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石漠化是石山区面临的最重大的自然环境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障碍。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的出台,为石漠化区治理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3年,包括滇桂黔石漠化区在内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全部启动实施,新一轮石漠化治理工作已拉开帷幕,在石漠化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低碳经济的理念,逐步探索出一个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将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作为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作出的英明决策和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包括广西及河池片区在内的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文章针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要求,以河池片区为例,总结过去十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全面分析新形势下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漠化是滇桂黔连片特困区贫困之源,我国最近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将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区等14个连片特困区作为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这是中央对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形势任务进行科学判断后作出的重大英明决策与战略举措,是新阶段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及河池片区加快扶贫开发、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文章以河池片区为例,在总结回顾过去十年扶贫开发成效与经验、全面分析新形势下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问题与难点重点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新阶段滇桂黔连片特困区把握历史机遇、加快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期为有关部门研究编制相关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据云南省扶贫办消息,2013年,云南省将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深入推进乌蒙山片区、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片区和云南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1万个贫困村整村推进、50个乡整乡推进、3万户扶贫安居工程,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6日-28日)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内容.2月21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共分八部分: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裘品姬 《市场论坛》2012,(12):41-44
新疆南疆三地州是一个集边境、民族、高原荒漠、贫困于一体,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多、面积大、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大力推进南疆三地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6,(6):37-38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内容。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共分八部分: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六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七是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八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身体素质差、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弱、思想观念旧是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现状的主要表现.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口素质要求极不相称,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贫困地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目标任务,应采取四种措施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尽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实行科技扶贫战略和注重精神扶贫.  相似文献   

9.
旅游扶贫是河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之一,同时新农村建设对于提升河北旅游实力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了河北省旅游扶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河北旅游扶贫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石漠化的生态治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已经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治理石漠化已刻不容缓.本文拟对西南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石漠化的生态治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为新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三农工作及城乡协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索总结新时代背景下汕头市南澳县九溪澳村的脱贫攻坚经验,同时探索有效衔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创新思路,望能为我国农村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思路与建议。当代中国扶贫的成就,是值得深入总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针对贵州石漠化防治区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不能仅靠治理来保护建设,有效的制度保障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调整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因地制宜推进相关法律金融系列制度的建设是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的长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1)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奋斗,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在新时期,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扶贫工作逐渐进入一个攻坚阶段,严重的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持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农村扶贫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是广西新一轮脱贫攻坚、统筹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问题和自然生态保护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文章分析了广西扶贫移民搬迁的成效,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乡村旅游是我国目前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针对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在国家加大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规划不合理、旅游接待能力不强、旅游人才欠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快农业转型、加大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人才输送及培养等方面的建议,以推动娄底市新农村建设,促进娄底市低碳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全国新一轮的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高潮正在兴起。文章提出一个坚持、四个提升的发展建议,把发展哈尔滨市农业生产力作为探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黑龙江省农、林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未来承担碳减限排义务做准备以及为低碳交易提供理论指导。黑龙江省应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宽松环境,发挥哈尔滨低碳产业先行者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林业低碳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技改",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使黑龙江省早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8.
高华峰 《商》2013,(5):238-239
跟踪了解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以来贵州片区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找准该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对于及时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上指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审计机关来说,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促进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作用,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吴亭 《北方经贸》2010,(2):58-59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应在以往的政策基础上,探究一条新农村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建立具有新农村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