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的调整是其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迅速发展,我们应从制度和投资环境入手,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重组,做好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引导工作,此外应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一直以新设投资为主,种种迹象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投资活动将很快会掀起一个高潮。新设投资和并购投资是差异很大的两种投资模式,这种差异必然会对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和资产价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尤文龙 《金卡工程》2010,14(4):273-274
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不仅为中国的零售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营销策略,同时也加剧了我国零售业的竞争程度,对我国的产业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就是基于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的现象,提出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最后提出政府应该取消对外资零售业的超国民待遇、合理规划商业网点的布局,本土零售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发展以及数字经济背景下,专用性投资如何影响组织间合作创新,至今结论仍不清晰。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本文将战略信息共享纳入纵向合作研究框架,剖析不同类型专用性投资对组织间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专用性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人力专用性投资对战略信息共享的正向影响最显著,而品牌专用性投资的影响强于流程专用性投资;战略信息共享显著促进合作创新绩效,且在专用性投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关系信任在专用性投资与战略信息共享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在战略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资源互补性正向调节战略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近2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至2002年2月,中国累计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在华投资开业的外企达20万家,2001年中国新批准的FDI合同金额达6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0.4%,实际吸收的FDI达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9%。自1993年以来,连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2.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有170个国家和地区来华投资,财富500强中约有400家在华投资,摩托罗拉、BP、爱立信在华投资分别达到34亿美元、40亿美元和24亿美元。三公司设想今后几年再投资66亿、30亿和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未来几年,我国国内影响外商对华投资趋势和机会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第一是加入WTO谈判中我国的有关承诺;第二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调整的方向;第三是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速度和方向。这三方面因素的变化,对外商在华投资趋势和机会的影响虽然都带有中长期性质,  相似文献   

7.
韩国在山东投资的现状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东与韩国地理毗邻,文化相近,民间交往历史悠久,经济互补性很强。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和文化优势,使山东成为韩国在华投资最集中的区域。可以说,韩国在山东的投资是韩国在华投资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正> 第七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在中国“非典”疫情解除后,便对外宣布本届“投洽会”将于今年9月8日在厦门如期举行,这对众多对华投资充满信心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目前,“投洽会”紧锣密鼓地招展及专题会议的准备工作已近尾声,在此之际,记者就本届“投洽会”及投资促进工作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刘亚军。  相似文献   

9.
孙兆慧 《中国外资》2004,(11):34-36
<正> 不久前“跨国公司本地化问题研讨会”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大会围绕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本地化这一主题,结合百事公司投资中国及其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就跨国公司人员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等问题展开研讨。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百事可乐公司中国区总裁介绍百事公司本地化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局部的,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长不会产生转折性影响。但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安全,集中暴露了公共卫生体系和政府相关社会管理职能的重大缺陷,由此造成的心理冲击和预期恶化更为深远。针对其"冲击",首要目标应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定民心,恢复投资和消费的信心;在局面基本稳定时,不放松经济发展,应特别重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饮食文化;在中长期发展战略上,应完善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1.进一步完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受灾严重的行业继续实施减免税(费)和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要进一步反思我国以财政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经过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已相对缓和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健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资本自由化对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两种主要方式入手,分别探讨战略投资和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影响机制和影响效应。客观分析外资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战略投资和绿地投资对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产生的负向影响,给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投资和经济合作日益密切。"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中国本土企业迎来了对外投资大发展。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对外投资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手段之一,投资效益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对外投资的基本理论、投资的基本概念、影响对外投资的因素及对外投资的重要性;对上市公司评估投资收益与风险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在华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知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资比重很低。近年来,第三产业外资比重不断上升,外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全球FDI陷入低迷。金融危机对我国引进外资造成了一定影响,那么危机前后在华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4.
郭晓晓 《中国外资》2011,(16):128-128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华投资。他们看到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正在崛起,其中蕴含着无限商机,中国市场有巨大的潜力,所以纷纷选择入华投资。外企如华必将会对中国的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外企的功能定位、资源要求、市场机会以及风险暴露等都会导致市场导向变化,进而影响绩效。市场开拓型的外资企业在华更受欢迎,因为相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外资企业而言,前者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承担的功能更多,投入的资源也更多,这样就使得开拓型外资企业的绩效比出口导向型企业好。在本文中,笔者通过研究,论述在华投资市场导向与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华投资.他们看到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正在崛起,其中蕴含着无限商机,中国市场有巨大的潜力,所以纷纷选择入华投资.外企如华必将会对中国的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外企的功能定位、资源要求、市场机会以及风险暴露等都会导致市场导向变化,进而影响绩效.市场开拓型的外资企业在华更受欢迎,因为相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外资企业而言,前者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承担的功能更多,投入的资源也更多,这样就使得开拓型外资企业的绩效比出口导向型企业好.在本文中,笔者通过研究,论述在华投资市场导向与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实践与我国外商投资管理法律体系,经过几十个春秋的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方式日趋多元化。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提出了外国投资企业在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础上在我国境内上市等举措。但是在法律法规层面还没有明确外国投资者能否真正在中国以涵盖私募股权投资、股权出资等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投资。事实上,与传统的外商投资方式比较起来,股权投资方式无论是在企业成长的促进还是在融资渠道的拓展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股权投资方式对于我国利用外资水平与吸收外资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开辟了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的新天地。本文从股权投资、股权出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三个方面对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当前跨国公司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先后发布施行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电信、民航、银行、保险、以及外商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上市公司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向外商转让、OFII等多项法规,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加大了在我国的投资力度,考虑到跨国公司在经济中的影响力及其需求的复杂性,我国理论界和银行界更多关注如何改进和提升服务,而对跨国公司的风险防范关注不够。本文结合一个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由盛及衰的真实案例,剖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经营中的主要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5,(1):4-5
<正>九成500强扎寨中国 目前,在华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5万家,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50家在华投资,其中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超过30家。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日前在中日双方投资促进机构第13次联席会议上说,吸收外商投资对中国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2003年,外资企  相似文献   

20.
王珂 《中国外资》2020,(4):44-45
国际直接投资更加低迷、跨国投资观望情绪加重、全球吸引外资竞争加剧、传统招商引资活动受限、在华外企生产经营承压……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利用外资工作带来多重压力。当前,外资对全国税收贡献约18%,外资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占全国约1/4,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逾2000家。稳住外资基本盘,有利于对冲疫情影响,也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容小视,不可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