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韩倩  李志坚 《浙江金融》2007,(9):58-58,33
2006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决定建设"法治浙江",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中央银行职能的调整,人民银行的职能转变为宏观调控、管理、协调、服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加强基层央行政治文明建设不但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高效履行央行新职能的政治保证。根据职能调整后新的职责任务需要和自身特点,切实把政治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是当前基层央行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也是一个亟需研究解决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依法治国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保证人民当家  相似文献   

5.
政治制度结构是会计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度环境。与此同时,会计审计的发展对于推动政治文明的建设也具有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然会对会计审计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的新要求、新任务。会计审计如何助力政治文明建设,本文从政治民主化、政治公开化、政治法治化、政治高效化、政治清廉化和政治稳定化六个方面,围绕政治文明建设对会计审计的要求以及会计审计如何助力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奋斗目标,说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说明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理论更加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杨静 《金卡工程》2010,14(11):335-336
伦理诚信精神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是为人之道,也是处世之道。市场经济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也会推动道德建设在内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伦理诚信精神在市场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尹情 《财政监督》2012,(21):4-5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国务  相似文献   

9.
唐汉生 《中国外资》2014,(2):232-232,2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实质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文明的和谐发展。研究和谐社会政治目标体系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制度意义。因此,科学界定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内涵。对政治文明建设规划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战略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刘晓华 《中国税务》2014,(12):32-33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兴则国家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税务部门应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强化法治思维,努力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冶税的水平,大力推进税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张艺蕾 《金卡工程》2009,13(8):287-288
自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代化目标已经渐渐明确,我们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坚持党的领导,通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有力地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继国务院批准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后,北京市和吉林省也分别批准密云县县长张文、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引咎辞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三位领导干部的引咎辞职,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从严冶党治政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宋海军 《金卡工程》2009,13(11):316-31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更高阶段、更新境界。理论界、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理论内涵、理论内容、建设政治文明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解读,取得了丰富得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所谓政治观是指处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主体 ,在阶级斗争、社会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的根本观点 ,是人们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政治文明 ,简单地说 ,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现阶段 ,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教育 ,是促进大学生政治观成熟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它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场新的经济革命,而且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阐述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理性分析,提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所谓政务公开,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工作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将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在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方式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公开,以方便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办事,接受社会监督。与时俱进、大张旗鼓地推行政务公开是改进施政方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7.
李娅媛 《金卡工程》2010,14(8):46-47
"以人为本"理念无疑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无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中国文化中,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文精神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殷末周初,并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逐渐成熟,特别是儒家倡导"民本"思想之后,已有两千余年的传统。在西方,表达"以人为本"的含义时,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提法。本文在梳理"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中的脉络的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立法、司法实践,探索以人为本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举世瞩目。这次会议,首次将以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议题,也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改革发展、长治久安,最根本的是要靠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以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9.
王迎春 《金卡工程》2010,14(8):53-54
我国正在建设法治国家,在这种背景之下宪政与行政法治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地被提及,但是学者们只对其进行了简短的阐述。本文试图从弗立兹·韦纳之"当作是具体化宪法的行政法"和奥托·麦耶的"宪法消逝,行政法长存"的辨析和释疑入手,从公法角度结合我国宪法和行政法的发展状况,揭示行政法促进我国宪政进程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民主涉及的是权力的归属,法治涉及的是对权力的限制;民主是"谁来统治"的理论,法治是"如何统治"的学说。[1]但是这种对民主法治的笼统归纳,根本就无法涵盖民主法治积累数千年的深厚内涵。况且在中国当前社会背景下,民主与法治往往陷入意识形态的泥潭之中。因此,采取一种超然的姿态去回顾民主与法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