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云 《英才》1998,(12)
1959年的夏天,对于精力和智力都显得过于旺盛的王刚来说,印象深刻。因为作为“坏孩子”,他已经到了被学校劝退的边缘。“那时候我小学四年级,连淘气都说不上,是非常坏的那么一个孩子。东北的地板,因为底下走暖气管道的缘故,离地面都有一米多高。每个教室底下的暖气管道都是通着的,地板上有个方口,掀开就可以钻下去。期中考试完了,我拿着一支蜡烛,钻到了地板底下去,我是想摸到别的班的地板底下,捅人家地板捣  相似文献   

2.
没去过县城     
夏天,应一位在中学教书的同学邀请,跟着他到豫西山区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7天的支教活动。小学是由一座破庙改建的,几间土房,摆上桌椅,就成了教室。一天课上,我给四年级的孩子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们联想一篇关于外面世界的日记。一个叫小雨的男孩儿举起了手,获准站起来后,他问:“老师,写县城可以吗?”我笑着点了点头。他接着问道“:老师,县城离我们这儿远吗?县城里是不是有马路、汽车和楼房?”我的笑容僵住了,没想到这个10多岁的男孩居然没有去过县城!想了想,我对班上的孩子说:“大家有谁去过县城的请举手,帮老师回答一下他的问题。”没…  相似文献   

3.
没有校牌;教室的窗户用塑料布糊着;初春里的孩子们趴在冰冷的水泥台上认真写着字;12位教师挤在两间办公室里,两位教师共用一张办公桌,三位教师共坐一把连椅。这是河南省柘城县老王集乡陈楼小学的窘境。更让这所小学尴尬的是,由于陈楼小学地处老王集乡北边比较偏僻,老师都不愿意到该校任教。春节过后,由于几位老师没有到岗,大批学生流失。其中,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全部流失。  相似文献   

4.
杨陶隽 《数据》2013,(12):16-16
说到数字,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吗,数字其实包含很多内容,我喜欢丰富多彩的数字。还在读幼儿园时,我就接触了数字。当时仅仅知道阿拉伯数字中的十个数字和简单的加减法。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上,我开始接触简单的统计知识,当时只是当作业来做,并不知道统计也很重要。直到三年级时,我才逐渐了解到数字和统计的意义。原来每一个数字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它们似乎为了生活而生……  相似文献   

5.
熬着过青春     
从懂事那天起,我就盼长大。小学盼中学,中学盼大学。都说生活中有企盼是好事,也许是吧,如果没有这个“盼”,我是挺不到现在的。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大妹妹比我才小一岁,小妹出生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按说我家已经有我这个儿子了,没必要继续生。可爷爷不干,怕我万一有个闪失,孙子越多,意味着保障就越多。所以一看小妹是女的,我妈当时就哭了,想把她送人。我爸在关键时候舍不得了,说:“丫头就丫头吧,都不用上学,一天给三顿饭,花不了多少钱。以后一门心思供老大,只要他出息了,顶100个儿子。”那时我那么小,就知道自己责任重大。看着家…  相似文献   

6.
10年前,有一个大学生想通过上新东方的课实现出国梦,但没钱交学费,便找到我问能不能暑假在新东方兼职做教室管理员。并且安排他到TOEFL和GRE的班。查完学生的听课证扫完地后就在后面听课,我说当然可以。他又接着提了要求,如果两个月的兼职做得好,能否给他500元工资让他买个录音机,  相似文献   

7.
心理游戏     
有人曾参与一个心理游戏,游戏是这样的——一排人站在老师面前,老师喊:“一”,大家向左转;喊“二”,大家向右转;喊“三”,大家向后转。谁转错了,就得蹲下,大声说“我错了”。起初节奏比较慢,大家脑子尚不糊涂,很少有错。渐做渐快,就有错了。有人错得明显,蹲下承认了;有人错得不明显,想蒙混过关,老师不依,一再重复说:“刚才还有人错,请承认。”直说到那人撑不住蹲下认错为止。而此时要承认的,已不光是方向转错,还有掩饰过错的错,所以就要比别人蹲得更久些。某君却一直没有做错,开始有三个人坚持不错,后来剩俩,最后只剩他一个,他还是没错。他…  相似文献   

8.
两个烧饼     
上高一那年,我十五岁。有一天早上,我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去了学校。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娘突然推开我们教室的门大声问:“俺家的梅子在这儿吗?”当时,我们全班同学都愣住了,我赶紧跑了出去,身后传来一阵哄笑。娘看到我,急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包,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露出两个焦黄的烧饼。她把烧饼要递给我,说“:快吃吧,闺女,还热着呢。”我没有接烧饼,生气地说“:谁让你来的?我不吃!”说完转身就要走。娘一把拉住我说:“不吃饭不行啊,正长身体呢,快拿着。”我一瞅她的样子更来气了。她灰头土脸的,好像头也没来得及梳,穿着肥大、没型、过时的衣服,还…  相似文献   

9.
陈秀梅 《财会月刊》2013,(5):I0008-I0008
儿子初入小学,因为纪律问题几次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时常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做题要认真,他却总是过耳就忘。有一次,儿子回到家就乖乖地写作业,最后他拿出数学试卷,说老师让改错,有几道题不会,请我帮帮忙。他用小手轻轻地捂着试卷的一角,我挪开他的手一看,教学老师在单元测试卷上用红笔写上“不听讲”三个字。考分对我来说并不是奖惩孩子的唯一尺度,反倒是试卷上老师批示的那三个字让我火冒三丈。我本想狠狠地训斥他,  相似文献   

10.
漫漫求学路     
当我背起书包的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到顶的年代。在开门办学的热潮中,我在牛栏里、沙滩上玩了三年。老师能管住我们不打破头,不摔破皮,就不错了。时光空流逝,那可贵的光阴,都被“革命”的热潮消融了,化作了可笑而又可叹的回忆。大约四年级开始,我们才被收回到小学,一年多以后,小学毕业。 上了初中,我依旧糊涂,对学习不感兴趣,却迷上了小说,这多少使我对知识  相似文献   

11.
评“先进”     
厂里有个客车队,客车队里有四个班。驾驶班30个人30台车,缺了谁就有人上不了班回不了家。有人说,司机一“咳嗽”,队里准“感冒”。因此,上下都很看重。管理班虽说“管”,也是为驾驶班服务,调度、统计、材料员围着司机们转。修理班更不用说,司机说车有“病”,他们马上就得干。否则,影响出车问题就大了。勤务班三个女工专门负责车子里外的卫生。四个班虽分工不同,却各司其责为了一个目标:为工厂服务,为职工服务。大家反映:客车队职责明确,没有扯皮的。可自从来了老张,问题就来了。老张原在厂某单位开双排座车,因为  相似文献   

12.
担任总理职务半年后,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讲了他“放心不下”的“三件小事”。“第一件事:1993年7月4日,我到山西省吕梁山区临县的一个村里去考察。那天下着大雨,到了一所小学。那是一个非常简陋的窑洞,只有十多套破旧的桌椅,五个年级的同学混班上课,学生面朝里,光线很暗。这幕情景我一直不能忘怀。我有几年没去临县了,不知这个窑洞学校还在吗?那里的孩子现在上学条件怎么样?我放心不下。”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国土经济》2011,(11):75-76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2个小时,下午不到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进了组织后,人格就“分裂”为个人和组织的“双重”人格。个人人格追求绝对自由;而组织人格要求必须让渡一部分个人自由。上个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去学校给工程硕士班上课,路上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问我能不能马上帮他讲一门课,他定好的外地老师因故没来,让我去救场。我说,校内有课,我去不了啊。他问我,能不能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威达高级技工班"的第一堂课刚结束,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祥元就走进教室询问学员:"听得明白吗?有什么感受?"一位老员工高兴地说:"我们的经验都是从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没有系统性,听了这堂课,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知识面也扩宽了不少,这样的课我们乐意听。"雷祥元表示,公司积极与职业学院合作,采取"半工半读、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三愿     
我儿子在读初中。一次,老师布置作业,要他们当记者采访自己的爸爸。 总共有6个问题,有一大半是资料性的:在哪里工作?负责哪一方面的事情等等。其中第5个问题是:爸爸的梦想是什么?怎么实现? 我说我有3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是吃得下饭。” “第二个愿望是睡得着觉。” “第三个愿望是笑得出来。” 儿子的脸顿时憋得通红,大声说:“别的同学的爸爸都是梦想当  相似文献   

17.
上小学二年级,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因为他的个子最矮,只有一米二,而这个身高从此没有再改变过。他患的是一种奇怪的病,医学上称是内分泌失常导致的。他的家境不好,父母都是农民,却供着三个孩子念书。他上中学了,父母决定从学校抽回一个孩子,他们的目光首先落到了矮小的他身上。可他倔强地回答了父亲:“我要上学,学费我自己想办法!”从此,他拎着一个大大的塑料袋开始了自己的拾荒生涯,然后再将那一包的废品换成他的学费。在后来的一次事故中,父亲不幸丧失了劳动能力,矮小的他不得不连兄妹的担子也替父母扛起来。在家乡一带转,那点卖破烂的钱…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     
误会 大一的时候有个教财务的老师,我每次上他的课睡觉,他都走过来拍醒我。后来他走来的拍我的时候,我就从口袋里拿出一根香烟给他,他就让我继续睡。一个学期下来我给了他好几包烟,可期末的时代他居然让我不及格!我去找他理论,他说:“是你啊,我一直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9.
击鼓传花     
今天,微博上给出一个"童年最喜欢的游戏"的话题。提到童年,思绪不住地翻滚,那尘封已久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小的时候,农村小学的条件差,祠堂就是我们的教室,屋前的晒谷场,顺便成了我们的体育场,一至三年级的复式班,所有课程,语文、算术、音  相似文献   

20.
听骂     
一天老师来家访 ,对父亲说我哥读书懒 ,成绩差。父亲说 :“山里娃读几年书就够使了 ,十八岁就给你(指我哥)讨床席 ,早成亲早好。”山里人把媳妇叫“席” ,草席的席。老师无奈。老师又到邻居木娃家 ,木娃和哥同续四年级 ,一样的读书懒 ,成绩差。木娃父亲一听老师说了 ,就骂木娃 :“为人在一个好字。读书 ,你要读好书 ;种田 ,你要种好田 ;当干部 ,你要当好干部。外面的世界大着呢 ,读好书才会有出息。”那是个夏夜 ,哥没挨骂 ,哥想看看木娃挨没挨骂 ,木娃果然挨骂了 ,哥听得入迷。当时木娃父亲在乡里当干部 ,而我父亲是老实的种田人。木娃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