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琦  刘克 《开放导报》2012,(4):29-32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普遍质疑,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要求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制定清晰、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逐步确立与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相适应的货币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不仅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国内货币金融改革的重点问题。南于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货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经济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已难以回避。在不断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过程中,人民币已走出国门,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储备中日益受到重视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上看,发生金融危机的时期,往往也是货币体系出现交替或新兴货币国际化的时期。在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国际货币体系调整、新兴金融势力崛起等诸多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面临美国的阻挠、自身经济实力差距等一系列挑战。正视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人民币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地位将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频繁,对世界经济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忽视广大非货币发行国的利益,只从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角度出发,使得众多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扩大、人民币币值稳定等诸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此次的危机对中国而言又是一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刘晓红 《辽宁经济》2003,(3):26-26,40
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是与该国的国际地位相辅相成的,货币国际化几乎是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梦想,中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泱泱大国,曾有过辉煌的文明发展史。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民币的国际化应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世纪到现在,有过各种各样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由于各国经济实力不平均,各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不同国家的货币具有不同的能量,类似一个太阳系,当今美元是主导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是围绕美元的“行星”,这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太阳系”模式。这个太阳系不断地快速变化,每一个时代图像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目前表示,应当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加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只有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才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济膨胀:次贷危机的源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背景在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与美欧国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偏离其实体经济水平。货币虚拟化后,经济虚拟化的具体表现为金融自由化。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但失去了发行约束,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美元发行间形成了循环机制,支撑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就在于发达国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国际货币体系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林甫 《中国经贸》2013,(24):118-119
从其他国际货币发展路径中可以得出,各国间的货币竞争是国家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能够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获得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也会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加大了对香港离岸金融中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同时我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良好的人民币保值增值预期,将与新兴市场国家一起共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日前表示,应当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加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只有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才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扬 《天津经济》2009,(4):82-83
美国金融危机十分严重且在继续深化,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实力的增长,人民币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可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还将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12.
动态     
央行称应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保障经济安全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日前表示,应当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加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只有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才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在首届国际金融青年论坛上,朱民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失衡引发了国  相似文献   

13.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即SDR的货币篮子。这意味着人民币成为自SDR诞生近50年来第一支由新兴市场国家发行并被国际社会正式认定的国际可自由使用货币,同时也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第五大国际货币,进一步确认了中国进入世界顶级经济体行列的事实。IMF总裁拉加德表示,人民币“入篮”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IMF对中国过去几年改革货币和金融体系取得进展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世界货币:人民币走向强势货币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发展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意义及可能性。认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的一种有利于中国的配置。由于多元世界货币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人民币在发展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而,规避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永久性地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必然朝着世界货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及发展状况的阐述,以及对现今世界三大货币国际化过程的剖析,本文作者得出的观点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除国家综合实力外还需要历史时机,而全球目前正在面临的金融危机创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想时机。  相似文献   

16.
近期的国际货币市场动荡不安:美元暴跌,日元升值,许多欧洲国家的货币不断贬值,欧洲汇率机制面临危机。这一系列事件实际上是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体系新变化的必然反映,动荡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转变。 国际货币市场波动的主要标志是美元暴跌。但是,美元贬值并不值得过分恐慌,这是美元地位长期持续下降造成的必然结果。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是单一的方便的国际结算货币,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市场决定绝大多数商品价格、货币媒介商品流通的情况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将把中国的价格体系和国际市场的价格体系、中国的市场和国向;市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更紧密的联系会蛤中国经济讳米许多益处,但由于国内外价恪体系的差异和经济制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这次金融风暴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性根源;当前的强势美元也是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体现。但是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强大的自我维持惯性,其变革很难仅仅通过市场的力量,其改革是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和博弈的结果。要想在较短时间内,不经过艰苦的奋斗就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变革,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9.
章旌 《沪港经济》2007,(7):80-81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后,今年人民币开始驶入升值加速道。伴随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要求适时加快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分析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关于改革现行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达成共识,主张实行国际货币多元化。这对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一次历史契机。文章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会大于负面效应,结合强势的经济实力、高额的外汇储备等及现阶段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紧密联系,推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正值时机。人民币国际化宜遵循“三步走”路径,实行双轨制,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来拓宽人民币的投融资渠道,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