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对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感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社会发展机制,通过稳定的机制路径来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当前,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依法行政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文化整合机制四大社会发展机制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组织工作必须适应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平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维护好、实现好社会公平,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思路,强化政策措施,积极以扶贫开发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6.
塑造公民健全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不仅是党、政府、各级组织,同时,每一个公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推进公民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看到.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和战略任务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结晶和实践导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之所需,民之所盼,党之所为。区六次党代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区域发展的五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杨炳 《发展》2008,(2):90-90
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目标,在我国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顺应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确定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当代陕西》2007,(2):28-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新时期的新形势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项重大决策,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发挥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的源泉,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邹瑄 《黑河学刊》2009,(2):10-12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屈建元 《发展》2007,(12):23-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讲,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当前,应积极树立和秉持四种态度,忠实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构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刘秋芳  马静 《当代陕西》2007,(12):51-52
构建和谐社会具体落实到高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程度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6.
陈同举 《魅力中国》2010,(33):234-2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姚立军 《理论观察》2008,(1):161-162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换,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青 《发展》2007,(4):16-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古人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安宁.  相似文献   

19.
樊登义  马培祥 《天津经济》2007,(2):64-66,7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决定,顺应了时代潮流,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围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和谐天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也为财税部门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逸 《发展》2007,(3):63-64
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公平、公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