,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农业银行业务经营中已暴露出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各时期各阶段的组织资金问题已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为此,本文仅就山区县域农行历史最具潜力的旺季工作(夏季、秋季农副产品收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突围"的对策作如下研究。一、问题随着"一分一脱"改革的进行,农业银行一统江  相似文献   

8.
试论加强农业银行资金组织工作的几个问题周富升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工作是永恒的主题。随着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如何加强资金组织工作已成为影响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成果的关键问题。一、提高资金组织效益问题当前影响资金组织效益性的因素主要有:1、国家不断提高储...  相似文献   

9.
1988年11月上旬蚌埠市农业银行,对24个基层粮站的资金信用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大部分粮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从而加剧了目前资金供求的矛盾。一、自有流动资金不足,增值应补不补。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银行商业化的难点(一)经营成本高。其主要原因:呈、农村经营资金闲置少,农业银行难以组织低成本存款。农村地区工商业明显落后城市,即使有众多的乡镇企业,也由于他们资金一直紧张,而且多采用现金结算,通常在银行的存款少,农业银行没有条件组织到更多的低成本资金。随着农业发展银行的组建和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信用社转存款和大部分人民银行再贷款被划走,使农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更高。2、机构设置分散,经营成本费用高。与农村的分散、小规模经营相适应,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多、规模小、效益低。(二)资产风险大,…  相似文献   

11.
1985年6月对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实行了专项管理,这对于各级农业银行合理安排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非常有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从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营运规律及1988年紧缩信贷以后影响当年收购资金供应的因素等方面对改进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农业银行在改革和发展上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是农业银行的经营条件并没有根本改善,影响农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没有根本消除,后劲不足的问题已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农业银行生存空间狭窄,在城镇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在农村有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既没有城市银行的资金规模实力,又没有信用社经营灵活的优越性;农业银行包容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于一体,发展政策性业务目前还缺乏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从1980年开始,各地财政部门陆续将部分支农资金改为有偿周转金。到1982年底,全国累计发放周转金达20多亿元。财政支农资金改为周转金,这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对于加强受援对象的经济核算,注重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支农周转金主要由财政部门发放,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求得正确解决,确保这部分周转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 1988年,南宁地区农业银行出现了建行以来前所未有的反常现象,到9月底,全行资金超负荷经营达7000万元。由于超负荷经营的资金来源靠短期拆借和联行汇差,造成的危机已经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 第一,无法按期归还拆借资金。9月底全辖欠人民银行短期拆借资金3500万元,欠其它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500万元,绝大都分到期不能归还。许多行只能反复登门求情,一再申请延期。  相似文献   

15.
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后,历史包袱大为减轻,资金矛盾得到缓解,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应对新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一轮经济发展领域里,按商业银行的经营法则,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是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面前既现实又紧迫的问题。一、资产剥离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行面临的机遇(一)资产质量明显优化。不良资金剥离后,农业银行资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贷款资产减少,存放系统内款项增加,资产负债比例趋于正常。这样一来,资产质量明显优化,为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轻装上阵,减亏增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二)资金矛盾缓解。长期  相似文献   

16.
农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恃殊企业,又是农村金融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从1988年开始,实行了全系统的财务包干与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这种稳定格局下,一方面农业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要有企业经营目标,要讲求盈利,另一方面又有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县级农行作为农业银行的一级经营组织,是最基本的经营细胞,它不仅起着维系农业银行机体生命的作用,通过自身的生长和繁殖,还促进整个机体的发展和壮大。也就是说,其经营状况及其发展方向对农业银行的整体经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农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县级农行面临着资金缺口大;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资金循环不畅;财务入不敷出,亏损严重;超负荷经营,违规经营屡禁不止;摊子大、人员多、规模效益低等问题。正因如此,人们一直关注如何在买行集约化经营后,强化县级农行的信贷工作,增强县级农行经营活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近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热点,然而酿酝推行数年,至今尚未有实质性进展。本文试就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谈一些肤浅见解。一、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出现的问题(一)对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目标的认识分歧较大,从而使改革无法深入,实际执行中出现了某些偏差。从理论上说,利润作为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是毫无疑义的,农业银行既作为企业也理应如此。然而,在目前条件下,从它所处的地位和承负的任务来看,还带有若  相似文献   

19.
应付汇差高居不下和大量攀升是资金超负荷运营的集中表现,也是影响银行结算汇路畅通的主要原因。随着"一分一脱"改革的顺利完成,农业银行进入了商业经营阶段,但随着自上而下规范经营的呼声和力度日益加大,其自身内部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农渐显露出来。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应付汇差持续大量攀升已成为困扰部分基层行业务经营的突出问题,本文拟结合某县支行资金营运情况作一些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保证粮食收购资金的正常供应,是农业银行信贷工作的首要任务。然而,实际情况表明,由于粮食部门利用国家允许“双轨制”经营的权力,盲目大搞议价经营,大量挤占挪用了银行信贷资金。根据粮食部门的统计资料,恭城县粮食系统1987年度(87年7月至88年6月30日)收购(含县外调入。下同)议价贸易粮942.34万斤,耗用资金达660多万元。1988年7月至89年4月底这十个月继续收购议价贸易粮942.48万斤,比上级下达计划257万斤多收购685万多斤,耗用资金达700多万元。全县八个粮所,四月底止尚有议价粮库存658.2万斤,占压资金426.9万元,等于同期贷款余额556.3万元的7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