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职业教育论坛于11月15日至16日,在位于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理念与方法,探索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和具体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武汉城市圈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提升湖北经济实力,实现中部崛起的宏伟战略举措。因此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测度及分析对合理规划武汉城市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武汉城市圈“1+8”模式框架下,通过对城市圈中心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通道分析,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分析,确定武汉城市圈等级划分体系。武汉城市圈等级主要以武汉为圆心,以各个等级圈层集聚且呈扇状分布。  相似文献   

3.
城市圈的兴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我国,随着城市与区域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圈也进入快速发展期。2003年“武汉城市圈”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8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由此看来,武汉城市圈的设立,对圈内养老保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公民享受均等的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是个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优缺点,针对这些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交通体系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梯度转移的客观要求,对促进"中部崛起"有重要作用。武汉城市圈发展存在着产业聚集不足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发展优势主业,构建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等诸多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试点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旨在为建立一个资源保护、环境友好的社会提供一个示范。而循环经济作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模式,正好吻合了“两型”社会的宗旨,应当成为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武汉万邦化肥有限公司 武汉万邦化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复合肥料企业。公司坐落于武汉“8+1”城市圈的天门岳口化工园区,  相似文献   

9.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物流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绿色物流创新。文中在阐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和绿色物流基本内涵和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武汉城市圈农业绿色物流优劣势,最后提出了发展武汉城市圈农业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强调,“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形成九市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作为处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鄂州,我们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力争到2011年,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行城乡一体化和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番,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堀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加强职教园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过程中,湖北省孝感市委市政府提出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人力资源基地等六大基地建设工程。2008年,教育部与我省签订了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企业》2008,(12):73-74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目前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方案获批新闻发布会,省长李鸿忠态度鲜明地表示,所有进入武汉城市圈的项目,既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更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否则,再大的资本也不要。此前,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总体方案。这意味着,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式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3.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单中心"中心—外围"模式,导致城市急剧扩张、资源过度集聚、圈域内城市联系度弱化,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多中心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多中心联动协作发展模式,对于摆脱旧有以武汉为强核中心的痼疾,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结合"中心—外围"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关联度、城市首位度、断裂点区位测度与评价,并最终提出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前瞻战略。  相似文献   

14.
白月华  赵冬刚 《企业导报》2012,(21):133-134
武汉城市圈即将形成外部的4小时高铁交通时代,内部的1小时城铁交通时代,武汉城市圈的旅游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武汉城市圈应积极圈内资源,开展城铁沿线旅游,整合营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形象,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部地区的必由之路;是湖北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大契机;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系统性、社会性、公共性的特点.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1+8"现代城市群,以集约化发展思路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为着力点,尽快把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核心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金霞 《企业导报》2009,(1):102-105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和形成的基础,提出了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和大武汉旅游产业集群、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和西翼旅游产业集群三个副圈的思路,最后阐述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构建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立旅游产业集群的意义和形成的基础,提出了构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半径的旅游产业集群圈和大武汉旅游产业集群、东翼旅游产业集群和西翼旅游产业集群三个副圈的思路,最后阐述了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武汉市城市圈的保税物流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保税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从外部推动力、内部拉动力和发展威胁阻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动力机制,并建立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圈保税物流发展模式的若干建议,包括发展定位、内生动力发展模式和外部推动发展模式,对于武汉城市圈的保税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盛 《企业导报》2009,(8):135-136
<正>一、黄石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黄石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服务业面临着很大发展空间。一是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的加快,围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发展、环境和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区域内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将不断加强,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有利于我市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做强服务业。  相似文献   

20.
分析武汉城市圈工业发展及工业用地情况,总结影响武汉城市圈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两方面因素。结合武汉城市圈工业用地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了以市场调节、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监督机制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机制框架。在该框架思想的指导下,探讨分析了集约利用武汉城市圈工业用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