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经济建设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里的经济效益,”“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就指出了讨论商业经济效果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民经济发展必须走的新路子,提出了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提出是正确地总结建国三十二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彻底纠正“左”的经济指导思想的结果,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经济建设要“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并且提出“千方百计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条新路子为我国经济建设,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商业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核心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而且不同的经济部门又有各自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总理在1981年底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各具相对独立的内容,又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十条方针统一地体现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道路。自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探索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提高经济工作效率和经济效果的途径。经过三年的时间,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同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划清了界限,理论上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实践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在这样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他还郑重宣布,国务院各部门要进行机构改革,坚决改变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互相扯皮、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很低的状况,以便有效地领导现代化建设工作,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但我们应该看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光荣任务。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程度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同志几年以前就指出,对外经济工作是关系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取得了全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扩展对外贸易."并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表明,我国在大力扩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提高其经济效益.为了实现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我们认为,我国对外贸易不仅要在数量上翻上去,而且要在质量上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9.
经济效果,或称经济效益。它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量同劳动成果的对比。研究经济效果的叫经济效果学。它是对研究人类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消耗的评价。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要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就必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对计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这对于我们搞好经济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正在走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坚持计划经济,搞好计划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现在,中央的大政方针已经定了,我们就是要尽快地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做出成绩,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这是所有从事经济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面临的新的考验。为此,我们需要从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上来一个大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以下简称《方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主要应该引进技术和进口自己不能制造的单机、关键设备,不要都搞成套设备进口,不要重复引进,不要只进口设备不引进技术,不要在引进后不加消化和推广。”我国三十多年来引进工作中成功和失误的经验,充分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引进工作的方向。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在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一、认真做好引进技术改造现有企业的工作党的十二大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的工农业年总产值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翻两番.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靠什么?一是靠以能源交通为中心的重点建设,二是靠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无论是重点建设还是技术改造,都必须转移到新技术的基础上,都要抓住技术进步这个中心环节,向科学技术进军.去年10月24日赵紫阳总理在科技奖励大会上讲过,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搞现代化,振兴经济,翻两番,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在老技术、老设备、老材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谈到经济建设方针和要注意解决的重要原则问题时,首先指出的是关于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和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的问题。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的关系;二是中央和地方、企业之间的资金分配关系、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我想着重就后一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裴长洪 《财贸经济》2002,(12):14-16
对于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八条重要方针,其中在论述对外开放时,他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苏北 《价格与市场》2003,(10):40-4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第二项任务就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朱基同志在历次人大年会上  相似文献   

17.
陈云同志最近关于加强计划经济的几次讲话,提出了当前经济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几年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正确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仍然要继续坚持执行。同时,应当看到,执行这一新的方针,也出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8.
<正>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十六字方针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是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如果这个方针能充分贯彻执行,就能解决中国经济上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什么是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呢?那就是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有八亿农民。我们的经济工作一定要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什么是三十多年来做经济工作的教训呢?主要是“左”的错误。另外,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封建主义的遗毒在我国还是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9.
龙姚 《现代商业》2008,(11):277
建国后,我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提出"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一直以来,"适用、经济、美观"都是指导建筑创作的方针,也是人们衡量建筑物好坏的标准.最近,这个建设方针又成为了建筑界中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20.
秦朝钧  王军 《商场现代化》2007,(33):225-226
<正>县域经济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也被称为县级经济、县(市)经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非常明确地提到了要"壮大县域经济"。这是第一次在党和政府的文件报告中明确使用县域经济这一提法。2007年胡锦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