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与1988年相比要复杂得多,但有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之分。主要的及直接的原因是:(1)1992~1994年“超高速”发展的结果。连续三年的投资扩张及乘数效应导致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形成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2)价格调整措施集中出台的影响。近两年对原油、煤等矿产品。粮、油、棉等农产品和铁路运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价。这些上游产品的提价,带动了下游产品的涨价,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有条件的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使国内居民出国旅游和留学的成本降低、国内居民出国旅游和留学的成本降低、可以减轻外债负担;也给我们出了不少难题:如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失业压力会加大、金融风险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等。  相似文献   

3.
走市场经济道路,向市场经济转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信奉和行动。同样是向市场经济转轨,前苏联东欧经济出现了大滑坡,其主要根源是对国有经济实施了“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相反,中国却稳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并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其秘诀就是维持国有经济运行搞改革。维持国有经济运行搞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维持了国民经济的低效率、刺激了通货膨胀和带来了潜在的金融危机,带来了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等。因而一方面中国的改革要在继续维持国有经济运行的条件下进行,另一方面,必须认真解决由其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伴随着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中国出现了普遍的价格上涨。人们看到了CPI的急剧爬升和物价总水平的大幅上涨。但这种由于猪肉涨价具体引发的全面的价格上涨,不是通货膨胀,更不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理论的研究不能将通货膨胀与价格上涨划等号。通货膨胀是钱多了,必然引起价格上涨;而引起价格上涨还有其他的原因。目前价格上涨的性质是价格调整,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不合理的比价关系进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反通货膨胀成本特点,论述了我国1995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抑制通货膨胀。本文同多数议论通货膨胀问题的文章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不厌其烦地罗列一些通货膨胀数据,简单地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提出几条笼统的对策,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把通货膨胀和反通货膨胀问题置于我国经济体制大环境中。围绕宏观经济中供给和需求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客观的辩证的有说服力的分析,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6.
1996年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规定,我国热计量收费工作要"1998年通过试点取得成效,开始推广,2010年基本完成."13年过去了,我国的供热改革进展十分缓慢,效果很差,第一、目前实施热计量收费面积只占总供热面积的Q8%;第二、供热改革不是反通货膨胀,而是助推通货膨胀,不是减轻百姓负担,而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走一趟大卖场就能发现“涨”声一片,猪肉、面粉、鸡蛋乃至卫生纸,几乎都在涨价。其实,此轮物价上涨是全球消费者共同面对的难题,通货膨胀正席卷全世界。面对高通胀时代,什么都不做只会变穷。哪些是应对通货膨胀可获利的投资标的呢?答案是跟着“五金”赚一波。  相似文献   

8.
记者在福建、天津、浙江等地的建材市场上了解到,自4月1日消费税调整近半年来,实木地板身价看涨,每平方米最高涨价近30元。与此同时,意在接力实木地板消费的竹地板呈现出一派"风声水起"的景象。竹地板"乘虚而入"新消费税政策实施,不少消费者在涨价风劲吹的实木地板前持币观望,并因此将目光转向未征收消费税的替代产品。实木地板涨价,不涨价的竹地板无疑迎来了新商机。由于性能良好、环保美观、价格便宜,竹地板相比强化地板、复合地板、地板砖等其他地板替代品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将使其拥有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物价走低,1999年价格水平的变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低物价的形成是正常的、合理的,价格水平下降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当前低物价格局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且再度出现通货膨胀、物价猛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应采取既反通货膨胀,又反通货紧缩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0.
依据传统的观点,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然而,这是缺乏科学理论基础的。要验证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真实关系,需要把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货币投入统一在一个初始陈述中。为此,从G函数出发,以货币投入为基本约束条件,构造了一个两部门分析的模型,其中涉及到技术、价格和其它固定数量。依据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定义了有关价格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概念,推导出了有关的结构性解释。结果表明,包括农产品价格在内的价格增长只会导致货币缩减率的增长率的增长,而不能直接影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以归入纯粹的经济外侵入。经济自身的增长,处于极端状态的因子的增长,会带动货币缩减率的增长率的增长,从而加重已有的通货膨胀。农产品涨价是否总具有这种极端状态,需要经过试验和实验来证明。遏制通货膨胀,有助于技术进步,促进固定投入增长,保持或加速整体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通货膨胀的总根源在于体制转轨时期形成的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分散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并存且混乱的“二元经济管理体制”。但货币的超经济发行是其直接原因。而在我国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基本上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导致的结果。一、通货膨胀——赤字财政政策的产物1.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我国改革的初衷之一是为了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可二元经济管理体制虽然增加了企业和职工的物质利益,却没有达到调动两个积极性的目的。企业留利随着放权让利的改革而  相似文献   

12.
对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和利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行为分析,基于1994Q1-2011Q3的季度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估计系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和方差分解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及政策建议是:由于通货膨胀仅在短期内对汇率升值具有微弱的替代作用,因此不宜采用通货膨胀政策缓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由于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有着持续的逐渐增强的替代作用,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由于就反通胀而言,汇率升值比提高利率见效更快、作用更强,因此在反通胀的背景下可优先考虑采用汇率升值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性质不同,对各国政治经济影响也不同.恶性通货膨胀会使一国的政治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以民国时期三次币制改革为实例,肯定其中的积极意义,论述其中的危害性.这既是对民国时期金融史、货币史的回顾,也是对恶性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国民政府实行的第一次币制变革是“废两改元”,在统一币制、货币单一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国民政府实行的又一次币制变革是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对币制统一,摆脱银价涨落影响,稳定金融,恢复与发展经济,也有积极意义;国民政府在大陆实行的最后一次币制变革是发行金元券,导致货币贬值,滥发钞票,整个国民经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解决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要综合治理蔡国新南京市经过一段时间物价治理整顿,物价涨势趋缓,供求矛盾缩小,流通秩序开始好转,市场平稳。但是,物价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少,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澄清认识,弄清问题1.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是两个概念,还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5.
<正> 11月7日,来自江苏省委研究室等12家单位的28名专家学者在南京财经大学303会议室,就当前农产品涨价的轨迹、态势及其影响,以及调控对策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粮食涨价的性质:短时期的迅速上涨而非恐慌性暴涨 大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今年1—9月的粮油市场运行一直基本平稳,10月中旬开始,江苏省粮食则出现了具有突发性强、上涨幅度较大、连锁涉及面较广的价格上涨(或暴涨)现象。这既有供应偏紧趋势的放大效应的因素,又有政策预期的催化因素,也有粮油作为百价之基的生产生活产品的连锁反应作用。但不管怎样,这是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后出现的正常现象,是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合理释放。同时,专家学者们也认为,长期以来,粮油产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以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目的是实现和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通过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通货膨胀的目标设计、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及责任追究制和通货膨胀的预测与长期通货膨胀率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制度性改革,透明度高、可责性强,但也存在对短期灵活性有一定制约的缺点.当前,由于我国还存在一些制约条件,不太可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相似文献   

17.
诸多先天性缺陷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而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信贷管理政策的调整,更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从宏观经济运行看,通货膨胀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增长。然而,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紧缩,却打破了中小企业原有的融资结构性平衡,抬高了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在融资渠道狭窄和融资能力有限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应坚持流动性为主的原则审慎适度扩张,选择最匹配的银行作为长期合作伙伴,避免在经济运行步入下行周期时资金链难以为继而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指出2008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要正视2008年物价上行的压力,尤其要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泡沫,及时出台调控措施,调节和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努力防止结构性涨价演变为整体性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9.
税费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改革中也暴露出不少隐藏的问题,主要有:有关农村公共产品的问题,有关政府职能的问题;有关农村税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惯性内生于通货膨胀动态演进系统中,并会制约外生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而导致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成本增大。纯前瞻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不包含内在的通货膨胀惯性,无法用来描述和解释通货膨胀惯性问题。构建包含通货膨胀粘性假设的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采用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来描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较高的通货膨胀惯性意味着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较高的反通货膨胀成本,中央银行应该赋予控制通货膨胀目标更高的权重,并将市场型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