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行业态势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原则通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草案)》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草案)》。 会议决定,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指出,各地要做好以下工作: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建立直接补贴机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革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办法,完善信贷资金管理措施;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草案)》。会议认为,2004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购销市场  相似文献   

3.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的下达,赋予了粮食部门新的职能职责。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以新的姿态努力做好粮食工作。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草案)》。  相似文献   

5.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工作,尤其是2003年以来,针对粮食供求出现的新情况,国务院多次召开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6.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公布和实施,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法可依,并将对国有粮食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党中内,国务院今年决定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4月下旬,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5月中旬,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正式下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开始在全国全面展开,我们这次会议,就是根据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粮改《决定》精神,具体部署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8.
行业态势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颁布施行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事粮食收购的主体多元化了,市场秩序会不会乱?收购中会不会出现压级压价的情况,粮价会有大波动吗?怎样保障种粮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小南就此释疑: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粮食流通从管理理念、职能、手段和方式等多方面发生重大转变,开始由行政管理向法制化转变。今年,全国人大正抓紧粮食法(草案)立法修改,标志着粮食流通即将全面跨入法制化管理快车道。《条例》颁布实施十年来,山东省即墨市坚持以学习贯彻《条例》、开展创建"粮食规范化执法示范县"和"执法效能提升年"活动、保障县域粮食安全为契机,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实行分类指导,粮食购销市场化是主销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意味着粮食购销必须按市场规律运作,应该打破追求粮食自求平衡的格局,但必须慎重考虑粮食安全问题,注意协调出现的主要矛盾,研究寻找改革的对策措施,促进搞活粮食流通,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4]20号)文件要求,2004年9~11月,全省各地对1998年6月1日~2004年5月31日国有粮食企业新增财务亏损进行了清理认定和处理。1影响本次粮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草案严格政策性粮食管理,规定严禁虚报收储数量、以次充好、虚假轮换等,严禁挪用、克扣财政补贴和信贷资金;强化粮食收购、储存等环节质量安全检测监管,规定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粮食不得作为食用用途销售;明确了防止和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的措施。草案还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规定:“实行政府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与粮食企业经营的分离。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应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职能的转变还不彻底,管理远未到位。现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到2004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好6年。6年粮改,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粮食工作变化明显,粮食企业面貌一新。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86亿公斤,其中按保护价收购70亿公斤;销售粮食214亿公斤,其中销往外省90亿公斤;263亿元收购资金实行了封闭运行;分流粮食职工10万人,其中有偿解除劳动关系6.2万人;一批县级粮食购销公司顺利组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空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决定,省财政厅起草了《关于改进和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清理消化国有粮食企业新增财务挂帐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办法的通知》两个配套文件,这是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的两个关键性配套文件,为便于大家讨论和理解,我就上述两个配套文件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一、“四分开一完善”为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开篇说明现行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时指出“不改革,国有粮食企业就难以扭转亏损,不能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的重任”,也就是要求国有粮食企业要通过改革,扭转亏损局面,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了各级粮食行政部门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管职责。为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精神,切实做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保护粮食生产、经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七部门又出台了《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对粮食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特别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权限,同时进一步界定了粮食质量违法行为。这标志着我国粮食质量监管工作已经纳入法制化轨道。现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粮食统计作为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在引导生产、促进流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山东省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出台了《山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该制度已于11月起试运行,并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从这段时间的运行情况看,暴露出的问题不少,山东省粮食统计工作还很不适应新制度,存在不小的差距。业内人士分析,新制度运行困难重重,山东省粮食统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山东省粮食安全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经济》2012,(10):52-57
200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江苏省粮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赋予的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职能,转变思想观念,转换工作职能,切实履行依法管粮职责。同时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和国家粮食局有关依法行政要求,江苏省粮食局坚持以依法管粮促进依法行政、以依法行政提升依法管粮为工作思路,同步推进依法管粮、  相似文献   

20.
动态与信息     
《中国农业会计》2004,(7):42-43
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407号国务院令,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条例》规定,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家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增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粮食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损害粮食生产者、消费者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