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如何认识当前的时代,怎样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在理论界有不同看法。本刊1987年第6期发表了解德元、黄苏两同志的文章后,有不少来稿提出了不同观点。本刊拟陆续选登这些稿件。本期发表的是争论的主要观点,以期讨论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经济中的国家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经济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阶段,其外廷和强弱差别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家经济职能理论的历史考察,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家经济职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海闻 《港口经济》2012,(1):53-55
海洋价值观反映了人类对海洋战略地位及其重要价值的认识。在人类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海洋价值观经历了多次认识上的飞跃。自古以来,“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一直是海洋利用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4.
董克强 《中国经贸》2012,(20):103-104
摘要:本文突出指出了,中国现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对列宁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即“公有制+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回复。而列宁创立的这种“公有制+市场经济”模式具有巨大历史优越性,即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自为史”或“自觉创造历史”的更高发展阶段,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转基因工程”。其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可使社会经济实现“持续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一,“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题目。对历史上的市场与今天市场经济的区别、特点、联系和有无继承性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这个课题的讨论,必将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的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借鉴和开拓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一个学科虽然有其相应的研究领域和对象,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段,客观上却会出现不同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1992年中央确定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世界两大革命,即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革命作为“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革命则改变了世界的总体格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引力场”。  相似文献   

7.
对一位已故的科学巨匠的最好纪念,奠过于重温他的无比正确的学说。一百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身后一百年的世界历史,正是他的学说和预言的光辉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资本主义正继续在他所指出的道路上由发展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思想对东方落后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列宁把这个理论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俄国化;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把这个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并使“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在中国由可能一步步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9.
产权交易制度变迁为国家法律法规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不可能迅速到位历史的事实表明,我国产权市场经历的三个阶段是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低收益制度被更高收益制度替代的过程。但是,这个制度变迁过程不但漫长,而且当前的产权交易市场制度仍然处于较低层次,不适应产权市场规范和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制度制定者对于制度变迁有着不同动因,并产生不同“制度偏好”的结果所致。  相似文献   

10.
王焕平 《魅力中国》2010,(17):46-47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字义上看,“和”字为象形字,最早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庄稼边奏乐看书;反映出历经战乱的人们对于社会稳定、悠闲自得的追求。“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既有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仰慕的“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也有以后“盛世”的和谐社会。当然,传统的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洽、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有着诸多的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具有独特的时代意蕴,它历史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深刻挖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实现和谐社会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马克思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所作出的经典论断。但是,这种替代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条件,需要经过一个错综、复杂、曲折、反复和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客观、公正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与实践社会主义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而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轨迹,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反思“后危机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冲击不过一年有余,有关“后危机时代”评论就铺天盖地而来。作为对经济现象感兴趣的人,我很好奇,这个“后危机时代”怎么就来的如此之快?我们似乎有必要借这个题目来回头看看当时对危机性质的认识和估计,究竟哪些对头、哪些不对头。  相似文献   

14.
何冰 《魅力中国》2010,(6):85-85
人们经常会使用到市民社会或者公民社会,但是却对两者的概念常常予以混淆。“市民社会”概念的内涵在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不断丰富演化。市民社会到公民社会概念的演变经历了几个历史时期,在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含义。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市民社会概念的转变,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理论性认识与对策性认识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类型的认识。它们各有自己特定的目的、方法、作用和特点。理论性认识具有抽象性、根本性、指导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对策性认识则具有实践性、具体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理论性认识和对策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区别、各有特点,而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国宝探秘     
吴杰 《西部大开发》2006,(12):61-61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惟独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传承有续的。以文证物、以物证史。这个“文”,就是指的文献资料;“物”主要是指历史上各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建筑、石窟、摩崖石刻、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重要实物、艺术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上,交换活动很早就产生了。氏族部落时代,部落与部落之间就有交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制的产生,产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交换到达消费者手里。随着交换的发展,商人出现了,商业也出现了。在人类历史上,商人和商业在两个时期表现的最活跃:一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古代社会,一是封建社会末期到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商人,商业在氏族社会末和古代社会里所起的作用,恩格斯曾作过很好的分析和评论。他指出:人类走近文明(阶级社会)的门槛,是由分工方面的一个新的进步开始的,这个新的分工,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商品交换的阶级——商人。“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的时代命题,并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当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是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人大、政协两会在京召开,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加速和平崛起和走向世界的进程必将是今年两会代表讨论的重要内容。每个时代部拥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人类活动的历史时期相比有着更为明显的个性。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科技信息风起云涌,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而这一切变化则暗示着这样一个道理:这个时代将不再有“国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门似乎听到了党中央发出的,进军世界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20.
孔瑞茹 《理论观察》2014,(12):11-12
英国历史学家、伦敦经济学院欧洲思想史教授约翰·格雷的专著《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对自由市场体制作出全面质疑,提倡社会市场体制,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将社会效益考虑进去。作者为此提出许多有益建议。然而,笔者认为,作者的美好愿景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内才能解决。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