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理财的定位与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人理财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系列决策活动,这个决策的内容是计算在未来的目标生活中需要多少钱并如何获得这些钱。这里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如何使现有的资金得到增值.另一个是通过劳动再去赚钱,将所获得的财富扣除消费形成新的储蓄。这些积蓄通过筹划会带来新的收益.实现一生的寝食无忧。但是要实现这一人生的财务目标.必须进行必要的筹划,即个人理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居民理财需求显著上升,但市场上趋同的储蓄产品和储蓄利率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理财要求,这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开发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开发和设计出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个性化理财产品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储蓄实名制带来了一个重要变化:以谁的名义把钱存入银行,法律就认定这些钱的所有者是谁,把私人财富真正量化到个人,这使传统的家庭财产占有方式将逐步为个人财产占有方式所取代,这种变化将引发理财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时下,百姓已不再把储蓄作为惟一的投资理财方式,股票、债券、基金、保险房产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相当一部分百姓对自己手里的钱如何生钱仍很茫然,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因此,一些金融机构适时开辟了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那么个人理财服务能敲开百姓的家门吗?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居民个人资产的增长刺激了理财业务的发展,各银行和保险公司纷纷开设个人理财业务。据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02年,中国的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税前利润达到31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目前,我国民间拥有的金融资本已经超过10万亿元,其中包括居民储蓄、国债、股票、企业各种债券、个人外汇储备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老百姓的意识里,把钱存入银行,到期后收取利息,是一种最为便捷、最小风险的投资理财方式。尽管如今的中国投资市场品种繁多,但是谨小慎微的老百姓始终是把储蓄视作保值、增值财富的安全投资首选。然而,这些把钱存入银行的老百姓或许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存入银行的钱,可能会在商业银行帐上永久保留,但无法支取。甚至当该储蓄变成遗产时,该遗产继承人将会碰到许多障碍或无法取得该笔储蓄遗产。本文将通过介绍我国现有存提款制度、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在执行储蓄遗产的惯例,分析实践做法的原因和困难,就如何解决储蓄遗产提出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桂林各金融机构对个人的金融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在2005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开拓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经过近3年来的发展,桂林辖区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业务逐步规范化和专业化,个人理财业务已基本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如何规划自己的财务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句民谚:“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蕴涵着基本的理财观念。你会赚钱,但不一定合理财,这是一个大问题。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丁27平,GDP、人均收入、储蓄余额均大幅增长。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面对个人购房、负担教育费用、医疗、保险、税务、遗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众多不确定性,推动人们产生了理财的需求。但是,目前大多数家庭还是习惯于把钱存到银行里,居民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业务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玲 《中国信用卡》2005,(10):68-71
近年来,以消费信贷等个人理财服务为代表的个人金融服务的异军突起,证明了个人金融服务市场蕴涵的巨大商机和潜力,也使得各家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的拓展。我国银行业对个人的金融服务正逐步从简单的储蓄存款、代收代付等业务,向提供贴心的个人理财服务过渡。个人理财服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况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商业银行的方方面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人理财业务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1.业务发展历程(1)理财品种不断发展。以储蓄业…  相似文献   

10.
个人金融服务是指以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的总称。它至少包括储蓄、银行卡、消费信贷、个人小额抵押贷款、个人理财、代理业务等。在我国,银行商业化起步较晚,个人金融服务仅处于发展初期,其服务功能有待于大力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目前的红火景象,印证了<2007中国金融理财报告>(国发研究中心金融所发布)的结论:理财市场正处于黄金十年的起步.我刊"2006中国理财人群特征调查"也发现,理财兴趣者对基金的投资偏好.在2006年首次超过传统的储蓄而跃居第一.对保险和股票投资参与度也明显提升.这表明.随着大众理财意识的加强.对投资渠道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晖 《中国金融》2003,(4):61-6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居民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个人可支配资产呈快速增长态势。个人金融服务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已不再把储蓄作为惟一的投资方式,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在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自己手里的钱应该如何投资并使其增值感到茫然,于是由专人指导的个人理财服务应运而生。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2001年在京、津、沪、穗四城市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他们希望了解个人理财服务的具体内容,希望有专业机构提供理财方案。潜在的…  相似文献   

13.
黄钢 《中国金融家》2005,(1):104-106
伴随着纷飞的雪花,又一个春天悄然来临。2004年。个人理财市场有着不俗的表现:理财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理财产品的队伍更加壮大,理财市场的需求也更大了——而以银行为首的理财机构在个人理财市场上笑意盈盈、收获颇丰……这一切,都令我们对个人理财市场未来的日子,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编辑部推出《回顾与展望》专题,分别约请了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业内资深理财专家撰文,就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04年,个人理财市场翻过难忘的一页,2005年,我们的理财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4.
富而好礼     
正与其财富目标设定为让自己奢华无度,还不如把分享也作为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此,无论你处于哪个理财层次,分享的快乐也会时常相伴近期经同事推荐,看了一篇《银行家的祖传理财方》的小文章,主题是谈被银行世家奉为经典的3S理财教育:Saving(储蓄)、Spending(消费)和Sharing(分享)。文章认为,真正的理财教育,不是具体教你钱生钱的技术,而是对金钱的态度。储蓄的最终目的是实践消费美学以及热心与他人分享财富,这才是理财所孜孜以求的真正的幸福。受此启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村金融》2007,(7):32-33
一、保守型投资品种 储蓄: 储蓄作为家庭投资理财的基本品种具有许多优点。首先人们觉得把钱放在银行里安全可靠,又可随时支取,非常方便,的确,一个家庭在一定程度上要保证一定的储蓄额,以备不时之需。但如果家庭理财单纯的停留储蓄上就非常落后了。  相似文献   

16.
生息有道     
尽管开放式基金表现不凡,炒股、炒金、炒汇也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各家银行的储蓄存款总额却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这充分说明,能保本、有固定利息的银行储蓄依然是广大居民最普遍的理财方式.随着储蓄品种的增多和银行服务的完善,储蓄理财已不再是简单的存取,而是可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只有掌握了其中的窍门,才能使存在银行里的钱最大程度地生息.  相似文献   

17.
储蓄这几招     
低风险的储蓄是中国老百姓打理资金首选的渠道,但大多数人却对储蓄理财没有太多概念,简单地把存款分为定期和活期,而对银行工资卡上的钱更是听之任之。"放羊式"的理财方式实在不划算,如何叫醒存折上的"睡钱",让钱能生钱?通知存款胜过活期储蓄活期存款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性大,可以随时支取,但是利率非常低。如何管理好这部分现金,  相似文献   

18.
个人理财已进入百姓生活,但要 科学理财,确保理财成功,就必须牢牢把握金钱流通与获利的三个特性,只有这样,才能规避理财风险。 一、安全性。在投资或储蓄生利时,安全性是首选因素。因此,让钱流向安全的地方或低风险的地方,是所有理财人的首要考虑。同时,还要注重理财的隐匿性,因为隐匿性和安全性紧密相关。 二、收益性。在进行营利行为时,投资者考虑最关键的问题就是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水平亟待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已超过10万亿元,沪深股市开户约6000万户,居民个人资产增长的速度很快。广大消费者已不再把储蓄作为惟一的投资理财方式。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经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城市作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41%的被调查者回答需要个人理财服务。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一项调查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业也在迅速的提升,储蓄业务已经不足以维持银行的竞争力,于是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其它业务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另一战场。并且经历了07、08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人们的金融意识也逐渐觉醒,对于个人财富的态度、观念和处理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理财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出发,对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