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包装工业》2011,(12):88-88
日前,阿克苏诺贝尔宣布,计划向中国宁波多元化基地投资4.500万欧元设立一家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新厂,以满足本地乃至全球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新厂将令阿克苏诺贝尔功能化学品DCP的年产能提升30%至25,000吨,  相似文献   

2.
世界氯乙酸的生产和消费概况:2004年全球氯乙酸的总生产能力约为60.0万吨,产量约为50.0万吨,主要的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3.
《中国包装工业》2011,(3):87-87
[本刊讯]日前,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宣布将投资近9,000万欧元在巴西兴建新厂,该工厂由阿克苏诺贝尔公司下属制浆及造纸化学品业务部依卡化学品(Eka Chemicals)负责运营,其产品主要供全球最大的纸浆厂使用。该项目是阿克苏诺贝尔历来在拉丁美洲的最大一笔投资,它进一步实践了依卡化学品的可持续发展化学岛理念。  相似文献   

4.
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工业、电子零部件的磁性材料等领域的聚酯薄膜产量,在我国有望增幅。日本东丽公司日前宣布,将追加50亿日元投资,把设在江苏省的聚酯薄膜工厂年生产能力从目前的6000吨提高到2004年的21万吨。东丽公司认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随之聚酯薄膜的需求将会以10%的速度快速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悉,目前全球聚酯薄膜的年需求约为110万吨至120万吨。中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后,年产量将达到31万吨。日本东丽公司在华增产聚酯薄膜@信登科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氯乙酸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34千吨,若考虑一定数量的出口,需求可达360千吨,市场前景看好。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氯乙酸生产、消费大国,但由于国内装置规模小、技术低,因此今后氯乙酸行业发展最为主要的不是增加生产能力,而是要通过内部竞争和产业结构优化将氯乙酸工业由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2010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达到599万吨/年,消费量为485万吨,产能居前5位的企业合计产能占全球总能力的63%,产能比较集中。中国是丙烯腈生产大国之一,2011年生产能力达到125.7万吨/年,消费量为165.1万吨。预计2015年,全球丙烯腈生产能力将继续增加,供需增长仍将集中在亚洲地区;中国丙烯腈生产能力将达到210万吨/年,届时缺口仍约有35万吨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纯碱行业2005年经济情况分析及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纯碱行业已初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行业格局。共有生产企业48家.其中15家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左右的大型企业的合计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能力的75%,行业内的企业正在向大型化、集中化迈进。2005年,中国纯碱产量累计1410万吨,同比增长12.3%;完成销售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19.0亿元.同比增长59%。预计2006年纯碱产量为1500万~1550万吨;价格将在低位运行.不少企业会出现亏损,行业利润总额将大幅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截至2011年底,全球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99.4万吨,总消费量约为148.0万吨,预计到2015年全球总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吨,需求量将滞后于产能增长速度。中国大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4-丁二醇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50.4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5.28%,总消费量约为36.7万吨。预计到2015年,我国1,4-丁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吨,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0.0万吨,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未来竞争将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9.
蔡湛 《化工管理》2001,(5):15-15
日前, 100多名国内乙烯工业的企业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汇聚茂名,籍第十一次全国乙烯年会之际,探讨进入 21世纪的乙烯工业发展之路,把聚焦点放在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迎接中国石化迈进国际资本市场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的严竣挑战上。   中国不仅要成为乙烯生产大国,而且要争当乙烯工业强国,是专家们共同心声。大家谈到,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到 1999年末达到 440万吨,实际生产乙烯 435万吨, 2000年乙烯产量达 460万吨,其中中国石化集团拥有乙烯生产能力 264.5万吨, 1999年生产 269万吨,去年乙烯产量达 287…  相似文献   

10.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最新报告,2005年全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1733.0万吨,比2004年增加440万吨,增长幅度为3.2%,其中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3554.3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30.29%;南美地区为493.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21%;西欧地区为2444.3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0.83%;东欧地区为845.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20%;中东地区为1068.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9.11%;非洲地区为166.8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42%;亚太地区为3159.7万吨/年,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6.93%。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是2003年全球乙烯生产…  相似文献   

11.
日前,吉林石化公司新扩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甲甲酯)装置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新扩建的甲甲酯装置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吨,加上原有的5万吨生产能力,吉林石化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甲甲酯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2.
业内人士预计,我国目前苯基苯酚潜在市场需求量约为1500~2500吨/年,而国内年生产能力为250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苯基苯酚亟待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氧丙烷行业发展迅速,2010年总生产能力大约为160万吨/年,总需求量在148万吨左右,国内供需基本平衡。今后几年还将有30万吨左右的环氧丙烷新扩建装置投产,国内生产能力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因此应加大下游产品的开发力度,拉动环氧丙烷的需求是目前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氯醇法工艺也将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所以改进现有技术、采用环保的新型过氧化氢法生产工艺是未来环氧丙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拟建项目     
国内最大的氯碱综合改造项目即将动工齐鲁石化公司的氯碱一体化综合改造项目有望在年底或更早开始其施工计划,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烧碱、聚氯乙烯生产基地。此项改造的主要项目——烧碱、氯乙烯、聚氯乙烯的技术转让合同先后签字生效,分别于日本、德国、美国达成技术、设备等合作协议。这次改造,将使该公司的烧碱生产能力由25万吨/年增至45万吨/年,氯乙烯生产能力由21万吨增加到61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能力由20万吨增加到60万吨。该项目投资30多亿元,预期2004年9月底建成投产。星火将上马10万吨/年有机硅项…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世界聚丁二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470.3万吨/年,消费量为315万吨,供需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丁二烯橡胶生产国家。2013年,我国聚丁二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57.5万吨/年,消费量为101万吨,中石化、中石油企业占据生产的半壁江山。轮胎制造业是我国聚丁二烯橡胶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轮胎工业快速发展,高性能稀土聚丁二烯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2017年需求量将达到110万~115万吨,而届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15万吨/年,产能过剩之势凸显。产品同质化严重,应用技术开发后劲不足,我国聚丁二烯橡胶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世界丙酮总生产能力达到734.9万吨/年,需求为631万吨,亚太地区已逐渐成为世界丙酮产需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区域。2012年,中国丙酮产能达90万吨/年,产量65万吨,表观消费量133.93万吨。未来3年我国或迎来丙酮扩产高潮,预计2016年中国丙酮产能将达到242.5万吨/年,消费量226万吨,按目前的开工率测算,届时丙酮还会有50万吨左右的市场缺口,仍需进口予以补充。  相似文献   

17.
供应持续紧张 我国丙烯主要来源于石脑油蒸气裂解和催化裂化,2008年合计产能约554万吨/年.目前国内有乙烯联产丙烯企业20家,2008年丙烯产能为400万吨/年,产品基本以自用为主.我国催化裂化丙烯产能约154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山东、东北、西北等地,其中山东地区催化裂化丙烯产能约占全国催化裂化丙烯总产能的62%,且厂家较多,产品外销量较少.预计到2010年,我国乙烯联产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722万吨/年,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1080万吨/年,乙烯装置联产丙烯占丙烯总供给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九江石油化工公司隶属中国石化集团,是我国大型炼化企业。2001年加工原油及原料油309.86万吨;生产聚丙烯9.7万吨;生产尿素40.5万吨。分公司拥有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年产10万吨聚丙烯、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共有生产装置48套,其中大部分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合成氨、尿素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三套化肥装置之一,主体装置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己内酰胺生产工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己内酰胺(CP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全球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企业生产,2004年总生产能力达到约439万吨,消费量约为388万吨。预计2006年和2010年世界己内酰胺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量将分别达到514万吨和446万吨,578万吨和507万吨。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而实现企稳向好局面,带动国内合成树脂需求回升,价格震荡上扬。据统计,2009年国内五大合成树脂产量为3003万吨,同比增长7.8%;进口量为1688万吨,同比增长46.5%;表观消费量4621万吨,同比增加20.7%。2010年国内外市场对合成树脂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同时新开工的乙烯装置将使得供应进一步增加。到2010年底,国内五大合成树脂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395万吨/年左右,估计全年产量在3600万~3800万吨之间;五大合成树脂需求为4885万吨,同比增长5.7%,其中聚乙烯1570万吨,聚丙烯1310万吨,PVC为1085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