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国混合制养老金制度缴费率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养老金制度缴费率变量引入两期迭代模型,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缴费率的消费效应、储蓄效应、资本效应以及经济增长效应等经济效应指标,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测算各种指标的数值。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建立了系统的养老金制度缴费率的经济效应指标体系,并作了定量测算。测算分析表明,储蓄外生时缴费率和储蓄率组合可以优化个人效用,但不产生显著的消费效应;储蓄内生时,缴费率的储蓄效应为负,个人账户缴费的资本以及经济增长效应与个人账户收益率相关,统筹账户的资本及经济增长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高储蓄、低消费.储蓄率是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它的高低会对经济增长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发展储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本文以城镇居民的数据为样本,引入可支配收入、利率、社会养老保险等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各大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和个人储蓄三者相结合的体系。虽然企业年金制度刚刚起步,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试行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个主要缺陷是统筹层次太低,即社保资金的缴存与支出实质上是以县、市为范围进行,而不是在省级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储蓄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推导出国民储蓄率的生产性因素分解公式,并从生产方面解释了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研究表明,国民储蓄率由消费者决定的储蓄供给与生产者决定的储蓄需求两者间的均衡关系决定,研究中国储蓄之谜需要考虑生产者行为的因素;人均资本水平、劳动力数量及资本折旧的变动是影响国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国民储蓄率的决定具有内生性,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人口结构是导致中国长期存在高储蓄率现象的一个关键的客观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马先标 《经济界》2009,(2):29-32
本文从企业储蓄的视角通过构建模型,说明国有企业不分红和家庭的流动性约束是目前中国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相互替代的制度障碍,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家庭储蓄不能对企业储蓄做出足够的反应以抵消企业储蓄对总储蓄的影响,导致“企业面纱”失效,这在推动企业储蓄上涨的同时直接导致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并由此带来双顺差持续攀升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恶化的困境。基于上述分析,相应地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设计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计算了我国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部分财富价值,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于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在对储蓄的挤出;养老保险财富对消费的影响小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并不小,同时在不断扩大。因此,针对我国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方法增加养老保险财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消费与扩大内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并说明了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是影响居民储蓄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第二部分将着重研  相似文献   

9.
苏鹏 《河北企业》2007,(3):32-34
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共同构成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三大支柱。企业年金保险既不同于社会保险,又有别于商业保险,它是一种具有独自特点的新型保险。从性质上讲,企业年金保险与商业寿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2011年7月1日陕西省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曾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最后一个盲点,此项制度的实施使这一格局开始改变,它解决了城镇无业或就业不稳定群体的养老问题。本文基于西安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研究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的基金筹集问题与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