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时要选择适当的区域政策工具。在实际运用时,一些区域政策工具可能会产生矛盾的效应,特别是在区域政策资源为多个部门所掌握时,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运用基金工具对区域政策工具进行协调是必要的。本文从区域政策工具选择入手,探讨了运用基金工具协调区域政策工具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运行模式,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引领,区域重大战略为核心,实现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目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各个地区、板块、城市群和都市圈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局面.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新时期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推进中央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区域合作步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区域的发展可以有多种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助力器”了。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了区域经济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本来发展相对缓慢的西部地区来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邵长安  关欣  初玉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31-135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技术进步,推进了相关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关键性要素。对于北京而言,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针对北京市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对策,研究提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及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及制度相统一协调;构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竞争能力;与服务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合理规划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升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的原始创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北京市高技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芮宏 《杭州研究》2010,(1):145-151
本文考察了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临的产业分工冲突问题,揭示了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产业链分工的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协调思路。在区域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推进形成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分工体系,是消除和缓解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发展恶性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进入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甘肃只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总体框架内,充分利用好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后危机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宏观环境,善于利用好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形成"新能源产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式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和支撑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对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耀 《西部论丛》2007,(11):36-3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这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管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可以认为,追求区域发展的"协调"和国土开发秩序的"优化",构成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国家区域政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低以及区域经济增长"落后快进"格局尚未形成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差异、改革开放后的政策落差以及人力资本等内生增长要素的差异等。推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发挥重点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功能分区和完善帮扶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的转变.在推动区域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发展到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程度。为了今后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十年来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番认真的思考。一、由均衡到倾斜: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的转变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的区域发展基本上是由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来组织和推进的,区域经济仅仅被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一个要素来加以考虑和设置,区域经济政策已被中央政府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1.
吴喜雁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70-73
文章将区域产业品牌引入产业集群模型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区域产业品牌可以对本区域的产业集群产生外部性,而且这种外部性的大小对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导向性政策提升区域产业品牌的外部性,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There has been ongoing interest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hat were the driver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past years? What policies were used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lthough different lenses may b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draws on historical,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to discuss the nexus between China's regional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First, we review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cy's changing emphasi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from balanced, un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Then we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of regional policy on the local economy and conduct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with a case study of regional policy using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underpinning logic of economic growth and presents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formulate a better regional policy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3.
论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特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地区振兴与开发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政策及促进落后地区发展政策。日本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中,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推动和法律法规保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日本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严群英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136-138
区域文化是一个区域所具有的特殊要素,是区域的"DNA".经济只能提升区域的实力,文化才能打造区域的魅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营销已经成为了提升区域知名度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试图通过区域文化营销功能和区域文化营销实施路径的探索,以揭示区域文化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实现途径,并提出区域文化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静 《重庆与世界》2014,31(10):33-35
运用区域经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解读2009年我国先后发布的9个区域经济规划,考量发布实施一系列经济计划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以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缺陷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缺陷,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为了保证我国区域经济规划能够得以顺利实施需要防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完善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支持,构建合理的融资体制、促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集群创新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it is now well recognised that universities perform an important role in knowledge creation and diffusion in regions, the extent of reg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s limited.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local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three Australian regional universities and raises several dilemmas: the indeterminacy of regional engagement policies; weak demand drivers; the scale of the region; the challenge of balancing regional research work, national/international work, competition and collaboration; and the appropriate role of government. The experience of academics and managers in these universities may resonate with others, particularly in European countries, who face similar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上市已经成为普遍的一种现象,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由府际竞争引发的地方政府推动企业上市的政策刺激冲动,有助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冷静面对当前由各地政府推动的企业上市风潮,要防范市场竞争机制被破坏、避免地方政府的经济风险及道德风险、切断企业对政府的政策依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提出了很多的政策、优惠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已经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为例,对江苏省地方政府相应政策举措进行了梳理与评析。文章认为,地方政府的干预在推进区域均衡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过度干预的倾向;地方政府应在加强对落后地区财政金融等支持的同时,注重政策的整体性、连续性与可操作性,强化区域间的协调互利和一致行动,摒弃"父爱主义"而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强化公共服务以使其更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