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13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以表彰他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学家基本包揽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让·梯若尔此次获奖可谓打破了该奖项多年以来的“美国垄断”.  相似文献   

2.
李丹 《中国金融家》2018,(10):99-100
北京时间10月8日17点50分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M·Romer)两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二人在可持续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也意味着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出了"双黄蛋",两人将共享900万克朗(约合684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相似文献   

3.
引言2003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和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双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位经济学家因研究和发展了现代统计分析工具的关键部分而获奖,这些方法用于金融市场分析和宏观经济预测。这是四年内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二次授予“计量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上一次是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因获得了200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通常,研究者们根据经济理论分析宏观经济变量时,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连续观测值)来进行回归、预测和假设检验。然而,为了得出有效的结论,必须预…  相似文献   

4.
搜寻模型“三剑客”折桂诺贝尔经济学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博览》2010,(21):62-63
有了搜寻模型之后,宏观经济学模型里才有了真正的失业——想工作却没有工作。 2010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尔·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据说在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因为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极力反对,最后还是在瑞典重量级学者冈纳·缪尔达尔(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极力保荐下得以成功。艾克纳主编的《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收录了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科学的看法,其中不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让·梯若尔所著的《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一书,被学界奉为"规制经济学圣经",该书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政府采购现实中的规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本刊邀请了具有深厚计量经济学研究功底的王志刚研究员,对该书进行了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郭子初 《中国金融家》2011,(10):48-52,56
罗伯特.蒙代尔是当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光临北京次数最多的一位。这其中有他对中国那份独特的感情,也因每次诺奖论坛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蒙代尔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因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Fama)、彼得·汉森(PeterHansen)、罗伯特·席勒(RobertShiller)因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领域做出的贡献,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53万元)奖金。  相似文献   

9.
凌朔 《金融博览》2004,(11):28-28
挪威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10月11日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理论说明了政府政策和行为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月中旬的北京已充满寒意,然而寒冷并未降低人们对2009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高度关注。自2005年首次举办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论坛以"人类和谐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本届论坛则围绕"金融重建与经济中心"展开,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中外知名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包括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1.
近期资讯     
国际部分:1 两名美国经济学家因匹配理论和实践分享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5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做的贡献。颁奖声明说,尽管两位获奖者独立地进行了各自的研究,但沙普利的基本理论与罗思的实证实验相结合,产生了一个研究和改善众多市场功能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耶鲁人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Shiller)因为对行为金融学研究的贡献,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住某些人看米,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趣之处,恰恰在于假设资本市场能够准确反映信息的“有效市场假说”和挑战这一假说的行为金融学,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位在经济治理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经济学家,他们分别是研究公共资源治理结构的奥斯特罗姆和分析企业治理边界的威廉姆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如期宣布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让很多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意外的是,这一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并未颁给之前获奖呼声很高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自由贸易理论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而是授予了巴格沃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现年73岁的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实际上,作为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曾经多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费尔普斯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关系最早可以溯源到1990年。在当年的角逐中,他赢…  相似文献   

15.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4年10月11日宣布,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inn E.Ky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Prescott)共同分享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等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20世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10月12日下午7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弗·威廉森。其中,现年77岁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成为该奖项的首位女性获得者。这一结果出乎大多数媒体甚至专业机构的意  相似文献   

17.
刘易斯拐点     
文江 《财会学习》2011,(5):81-F0003
刘易斯,著名的黑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的先驱。1915年1月出生于原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1940年,刘易斯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学位。1979年,刘易斯获得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12,(11):2-3
10月1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仪式现场播放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左)和劳埃德.沙普利的照片。瑞典皇家科学院当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5月30日,七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五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齐聚北京,参加“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在群星闪耀的背后,我们不禁感慨:中国经济学家什么时候才能获得经济学界的这一至高荣誉?  相似文献   

20.
谢识予 《金融博览》2005,(12):28-29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分析中心的教授罗伯特·奥曼与马里兰大学经济学系和公共政策学院的教授托马斯·谢林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告中称,这两位经济学家"因通过博弈论分析加强了我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而获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价格战和贸易战这样的经济冲突以及为何一些社区在运营共同拥有的资源方面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