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交通肇事罪罪名、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共犯及刑事责任的解读,认为该罪只能用交通肇事罪冠以罪名。其罪的构成为:主观上是过失,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公共运输的安全,客观方面仍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必须出现严重结果的行为。尽管该罪实际存在着共犯,然而“逃逸致人死亡”只是该罪的量刑情节,更无共犯可言。肇事者无能力赔偿或者拒绝赔偿应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市场前景:中国每天有超过600人死于各种交通事故,另外还有四万五千多人受到伤害,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死亡人数将上升到每天一千三百多人。而1/5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都和司机的"眩目"有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仅私家轿车每年都在按50%的增长速度增加,司机增光防眩目眼镜市场需求量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市场前景: 中国每天有超过600人死于各种交通事故,另外还有四万五千多人受到伤害,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死亡人数将上升到每天一千三百多人。而1/5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都和司机的“眩目”有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仅私家轿车每年都在按50%的增长速度增加,司机增光防眩目眼镜市场需求量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抛掷物致人损害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侵权案件,它既不同于共同侵权行为,也不同于建筑物致人损害.由于这种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使得受害人查找侵权人十分困难,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对这类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加以规定,如果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受害人无疑将会因为找不到侵权人而独自承担后果.本文对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的性质加以分析,并以民法侵权法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以期完善对受害人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活动中,若多个因素共同致损,且难以清晰区分保险责任与除外责任时,则应该客观地采取比例因果关系理论来处理,分清与风险事故有关各方的责任。借鉴日本的"事故寄予度"原则,结合事故、疾病和人身伤害的具体情况,对意外事故所导致的人身伤害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车间生产过程中,电器设备要做好防护,避免发生电器事故。当电流通过人体内时,人体发生电击,电击会使得人体肌肉发生抽搐,如果不能立刻脱离电源,电流将会伤害到人的神经中枢,从而引发呼吸困难,心脏麻痹,甚至导致死亡。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本文就车间生产低压电路保护的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生产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客体应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刑讯逼供故意“致人伤残、死亡的”,应作为刑讯逼供罪的加重结果,按刑讯逼供罪处罚,而不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应是具有刑事案件侦查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在刑讯逼供中过失致人伤残或者死亡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即过失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8.
交通肇事逃逸独立成罪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处理,导致交通肇事罪与类似过失犯罪法定刑的量刑失衡,不能有效遏制交通肇事行为。另外,现行法律调控手段失灵,立法与司法解释同刑法理论相冲突,迫切需要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作为独立罪刑处理。文章对交通肇事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将定罪情节的逃逸、情节加重犯中的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逃逸纳入交通肇事逃逸罪,并进一步提出立法构想,以期消除刑法及其司法解释与刑法理论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在共同危险行为的主观要件上,非致害人也需要有过错,但是致害人与非致害人的过错内容不需要完全一致,共同危险行为人间亦无意思联络.在共同危险行为的客观要件上,共同危险行为不需要具有共同的一体性,危险行为在造成人身损害时需要实际存在,在造成财产损害时则不需要,并且共同危险行为并非要有特定的指向.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因果关系应该是择一、推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跨期决策及解释水平理论,通过三个实验来探讨产品伤害中消费者的跨期决策问题。实验一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发生后消费者当前及预期未来购买意愿较低,但当未来时点到来时,可能产生的购买行为会比预期的更高;在实验二中引入伤害程度后发现,在不同伤害程度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发生了改变,伤害程度越大,购买意愿越低,恢复时间越长;实验三则以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纵向研究对结论进行了验证,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  相似文献   

11.
生长在北方的树木会面临着寒冬的考验,处于北方地区的树木,在冬季至早春苗木容易遭受冻害或生理干旱,这种情况的主要表现就是树木的局部枝条发生枯干的现象,如果轻的话会使得部分枝条受到伤害,如果重的话就是使得全株面临着死亡。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北方树木防寒越冬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鑫  崔召选 《大众商务》2010,(14):252-252
1997年《刑法》将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分别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其含义以及相关的认定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然而,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之间仍存在争议和分歧。笔者试着论述一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跨期决策及解释水平理论,通过三个实验来探讨产品伤害中消费者的跨期决策问题。实验一结果表明:产品伤害发生后消费者当前及预期未来购买意愿较低,但当未来时点到来时,可能产生的购买行为会比预期的更高;在实验二中引入伤害程度后发现,在不同伤害程度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发生了改变,伤害程度越大,购买意愿越低,恢复时间越长;实验三则以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纵向研究对结论进行了验证,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刑法>将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分别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其含义以及相关的认定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然而,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之间仍存在争议和分歧.笔者试着论述一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个性特征在应激反应中起决定作用,迅速的判断力、意志自觉性、意志果断性、坚毅的精神、类似的行为经验,都是积极应激反应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这些反应如果持续、高强度地发生,则会危及个人的身心健康、安全感、自尊心以及心情的安宁程度等。  相似文献   

16.
企业行为文化是通过企业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如果有好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就决定了该企业具有正确的行为文化。它是引导企业与职工之间形成统一价值观,构建企业与职工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故意轻伤害案件具有多发性等特点,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对此类案件的现行处理机制在一些地方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影响司法的公信力。应当改进处理机制,明确限制公安机关受案后的移交行为,赋予公安机关轻伤害案件的调解权等,以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一类重要的人身保险,其针对的保险事故是意外伤害,包括意外和伤害两个层次。保险事故是否为意外伤害也就是决定是否赔付的标准。药物过敏导致的被保险人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审判实践中一般将药物过敏作为意外伤害对待。甄别药物过敏的性质对于处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纠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处理该类型的保险合同时,应当限制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和保险人说明义务的适用。  相似文献   

19.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在战场上死亡的人有75%是由于抢救不及时造成的“二次死亡”,如果战场上抢救及时,将会有大量人员生还。  相似文献   

20.
运用1981年~2006年中国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中伤害犯罪与财产诈骗犯罪的数据,检验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对伤害、财产诈骗两类犯罪的影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收入差距与犯罪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且收入差距扩大初期犯罪率加速上升,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二是犯罪防御行为对犯罪的抑制作用没有得到验证.最后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