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衰老     
清山 《乡镇论坛》2010,(27):34-34
这是一个绝情的、残酷的、不可抗拒的词。 我们谁都会有衰老的那一天。 “人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的?”这是我的女儿10岁时对我的提问.我一时语塞,只得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衰老是自然规律,但体育运动能延缓人的衰老过程,科学的锻炼方法能够对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心理机能产生积极影响,能使老年人更健康,生活更幸福,寿命更长久。是老年人健康的致胜法宝。  相似文献   

3.
年龄杂谈     
田永清 《秘书工作》2014,(11):27-28
正按照常理,一个人只有一种年龄。但作为一个社会人,从不同角度来衡量,又可能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年龄。一曰出生年龄。这种年龄指的是人们从脱离母体、来到人世直到现在的岁月。我们平时说某某人的年龄有多大,讲的就是这种年龄。出生年龄具有不可改变的绝对性。二曰生理年龄。日历年龄相同的人,生理年龄不一定相同,甚至有着很大差异。有些人"踏遍青山人未老",有些人却未老先衰。医学家们正是根据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人体器官的衰老程  相似文献   

4.
居室色彩是居室装饰给人的第一印象,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设计室内色彩应掌握如下原则:1满足生理或心理的平衡。色彩对人产生心理效应,如远近感、大小感和轻重感等。适当地选择居室色彩,可以使人的心理产生舒适优雅的美感。例如,室内的天花板、墙壁、地面的色...  相似文献   

5.
《厂长经理之友》2011,(12):132-133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在进入老年的时候才开始衰老。然而,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却表示,人体各器官的衰老时间比预想中要早得多,在我们步人老年之前,大部分器官早已开始衰老。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在所有的重要器官中,最先衰老的竟然是大脑和肺;而比较晚衰老的是肝脏,它在人们70岁时才开始进入衰老期。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理作为职工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现象,对我们深化国企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时研究和准确把握职工的社会心理状况,强化有利于改革的积极心理,弱化不利于改革的消极心理,使各项措施的出台与职工的社会心理的承受力协调起来,以保证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压力是指人体对外部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当今时代,似乎每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事业不顺心,工作负担重,人际关系紧张,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贫困、工作调动、失业、灾害、事故等等。我们经历着压力、感受着压力、排解着压力,每天一醒来就不得不与压力相处。“人无压力轻飘飘”,一定程度的压力对于保持工作生活的激情、进取心,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大或持续过久的压力却会严重损害健康,甚至会一步步摧毁我们的身体。  相似文献   

8.
余音绕梁     
《中国企业家》2010,(11):28-28
如果一个工人简单重复地工作10个小时,他会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木头人……如果不能很快地把他恢复成一个人,那么生理、心理上都会高度紧张,最后冲突爆发。” ——富士康发生员工自杀的“十二连跳”,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从社会行为学角度解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鱼,吾所欲也;熊掌,吾亦所欲也,然二不可兼得。”现如今,车和房的关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在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是先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居安置自己的肉身,还是在呼啸的车轮上放飞年轻的梦想?是选择传统的安居乐业,还是前卫地提前享受生活?这着实让我们头疼。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8,(8):44-44
当前,许多人都曾深深感叹过自己的健康状况,总是有种未老先衰的感觉。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人体“生理年龄”老化的缘故。生理年龄目前尚属比较新颖的课题,一般人可能会比较在意自己的心理年龄,但是对生理年龄概念模糊,或者单纯理解为自然年龄,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相关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有好的生活细节,那么他将拥有比自己自然年龄年轻很多的生理年龄。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别人亏欠了自己,这种心理现象,我们姑且称它为索债心理。 索债心理的表现归纳起来有两种,外显型和内隐型。外显型的人常常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不满或期待。内隐型的人不会把自己的不满或期待直接表达出来,但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或借题发挥式的暴躁,让周围的人摸不着头脑。持外显型索债心理的人往往令人厌烦,而持内隐型索债心理的人则让人觉得难以琢磨和相处.同时.也容易诱发自身的身心疾患。  相似文献   

12.
李正权 《企业文明》2007,(11):35-37
工作环境与心理障碍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的心理不断产生或明或暗或强烈或隐蔽的刺激,从而影响人的心理,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环境作出反应。如果这样的反应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所谓的心理和谐。相反,如果这样的反应有悖于社会所能容忍或所能认可的形态,或者这样  相似文献   

13.
大千世纪,百态人生。人和人比总有一些不如人的地方,从而生出心理上的不安。对此,我们要善于分析对待。一个人立足社会,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即我不是完人,我有优点也有缺点,而其他人也都大致和我差不多。有了这种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一个人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处境上的不如意,别人对此会有看法,这不奇怪,我们也无法堵住别人的嘴。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自己对此怎么看。对一些问题,你自己不在乎,以一种超越的姿态对待之,常会使你感到问题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严重。自嘲,就是这种超越心态的集中体现。自嘲,…  相似文献   

14.
探析了色彩对人生理与心理所产生的作用,分析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表现的形式,为了更好的设计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16.
王延涛 《活力》2005,(10):98-98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将面临着诸多的主客观变化,如生理、心理成长中的矛盾变化,学校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管理方式的改变等。由于诸多变化和课程数量的剧增,导致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如何顺利地完成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让学生自然平稳地由小学阶段学习过渡到初中阶段学习呢?  相似文献   

17.
领导艺术语丝众智可一人用,众利不可一人得。欲得民心,需知民意;欲干实事,需下实招。急事勿缓办,硬理莫软行。简单化的方法,往往不能简单地达到目的。轻易相信的信不牢,勉强去干的干不长。没有死板的事情,只有死板的方法。我们对某一方法领悟得愈是透彻,我们在运...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是构成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人才。大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在此特殊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导致了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不适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找到切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玫紫 《经营者》2010,(11):156-157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证明,人类对于向身体的极限挑战有着无法抑制的渴望。然而,我们在心理和生理上距离最终极限又有多远呢?  相似文献   

20.
心理素质是构成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人才。大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在此特殊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导致了大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不适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找到切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