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WiMax技术及其应用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8月,中国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Internet宽带用户数也超过了2000万。此外,在长途电话业务中,使用IP业务的比例已经超过半数,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随着Internet业务、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移动电话用户的迅猛增长,人们确信,在未来通信中“宽带”和“无线”将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使得人们对网络接入带宽的需求持续增加,特别是网络游戏、会议电视、视频点播等业务,使传统的接入方式不能满足带宽的需求。据相关数据分析,未来3年,用户的平均带宽需求将超过10M。与其他有线、无线接入技术相比,光纤接入在带宽容量和覆盖距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低成本PON技术的出现和迅速成熟,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1):54-54
全球市场对先进的新无线业务的需求持续增长。陆上线路的置换、亚洲移动通信的繁荣和各种新数据业务的兴起,都推动着新业务的采用和收入的增长。为了从这些新业务中获利,运营商们在基础架构上花费了上亿美元的投资——但是他们是否在相关的系统和程序中进行了足够的投资,以保持这些业务的竞争优势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据业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单位用户流量的增加.全球市场上的无线数据流量正以指数级的趋势不断增加,由于其增大的容量.方便用户的应用程序、便利的互联网接入.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持续同步及一些诸如视频之类的应用程序的高带宽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技术及业务的发展,单纯的窄带话音业务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对于数据业务、宽带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将数据业务接入网络,并在交换和传输上实现话音和数据的真正融合,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著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不断增长的数据业务,己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手机除了能提供话音通讯,还能通过它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传输文字和图像材料、开展电子商务等。而GPRS业务将使消费者的这些需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加快发展态势。随着智能手机价格和通信成本的继续降低,3G应用的用户体验逐步提升,开启了更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中国的移动数据业务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数据业务的高速增长,必将带来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资源紧张,无线利用率升高,从而造成网络质量劣化,用户感知降低,影响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品牌形象,因此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对网络质量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应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本文以中国移动某市公司为例,分析移动数据业务高速发展对网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LTE的主要性能指标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出现.接入移动化、宽带化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大.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WiMAX等无线宽带接入方案迅猛发展:HSPA虽然在支持移动性和QoS方面有较大优势,但网络结构和空中接口比较复杂,无线频谱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2005,(1):68-70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联通用户正在通过“联通无限“(U-Max)系列无线数据业务,随时随地充分体验着2.5G 时代所带来的通信革命和生活乐趣!自从2003年3月28日联通的 CDMA 1×网络正式在京、津、沪、渝和全国各省会城市开通,并推出多媒体短信业务“彩 e”、无线上网业务“掌中宽带”、无线视频业务“互动视界”,在线下载业务“神奇宝典”和手机定位业务“定位之星”等5项以“联通无限”为总体品牌的 CDMA 1X 无线数据增值业务以来,人们已经切身体验到,手机不仅仅是用来通话和发信息,还可以实现其它通信、娱乐、商务和获得丰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3G)无线技术旨于提供与接近有线质量的无线话音业务、而且可以支持普通多媒体和高速数据应用所需的高速率和容量;3G技术将支持基于位置的业务、导航、紧急援助和其它先进业务。业内设计人员还预见3G系统,将使用户可以按自己的要求设置语音信箱、呼叫屏蔽、话音质量及其它业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各运营商均加大了对移动数据网络的建设、移动数据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据统计,截至2008年11月,移动分组数据用户累计达到2.45亿户,比上年末增加了8601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38.68%。数据业务已成为各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重点和重要业务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薛宇红 《当代通信》2004,(23):38-39
2003年底,美国无线用户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7.9%,即每年增长1130万用户。随着市场越来越趋于饱和,增长率明显有所下降。由于主要的国家运营商已不能以稳定的速率增加其用户数量,单位用户平均收入(ARPU)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的运营商们必须要在服务提供方面积极地参与竞争,以建立自己的特色并从每位用户那里获得更多收入。同时,在技术前沿方面美国的无线业正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变革,从几乎纯语音的市场发展为一个着重内容、多媒体和数据应用的市场。这种变化为科技人员的创新提供了无数机遇。这些机会包括无线内容分布、图像MMS应用、室内环境的无线覆盖以及更有效地用户、应用和设备管理等。总而言之,美国无线业正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因为这是在无线领域内创造新业务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业》2008,(8):85-85
近日,亚信在中国电信市场再传捷报,为中国电信北方九省公司综合数据业务认证计费系统扩容。北方电信综合数据业务认证计费系统在区域上覆盖了中国电信9个省份和,业务上覆盖了包括窄带拨号、窄带卡、窄带主叫、宽带ADSL、宽带卡、WLAN无线等主流数据接入类业务。系统上线后,可支持宽窄带近500万用户规模,提供用户认证、计费及业务管理等功能。该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数据业务认证计费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11,(2):88-88
近日,加拿大运营商Barrett Xplore将采用泰乐通信的方案建设4G无线宽带网络。到2012年年底,Barrett Xplore将为加拿大的每位乡村居民提供可靠的4G无线宽带通信。为确保用户拥有高品质的服务,Barrett Xplore选择了泰乐SmartCore9160平台,从而智能管理IP流量和容量,以满足服务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最近的十年,数据通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北京市通信公司(原北京市电信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通信)适应技术发展潮流和用户需求变化,依托繁荣发展的首都经济,大力推动数据新业务网络的建设,在北京建成了业务种类齐全、服务质量一流的数据业务网络。十年前,我们数据业务的概念仅仅是电报、X.25等低速业务,现在则发展到DDN、FR、ATM、IP等多种类型的数据业务;网络的骨干带宽从以往的64kb/s提升到现在的2.5Gb/s甚至更高,用户接入带宽可以高达100Mb/S、155Mb/S,甚至1Gb/s。用户群的变化也非常明显,曾几何时数据业务属于阳春白雪,除了公众电报外,其他业务的用户数极少;现在拨号上网早已进入千家万户,宽带业务正在成为新的时尚。  相似文献   

16.
无线K-Java服务(“百宝箱”)是中国移动今年新推出的一项移动数据业务,可以让手机用户方便地享受到类似于Internet上各个运营商为网络用户提供的各种服务。中国移动的K-Java新业务是“移动梦网”的一种应用方式,它为“移动梦网”开辟了一种新的、更灵活的应用环境,正和短信、彩信、WAP一样成为中国移动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部规范PHS无线市话建设与经营工作 为使 PHS( PAS小灵通等,以下统称 PHS)能健康有序地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协调发展,信息产业部决定:   ( 1) PHS作为市话系统的补充与延伸,定位于小范围低速无线接入。应用范围限定在县级市及县以下乡镇和大中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园区、社区、办公商务楼等的语言和数据通信服务。   ( 2)拟对电信企业开展 PHS业务实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同时,对 PHS无线接入设备实行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管理。具体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另行发布。   ( 3)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各地电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信业》2006,(7):64-65
随着范围广泛的全新高速数据服务的不断涌现,人们对更高用户体验的追求导致了对更高带宽的需求,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更是如此。HSPA(高速链路分组接入)技术是W-CDMA的自然升级,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提高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这有利于运营商开展移动宽带数据业务。HSPA还能扩大系统容量,与现有的W-CDMA技术相比,HSPA能在同一个无线载频上为更多的高速率用户提供服务。HSPA不但支持高速不对称数据服务,而且在大大增加网络容量的同时还能使运营商投入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信业》2008,(11):83-83
美国第三大无线运营商SprintNextel近日公布了一项重大的重组措施,该公司为进一步发展企业用户市场将成立一个固网业务部门。这意味着,在移动业务发展不顺的情况下,Sprint又将目光转向了企业用户市场。此举表明企业客户对SprintNextel的重要性正在日渐增强。在管理层试图将关注的目光从无线业务上撤回时,Sprint将更加依赖以往常常被忽视的企业用户业务,  相似文献   

20.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3,(15):45-47
无线市话PAS系统其空中接口采用PHS的无线接口协议,其无线用户终端俗称小灵通。PAS系统定位在固定电话的补充与延伸上,即利用PAS系统可将固定电话的最后几百米用户电缆连接改为无线连接,从而使得原来只能装在办公室、住宅内的有线市话终端成为可以携带的无线市话终端。由于目前的移动电话资费高且双向收费,加上90%左右的人群基本上在本地活动,故PAS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