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挑战分析(一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送变电施工企业被推向市场已十几年了,但至今,企业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部、网、省局的计划任务。说明送变电施工企业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运行,连真正意义上的“双轨”运行都还未达到。现在电力基建实行投资风险责任制,项目法人和工程招标制。施工企业要与省公司脱钩,与省公司仅存资产纽带关系。要成为“四自二体”,企业必须独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穷人的孩子平当家”。(二户摸着石头过河”体制改革有一个新老交叉交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机制尚未确立,老机制仍在…  相似文献   

2.
国家电力公司1999年工作会议要求,各网省公司要把所属设计、施工、修造企业的改革纳入总体改革规划统筹考虑,按照国务院对国有企业3年基本解困的要求,对其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改组改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之后,山西省局于6月下旬迅速召开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施工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这样,不但把电力施工企业的体制改革明确摆上了日程,而且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必须遵循这一总体要求来探索和制定体制改革的具体施实方案。一、集团化是必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施工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改革是华东电网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培育和发展华东电网电力市场,是今年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按照全电会议的要求,结合华东电网的实际,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做好网、省(市)局政企分开的准备。在去年网、省(市)局对此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并初步理出政、企不同职能和具体内容的基础上,今年二季度内,网局将组织省(市)电力局对此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各局要抓紧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2.明确产权关系和确定经营范围。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和电力部有关文件对集团公司、省(市)电力公司的产权关系、经营范围、法人治理结…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广西各电力设计、施工、运行。科教及管理单位之间的联系,广泛开展电力设计技术协作及科技信息交流活动,搞好电力设计,选好用好名优电力设备,推动全区电力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经与有关单位协商同意,广西电力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简称广西电力设计情报网)于1998年7月对日在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召开成立大会暨名优电力设备新产品发布会。广西电力局有关处、广西水利厅地电局、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电力局中调所、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南宁供电局。玉林供电局、桂林供电局、梧州供电局、河地供电局、广…  相似文献   

5.
火电建设行业的项目管理是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施工项目管理。电力基建的行业性质决定了电建施工项目横跨电力与建筑两个行业,其管理与施工技术有一定垄断性。项目多了,对于所需的技术等各类资源需求也急速增长,而这些资源又不易获取或替代。另一方面,随着电力形势的变化,电源点及电源类型明显增加,电力基建类型也明显增多,涌现出火电、核电、风电、电网、工民建、国际工程、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个电力基建领域,电力基建企业也深入到电力基建领域的各个价值链,针对不同业主、不同基建类型,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技术、管理手段和经营财务政策等,如何在同质和不同质领域内统筹管理,将是电建企业面对的亟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按单位分列)1999年电力施工企业完成劳动生产率排序表  相似文献   

7.
(按单位分列)1999年电力施工企业自行完成利润总额排序表  相似文献   

8.
我局建筑安装工程处主要承担全局各矿、厂土木建筑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及汽车修理任务。过去,局对该处的主要生产任务采取包下来的办法,用指令性手段将各矿的基建施工项目及汽车修理劳务统划给这个处,因而存在着工程质量差、造价高、工期长、修理质量低、经济效益差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85年起,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全局各生产单位的基建项目采取招标投标,不再规定局工程处为固定的承建单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对网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科学、合理的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机制,有利于加快跨区(省)电网发展,有利于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由于我国电价机制正在完善中,独立输配电价机制尚未建立,当前跨区(省)电力交易尤其是网对网跨区(省)电力交易的价格机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基于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机制与方法的分析,借鉴国外跨国(区)电力交易中送电、输电和受电价格制定的经验,从完善价格体系、实施统一的价格机制、引入市场定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网对网跨区(省)电力交易价格体系与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力施工企业多年来难以摆脱双重的依附性:一是依附于电力行业国家行政垄断地位,二是依附于电力基建国家的投资。正是由于这种依附性,电力施工企业内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复杂、人浮于事、经营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依然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电力施工企业重点应理顺企业管理层、施工项目管理层、作业劳务管理层三者的关系。总  相似文献   

11.
一、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从表象上看 ,电力施工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企业的变化 ,是导致电力施工企业陷入困境的最直接原因。施工能力过剩。八十年代以来 ,为适应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各网省电力施工队伍快速膨胀 ,到1999年底 ,全国仅隶属国电公司系统的火电施工企业就有56家 ,150015人 ;送变电施工企业31家 ,62602人。分析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和近几年开工任务 ,可以看出电力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严重过剩 ,电力建设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已经形成。可以预测 ,在今后几年内 ,电力建设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仍将存在…  相似文献   

12.
面对电力建设市场送变电企业出路何在?章世铭,柏万利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由转换经营机制逐步进入到企业制度创新阶段。电力基建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作为国有送变电施工企业,如何面对电力基建体制改革,寻求在市场竞争中存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电力部在去年召开的电力基建改革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国有送变电施工企业如何面对电力基建体制改革,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新途径,笔者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倡导政企分开若干年后的一九八九年,“管理性”施工企业的名词似乎已不多见。但在实际生活中,各省市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既没有施工队伍,又没有施工机械,更没有工程设计与施工承包能力,只搞企业管理的“施工企业”。它们的前身,或是某工程局、某基建局;或是一些由于其基层工程公司纷纷独立经营,形成了空架子的总公司。在清理整顿各类企业,压缩基建规模及施工队伍,工商行政部门要求各企业年检换照的今日,这些管理性的施工企业  相似文献   

15.
建立区域性高校大型精密设备维修协作(站)网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区域性高校大型精密设备维修协作(站)网的设想诸葛英琳,张君伟按:电力生产、施工部门,特别是各网、省的电力科研院(所)拥有的精密试验设备,数量和价值是可观的。一些院(所)的固定资产都在5000万元左右。《建立区域性高校大型设备维修协作(站)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主辅分离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厂网分开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截止到2003年底,暂保留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电力辅业企业共179家,有员工206567人,离退休人员101205人。其中火电施工企业和送变电施工企业71家,水电施工企业2家,电力设计单位22家。所以,在主辅分离的改革中,电建企业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十一五”规划的临近,主辅分离工作摆在火电施工企业面前。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电力系统的辅助性业务单位(如基建、修造、器材供应等)要与电网企业脱钩,进行公司化改造,进入市场,即所谓的“主辅分离”。这是电力系统的辅业之一的火电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的通知各煤管局、省(区)煤炭厅(局、公司),各直管矿务局(公司),北京矿务局、神华集团公司、华晋焦煤公司、伊敏煤电公司、各直属基建、地质、制造、院校、科研、设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已于1996...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业》2006,(10):I0002-I0002
丽水电业局是地处浙西南的的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一家大型供电企业,隶属于浙江省电力公司,成立于1981年4月。目前,全局有15个职能处室、5个生产单位和1个多经企业(正阳集团),下辖省属企业莲都供电局,并受省电力公司委托对遂昌、松阳、云和、景宁、龙泉、庆元、缙云、青田等八县(市)电力(供电)局实行代管,承担着丽水七县一市一区共194个乡镇的供配电任务。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针对本省各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的l司题,为了推广现代丁测工程管理方法,与各施工单位一起联合举办“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与招股析学习班”。学习班采取了“一期四站”--x出去¥哈磁【现场循环办班的方式,受到了施工建设单位的欢迎。参力比学习班的有各施工企业、各电厂筹建处、省电力局基建部门、省电力设计院、省电建集团公司等。学员普遍反映:这个学习班”办得好,办得及时,收益匪浅。总结经验有以下几点:互.选准了内容:因为培训的主题是当前建设、施工单位最迫切需要掌握的内容,因而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