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涵.那么,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建设新农村的路子应该怎么走?笔者在认真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的了解和相关资料的研究,从分析具体问题入手,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昭觉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环境,围绕富民强县的目标,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把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经久不衰,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沿袭传承、相互交融、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农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阐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点,重点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及自身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创新金融服务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金融引导资源配置,调节经济运行,服务经济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农村金融组织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着力搞好农村金融工作,健全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部署,如何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探索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子,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为例,介绍了敖汉旗在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旨在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推进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切实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头脑反应快和服务意识强的涉农人才队伍,尤其需要一批掌握最新的农业实用科技成果,有能力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因此,新农村的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的资源,农村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其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实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  相似文献   

10.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发展与人才关系为切入点,研究制约甘南州畜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的关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推动甘南州及其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党政机关的秘书人员,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层秘书人员,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负有重要使命.为此,我们从本期起新开“建设新农村与秘书工作“栏目,欢迎广大秘书工作者,特别是农村基层秘书工作者踊跃投稿,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民族地区成教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世纪之交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决策,对于推动全国的改革和建设,优化地区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不仅在经济上,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正确分析、认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存在的问题,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消除或减少这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睿 《西部财会》2006,(10):65-67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好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甚至可以说没有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农村工作状况,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是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得到全国上下的积极响应,已在全国迅速掀起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但在这个热潮中,应警惕和冲破一些思想误区,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误区之一为时过早不少地方,特别是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认为,现在的农村刚刚解决温饱,农民还没有多余的钱用来盖新房、娶新娘、改善生活环境等,这个时期谈新农村建设为时过早。不可否认,尽管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和改善,但仍然有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途径,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