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探讨推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征信体系建设为基础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唐德鑫 《武汉金融》2004,(10):11-13
本文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信用缺失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4.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信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信用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经济运行成本的高低,解决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体制、理论和现实等几个方面就我国经济运行中信用缺失问题和如何完善信用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信用管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 ,信用交易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和完善的表现。可是近几年来 ,经济生活中突出的失信行为正日益侵蚀我们正在建设的市场经济肌体。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 ,国内市场经济将极度活跃 ,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活动将日趋频繁。而薄弱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 ,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笔者试谈管见。一、信用缺失的表现(一 )政府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 ,其发展有赖于…  相似文献   

8.
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疏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步建立,信用缺失等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根据北京“首届中国企业信用论坛”公布的资料,中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具体  相似文献   

10.
信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构建一个完备的、健康发达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则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1.
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信用,针对我国信用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的失衡矛盾,迫切需要具有管理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助推作用,通过提高信用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信用供给;刺激引导信用消费,扩大信用需求;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加快信用产品市场化运行,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12.
段科锋  杨武 《中国金融》2004,(16):63-64
中国社会信用的缺失,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拟从文化视角探析中国信用缺失的原因,以期对我国信用文化的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15.
改革开放后,信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造成银行的呆帐坏帐居高不下,也阻碍着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提出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三个对策及三步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信用角度出发,对农户信用识别、农户融资行为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农户的融资状况、信用行为特征及其农户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实质在于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农户信用;第二,农村社会信用主要是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特征组成的"圈层信用结构",农户的隐性信用能力对农户履约水平、履约能力的判断更具有参考价值。第三,现阶段农村农户信用行为符合"分类相聚"性质,构建与农村信用水平相适应、以"农户信用联结"(Peasant Credit linkage)为中介目标的农村信用体系,是现阶段提高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识别、解决农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信用是什么     
越石 《国际融资》2003,(3):33-35
信用是什么?对于像欧美那样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本不是一个问题。尽管发生了美国安然事件,但是必须承认,美国的信用基础没有发生动摇。相比之下,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信用还是一个没有解决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用是什么?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林钧跃 《征信》2023,(5):1-12
信用规则是指对信用主体的行为起到规范、引导、劝诫和教化作用的各类社会规则的集合。信用规则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框架内的大部分信用规则由社会信用体系输出实施,用于规范“政商社法”四大领域中各类信用主体的行为。另有一类信用规则用于规范社会信用体系自身运行。在性质上,大部分信用规则属于社会规则范畴,所针对的是“人”,包括法人组织和自然人,对他们的失信行为进行规范。有少部分信用规则不在社会规则范畴,它们是用于规范信用信息使用及其基础设施运行的,所针对的是“物”。在信用规则体系框架中,“骨干”是信用法律,而政策规定、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和组织纪律等类型的信用规则是“枝叶”。对于当前急迫推进的信用立法工作,在首部信用法律的目标和宗旨中,应给出信用规则体系概念,并对其框架边界和主要内容予以描述。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的保险企业正处在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存在营销误导和理赔服务不及时等现象。创建保险企业信用体系应从如下方面入手: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确定对保险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