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还记得有一种产品叫“三株口服液”吗?据说在鼎盛时期,它的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那时有关它的广告宣传也呈铺天盖地之势,城市里的现代传播媒体自不必说,就是走到中国任何一个最偏远的乡村,也不愁会见不到它的广告。我在中国最西北的小镇霍尔果斯的民房后墙上,在云南和越南交界处荒僻的山村土丘上,都见到过用白灰写就的“三株口服液”的大字广告,1996年的销售额已超过80亿元。可到1998年就出了“常德事件”:全国媒体炒作湖南常德有一老汉,“服8瓶三株竟要了一个老命……”一时间沸沸扬扬,三株当年的销售额跌到20亿元以下。尽管后…  相似文献   

2.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3,(12):116-117
这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暴富”名单了:网易的丁磊以身价76亿元登上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座——虽然随后缩水近30亿元;排名第六的陈天桥的盛大网络2003年销售额预计达8亿元,据称明年初还将在Nasdaq上市。  相似文献   

3.
在三株最高潮的1996年,三株口服液一年的销售回款就达80亿元。三株口服液单品销售额累计达200亿元,放眼中旧保健品产业史至今无人匹敌。 然而,这样一家南征北战如滚石下山的企业,竟然被一则“湖南常德某老汉喝三株致死”的新闻一击如溃,15万名员工一夜之间离职下岗。若在今大,这样的溃败是不可思议的——就像一位壮男被屁股上的脓疮要了命。  相似文献   

4.
江苏苏果超市自1996年7月成立以来,实现了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销售额、利税连年猛增。1997年销售额4.5亿元,实现利税802万元;2001年销售额52.8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苏果超市网点总数已达670家.遍及苏、皖、鲁、豫四省,紧随上海“联华”、“华联”、“农工商”三大劲旅之后,进入全国连锁超  相似文献   

5.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是国有校办企业,创立于1987年,当时只有3个人,靠14万元借款白手起家,目前娃哈哈集团公司已成为一家拥有6000名员工、总资产超300亿元。实现年销售额达54亿元,年利税12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创新的营销网络模式-工商营销联合体,工商营销联合体在推广“非常可乐”等系列饮料中发挥了巨大威力,“非常可乐”面市才二年多的时间,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8亿元。  相似文献   

6.
苏果超市自1996年7月成立以来,实现了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销售额、利税连年猛增。1997年销售额4.5亿元,实现利税802万元:2001年销售额52.8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苏果超市网点总数已达670家,遍及苏、皖、鲁、豫四省,紧随上海“联华”、”华联”、“农工商”三大劲旅之后,进入全国连锁超市强势企业之列。  相似文献   

7.
法国家乐福集团在全球拥有5200多家分店,遍布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其全球年销售额达3600亿元人民币,赢利达63亿元人民币.员工逾24万人。1996年l2月“家乐福”投资4亿元大举进攻香港市场,短时间连开了杏花村、奎湾、屯门、元朗4家大型超级市场,营业面积达1.9万平方米,其竞争矛头主要指向香港的两家超市集团“惠康”和“百佳”。  相似文献   

8.
三株公司简介山东三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工商企业,一九九四年二月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九九四年完成销售1.2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2110万元。一九九五年三株产品国内销售总额达22.987亿元,上缴国...  相似文献   

9.
苏果超市自1996年7月成立以来,实现了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销售额、利税连年猛增.1997年销售额4.5亿元,实现利税802万元;2001年销售额52.8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苏果超市网点总数已达670家,遍及苏、皖、鲁、豫四省,紧随上海"联华"、"华联"、"农工商"三大劲旅之后,进入全国连锁超市强势企业之列.  相似文献   

10.
苏果超市自1996年7月成立以来,实现了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销售额、利税连年猛增。1997年销售额4.5亿元,实现利税802万元;2001年销售额52.8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苏果超市网点总数已达670家,遍及苏、皖、鲁、豫四省,紧随上海"联华"、"华联"、"农工商"三大劲旅之后,进入全国连锁超市强势企业之列。  相似文献   

11.
苏果超市自1996年7月成立以来,实现了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销售额、利税连年猛增。1997年销售额4.5亿元,实现利税802万元;2001年销售额52.8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苏果超市网点总数已达670家,遍及苏、皖、鲁、豫四省,紧随上海"联华"、"华联"、"农工商"三大劲旅之后,进入全国连锁超市强势企业之列。几年来,苏果以经营业态多样化、连锁网络城乡化、物流配送现代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和服务内容系列化为核心,坚持不断优化和持久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连锁经营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先看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百安居有24家门面店,年销售额32亿元,利润达到7000万元;欧倍德(OBI)的门店数量为13家,年销售额为15亿元。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建材超市”的排名中,百安居名列榜首,欧倍德排名第四。从全球范围看,百安居所属的英国翠丰集团在全球有606家门店,年销售额达到1159亿元,利润上百亿元;欧倍德在全球有486家店,年销售额为646亿元。百安居世界排名第三,欧倍德紧随其后。这是两家在全球都颇具竞争力的建材超市。不久前,这两个竞争对手在中国这个市场上终于一决雌雄。收购之战4月27日,百安居所属的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对外宣布…  相似文献   

13.
“蒙牛”乳业自1999年1月创立以来,短短的三年时间,资产总额从最初的1000多万元增长到近10亿元,年销售额由1999年的4365万元增长到2002年的21亿多元,2002年销售额是1999年销售额的48.1倍。它以1947.31%的成长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一家成立于1988年,以做净水器起家的深圳本土企业经过几年的亏损,1992年开始生产一种叫“饮水器”的小家电,经过16年的发展,居然创造出一个年销售额达30—40亿元的饮水机市场,拥有200多项技术专利,注册商标“安吉尔”,2005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被评为中国名牌,这就是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从创造品牌开拓行业到重视自主开发保持步步领先,再到以专业化为核心优势超越自我,“安吉尔模式”广受本土新兴企业瞩目。  相似文献   

15.
高德康有一颗拳拳中国心。 其标志是:志向远大,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绩效报国。 他当裁缝时,学徒不久就超过了从业多年的父亲,成为当地的裁剪明星。他从8台缝纫机奋斗起家,备尝艰辛,自主创新,带领“波司登”一路前行,创造了年销售额65亿元、品牌价值70亿元的优异业绩。  相似文献   

16.
钱峻峰 《企业研究》2004,(6S):26-28
在2004年2月11日商务部发布的最新连锁零售企业排行榜上,1995年进入中国、单店年销售额达3.2亿多元的家乐福(中国)以134亿元的年销售额,41家门店数量位居第五,在单纯超市业态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单纯外资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世界第二在中国成为老大,家乐福可以说是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的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17.
面对“双标”的质疑,与之前的海天改制举报事件一样,庞康都选择了沉默风口浪尖上的海天味业背后有一位极其低调的掌舵人—一庞康。遍寻网络,庞康公开亮相或对外发表言论的视频寥寥无几。多年以来,尽管他一直是各大富豪榜上的常客,但他行事低调,擅长闷声发财。2021年,庞康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57位,财富值达264亿美元(约1874亿元人民币);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庞康又以1450亿元财富位居67名,排名甚至超越了刘强东、王传福、宗庆后等知名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世界发展的一个个神话。以三株为例,据说1995年10月三株宣称其发展速度已达2000%,这无疑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一个奇迹。与此类似,曾“裂变式”膨胀的民企还有“巨人”、“飞龙”、“太阳神”、“南德”等一批曾名噪一时的“民企巨人”。然而,“民企巨人”们却在短期内一味贪大,企业的内部结构严重脱节,许多环节大大滞后,管理未能及时跟上,  相似文献   

19.
“SZSS”公司于2012年8月上线,仅2个月时间登天猫商城坚果类的销售榜首,2013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2014年达到10亿元。“SZSS”的成功与其通过网络营销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具有重要联系。因此,分析“SZSS”网络口碑营销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对我国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三种方法分析了“SZSS”的网络营销策略。在介绍网络营销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SZSS”网络口碑营销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具体做法。通过分析“SZSS”网络口碑营销现状,笔者发现了“SZSS”的营销忽略了线上线下营销结合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优化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有着52年发展历史的红豆集团,创造了跃居民营企业巨子的奇迹。从最初弹棉花、织手套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以“紫杉醇”为代表的生物科技、服装、机械、橡胶、地产等多元的综合集团公司,年销售额逾百亿元。2008年,在面临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集团逆势而上,产销实现207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