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J.A.Sohumpter)1934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按照他的定义,“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目的是获取潜在利润。熊彼得未能明确地界定技术创新的概念,但他界定了“创新”与“发明”的区别。他认为,“发明”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是属于技术范畴,而“创新”则是企业家把新发明引进生产体系,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因而创新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自此之后,特别是本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技术创新已成为产业升级的…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出现了一种“一制多式”的局面,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模式。比如“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等。最早提出“模式”这一概念的是费孝通教授。1993年全国政协小城镇调查组到江苏考察,费孝通教授在扬州的总结会上提出,“我感觉到苏南这个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3.
关于垦区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问题陈平最近中共黑龙江省委提出:在绝不放松农业、国有企业等经济发展“第一战场”的同时,积极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大力培育新的经济生长点,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目标。对这一...  相似文献   

4.
赵斯建  张波 《农家之友》2009,(29):32-33
生猪生猪所,一般都地处郊外农村居多,也有地处偏僻旷野山坡,极易遭受雷电袭击侵害。在遵循“构建新型和谐平安社会”的前提下,研究可行的雷电防护技术和措施在“安全就是效益”的今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碳”经济是破解农业生产资源约束的发力点,也是激发农业产业活力的着力点。面对“双碳”战略目标,农业产业应以全流程“绿色化”发展、产品“全值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完善农业“双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金融信贷及市场化体系,加快农业低碳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全面助力农业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石河子利用外资的几点思考高国斌,兰英,龚斌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对于改善经济结构、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加快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石河子从1987年开始,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和“戈壁明珠”、“小上海”等美誉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震  唐欣 《农业经济》2002,(4):48-49
“内发式发展论”来源于日本,日本的经济增长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基于吸收外来要素如外来技术、外来文化以及外部资源的同时,通过植入内在因素并且不断创新来实现的。在总结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时,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宫本宪一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内发式发展论”。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理论探索及经验总结,使得这一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成为指导日本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以其灵活的优势,占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以及“两个转变”的必然要求,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前乡镇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解决技术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低和高物耗、高占有、高劳动投入的“三低”、“三高”问题,其重要出路在于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但是,由于高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智力、高竞争、高风险等诸多因素,因此,乡镇企业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必须着力于…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与资本、土地、技术等共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但是,相对于农村的劳动力需求而言,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供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负累。囤积起来的庞大的“劳动力蓄水池”,造成“3个人的饭5个人吃”的低效益局面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瓶颈”。在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政府首次把城镇化提高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其称为城镇化战略。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体制框架——市场经济体制,和主题内容——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内,城镇化在大多数农村只能是个远景目标,更现实些的、更具有操作性的战术应该是农村工业化发展形成产业化来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应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进步,同时改善和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资讯     
热词
  互联网+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WTO时代”。入世后农业市场开放,由于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价格、品质、技术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若向中国大量倾销,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稳定等都构成严重影响。中国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结构调整。目前农村和农业融资难却是制约三农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入WTO后对农村和农业资金需求与供应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 如果说,电力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那么从国家电网控股的四川会理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会理供电公司”)年复一年的售电量,我们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第三十七讲 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是美籍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后来又在三四十年代加以进一进发展,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特点就是极力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及“企业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以其“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的产生,发  相似文献   

15.
张素凤 《山西农经》2023,(18):136-138
农村集体“三资”作为村集体的共有资源,不仅与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新农村建设。但是,现阶段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其经营效率与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深入探究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三农”问题上,农信社与地方政府是有利益契合点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势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地方经济发展,农信社业务也势必得到壮大。从终极目的上来看,农信社与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上求得“双赢”局面。但在实践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信社却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偏差,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振兴农村经济赵永刚,刘琼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它根据当地科技兴农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科技进步为办学宗旨,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业投入,遵循“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增加农民收入,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攻深找盲”是辽宁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辽宁的国有地勘队伍已取得了重要成果,深入开展“攻深找盲”前景广阔。对此,地勘队伍需要突破技术瓶颈、资金瓶颈、人才瓶颈;地勘行政需要提供规划保障、科技保障、资金保障、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重振农业合作社再架农民致富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合作社正名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间,合作社曾经遍及全国农村,红极一时。也正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所谓“合作社”把农村经济弄到了“破产的边缘”。如今这种“合作社”虽已放弃了20年,但农民依然记忆犹新,心有余悸。那是因为他们错误地把“人民公社”式的“合作社”当作唯一的合作社形式。我在这里所说的合作社,决不是那种“人民公社”式的乌托邦组织,而是国际公认的合作社组织。这里说的合作社与“人民公社”式的“合作社”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前者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大生产者的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